因爲上篇帖子有很多朋友提到產品斷貨後怎麼恢復排名,算是有點經驗,所以再此分享一下我的看法,有不一樣的地方希望大家可以互相交流進步。
本篇涉及插件:
keepa/sif(看到的老闆給我打錢!!!!)
1.Keepa主要用來觀察斷貨期間競品打法方面做的一些操作,偏向轉化(價格)
2.Sif主要用來判斷競品在斷貨期間廣告方面做的一些操作,以及自然排名的記錄,偏向流量。
1.斷貨會影響什麼?
1.1銷量:這是最關鍵的,別人在正常賣,你的產品斷貨了導致沒有銷量,所以銷量肯定是主要的,斷貨期間損失的銷量需要在到貨後補回來。
1.2流量: 這是斷貨期間需要重點關注的,無論是斷貨前還是斷貨回來後,都需要關注自己產品的流量位,尤其是自然排名。因爲斷貨導致產品沒有購物車,無論是自然排名還是廣告排名都會慢慢的下降直到消失,也是亞馬遜的一大規則,畢竟不能讓你佔着茅坑不拉X對吧。
1.3點擊率和轉化率這方面我個人是覺得沒有那麼大影響的,僅從自身角度來說,有說會說自己產品斷貨前和斷貨後明明價格沒變化競品也沒操作爲什麼點擊率和轉化率降低了,這主要是因爲斷貨迴歸後你的詞排名位置比之前更靠後,同樣的廣告在不調整bid的情況下你的廣告排名位置更靠後,所以點擊率更低是正常的,其次就是轉化率,這個是消費習慣,第一頁的產品大多數情況下是比第二頁產品轉化率更高的。CTR和轉化率的降低本質是流量的降低帶來的。
2.斷貨前中後期應該怎麼做?
這個是大家比較關注的點,所以我這裏儘量寫的比較細,因爲文字表達水平較差,可能會顯得囉嗦,大家見諒。
2.1斷貨前
2.1.1需要判斷產品到底是減速/加速/正常速度/停售?
減速:即降低銷售速度,儘量不斷貨去接上下一批貨可售。這裏的判斷條件其實就是你的到貨時效,對於紅海市場個人覺得如果只是斷貨1-2周是可以採取這種策略的,短期的收廣告或者提價格策略帶來的影響遠低於斷貨一兩週帶來的影響。
細節注意點:如何判斷是收廣告還是提價?
1.首先判斷現有產品的廣告單佔比,如果廣告單佔比已經50%以上了,肯定是不建議收廣告了。
2.其次如何提價,先判斷市場競品的價格區間在哪裏,儘量先收coupon/prime/promotion,然後再提價,提價幅度也不要太大,我個人是以5%幅度來提的,尤其對於紅海低價市場,提價儘量不要太大,一旦發現提價後銷量下滑就立刻調回去穩幾天再慢慢提,不要超過市場價格區間中位數太多。當然這裏也跟產品的定位有關係,利潤高價款就不需要參考這一項了。
加速:即提高現有銷量,讓他比現有正常賣完的速度更快,加速斷貨,這種情況是我用過的,他的邏輯在於斷貨前通過超高轉化和流量來讓亞馬遜認爲你是一個很好的產品,在斷貨迴歸後你的自然排名也會相對來說恢復的更快,也更靠前。
使用場景爲在產品一個月左右才能接上貨,其次最絕佳的場景則是新品測款,或者旺季前夕,由於市場熱度突然起升,或者產品過於優秀遠超自己的目標銷量,這時候個人建議是直接高轉化賣完的,等旺季來了以後你的自然排名會比正常打上去花費更低。
細節注意點:我們經常看到大賣爲什麼會在旺季前或者節日前一個月就去推新品,也是很多朋友會問我的問題,剛好說下我的見解。
首先在淡季同樣的關鍵詞位置所需要的單量是會更低的,比如說我在關鍵詞A第一頁淡季的時候只需要5單,但是旺季開始後期就需要15單或者更多,且隨着旺季市場的增長會更大,比如第一頁和第二頁。旺季前第一頁的流量比如是100.第二頁的流量可能只有50不到,那麼在旺季開始,或者黑五開始,100可能會爆發出1000.50最多可能只能增長7倍到350.這時候少的就不是100-50了,而是1000-350.這種倍數的增長是非常誇張的,所以在旺季前夕的時候或者節日前期儘量把排名佔到靠前的位置,藉助市場的流量一波起飛,這是性價比最高的。
正常速度:即不變現有策略,讓他自然賣完斷掉,這種情況是我不太建議的,他除非產品短期內不會再賣了,因爲他既沒有減速那樣可以提利潤,也沒有加速那樣可以提轉化在斷貨迴歸後保持較高的關鍵詞排名,所以個人是不建議的。
停售:即直接手動斷貨,這種更適用於多SKU產品,尤其是流量口相對較分散,沒有集中在單一SKU上,他的適用場景是某一主賣SKU斷貨,首先這會導致整體listing轉化率的降低,其次他還會導致該SKU的流量口缺失,好點的結果是該流量口比較好切,可以把他流量口切到其他SKU上,但是對於部分市場來說,有的型號,或者顏色pack的SKU就是鏈接銷量最高的,他沒辦法讓其他輔SKU接替流量口,(此處接範大將軍表情包他沒這個能力.JPG),這種情況就只能去做鏈接停售處理了,等主SKU可售後再開售。
細節注意點:如何切流量口?( 剛好之前有給朋友解答過,就直接複製過來了)
1.一般切流量口最好的時機是還沒斷貨前,這時候老的字體也會有權重,加上流量進來,這時候比較好切,通過每天記錄關鍵詞排位,觀察對應的流量詞的ASIN有沒有變動,先切那種有變動不太穩定的詞,再切長尾詞,最後再切大詞,是這麼個順序,切的形式就是給對應要切的ASIN開廣告,bid競價1.儘量先高於主ASIN,然後預算給足,這是廣告方面的策略,價格方面,給到要切的ASIN優勢,增加要切的asin轉化,可以同價給他加coupon,或者低價,同時增加買A折B促銷,買輔賣給主賣打折,這種都是比較有效的操作。
2.你這種主賣已經斷貨的情況下會相對比較難切,就直接看之前主賣佔據了哪些流量口,優先切排名靠前的和大詞,其次增加你的這個輔ASIN在現有競爭市場的轉化,看看你的輔ASIN這個產品的市場定價和流量口是什麼樣子的,對應的去提流量和轉化就行了。
2.2斷貨中
斷貨期間關注更多的就是市場了,需要額外關注項是競品的價格coupon等操作,有keepa和歐鷺的可以不用記錄,沒有的話可以每天關注下,關注競品價格區間以及降價或者漲價後的銷量變化。其次需要關注的則是流量這方面,尤其是淡旺季產品,廣告和自然排名都需要額外注意,廣告方面觀察競品廣告的打法和思路,看下哪些詞是好打或者有難度的,需要記錄下來,這裏之前分享的帖子有提到過,主要是SIF的流量時光機和廣告透視儀功能。其次就是自然排名,記錄競品自然排名上升速度較快的,以及你需要打上去的詞對應的靠前產品,觀察他們的動作做好追蹤記錄。之後就等到貨了。
2.3貨可售後
首先這裏建議大家儘量等貨足夠多,最起碼夠你推七天的量再去推,讓轉可售的速度能夠跟上銷售的速度。別一推就斷貨了,然後就是接下來的操作了。
2.3.1第一時間反查鏈接自然排名關鍵詞排名,看那些流量口回來了,那些流量口排名靠前或者靠後。對於排名靠前的需要加廣告去穩住他,這時候的競價儘量高於你斷貨前的競價。因爲斷貨期間你的權重降低加上市場熱度增加(旺季前斷貨)。先將自身斷貨前自然排名靠前的詞先打回來。其次對於哪些之前的小詞可以開個小競價廣泛去激活。目的是讓流量回到之前。

2.3.2斷貨期間我們會記錄競品的一些打法,無論是價格策略還是廣告,或者是秒殺站外等方式這時候可以借鑑應用了,針對性的去做操作。具體的細節在前面寫的第三篇帖子有說明。
這裏有個很多朋友問到的,對於標品來說的話當你review少於競品時,怎麼去做銷量提升?(白帽推吉祥三寶手動狗頭)
首先對於非常紅海血海的市場來說,基本除了低價別無他法,很多朋友會說這不螺旋低價嗎,誰都會,沒意義擾亂市場等,但反過來想這種市場無論是流量還是鏈接完善程度都已經沒有辦法再精進了,別人先發現這個市場早賣的憑什麼你後賣就能比他高呢對吧。當然這裏也會有一些省錢的辦法,比如每天可以設置一定部分的coupon單,通過這一部分折扣來提升自己的轉化來提升單量,再或者再週末(銷量較高的時間)去做秒殺或者低價操作,和上面講到的邏輯一樣,在銷量高的時候佔據更多的流量,從而拉低和別人的差距。
對於不是那麼紅海的情況,那就是去做好鏈接了,鏈接方面有沒有可以比別人做的更好的點,比如流量詞數量,廣告打法,或者視頻文案圖片能不能做的更有吸引力,這些小細節都是可以去做優化的,但往往大部分人都覺得自己已經做到了極致,這個只能自己不斷去學習參考大賣了。
2.3.3 補銷量:秒殺或者站外直接強拉,這是我用的最多的辦法,也是很快的,對於排名靠前的產品,在斷貨迴歸後基本可以一到兩週就能回到之前的銷量了,邏輯則是秒殺本身就能全面提升鏈接的CTR/CVR/SESSION了,而站外則是對於銷量的提升,就是最開始提到的,斷貨期間你會掉銷量,這時候通過站外在短期將他補上,當然不是說比如你斷貨七天掉了500單,而你斷貨回來後就補500單,這個是不成立的哈,站外的銷量是爲了短期內提高你的銷量,加速自然排名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