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約3000字,閱讀需要8分鐘】

一,開篇之言

二,競價策略思考

三,領取一味君運營幹貨

一,開篇之言

老鐵們好,我是一味君。

二,競價策略思考

這篇文章和老鐵們來聊聊廣告競價策略。

因爲每一個類目的廣告打法不一樣,有些類目需要快速打上去,有些類目可能需要沉澱等等。所以對於競價策略的使用方式是不一樣的。

我把我的廣告競價策略寫一下出來,然後老鐵看看有沒有新的思考。

對於競價策略,官方給出來的解釋是這樣的。

固定競價:

選擇固定競價策略,亞馬遜將針對所有展示機會使用你設定的確切競價,而不會根據轉化可能性調整你的競價。如果您對您所投放的關鍵詞或商品的競價價格非常穩定,不希望廣告競價有任何變動,可以選擇此項。相對比動態競價策略,固定競價策略讓您獲得較爲固定的點擊數,但轉化率表現可能不如其他競價策略。

動態競價-僅降低:

如果您設定的競價價格已經較高,或者你不希望廣告的預算較快消耗,可以選擇"動態競價-僅降低"策略,亞馬遜針對不太可能轉化爲銷量的點擊實時降低您的競價(例如搜索查詢的相關性較低,在業績不佳的廣告位上展示等),節約成本,優化廣告績效。

動態競價-提升和降低:

如果您選擇"動態競價-提高和降低"策略,廣告將更具靈活性,在轉化可能性較高的時候以更高的競價爭取到展示機會,在轉化可能性較低的時候降低競價以節約成本。在此策略下,亞馬遜會根據廣告位的不同自動調整競價:

搜索結果首頁頂部,您的競價不會被提高過100%

對於其他所有廣告位,您的競價不會被提高超過50%

這種策略根據轉化的可能性按比例調整您的競價,因此,與其他兩種策略比,它可能會爲你的廣告帶來更好的轉化率

上面這段話,是亞馬遜廣告官方的解釋。

經常看我公衆號文章的老鐵們,應該之前也有看過這段話。

新品期:固定競價策略

上升期:固定或者提升和降低

穩定期:只降低

這個是我在做非季節性產品得出來的經驗。這個也是以前的經驗,我來解釋上面這段話的理由。

新品期,基本沒有多少評論優勢(不包括非法做評論手段),這個時候,新品廣告目標就是每天獲取比較固定的廣告點擊次數。等到新品積累了廣告權重,關鍵詞的自然排名上來之後,在某個廣告活動裏面,把固定改成提升和降低模式,從而獲取到更加高的轉化率,如果之前這個廣告活動表現還不錯,再改競價策略,那麼這個廣告活動的表現大概率會更加好。

等到這個廣告活動得到我們想要的排名,競價策略在變成固定競價,最後再變成只降低競價。

比如我這個產品的某一個廣告活動,之前使用精準匹配來推這個關鍵詞排名,之前一段時間表現比較好,但是前幾天發現廣告活動的預算燒不出去了,並且廣告轉化率也變差了。

那麼就有下面的方法給我選擇:

把CPC加上去

在首頁頂部加BID

把固定競價策略改成【提升和降低】

最終我選擇第3種方法,效果如下:

亞馬遜廣告競價策略的思考

圖片來源:亞馬遜廣告

從下面這張圖片可以看到【其餘位置和搜索結果頂部】的廣告點擊佔比在提升,商品頁面的廣告點擊在下降:

亞馬遜廣告競價策略的思考

圖片來源:亞馬遜廣告

首先,對於60美金產品,在這條鏈接裏面,我給到最高的基礎CPC是1.3美金,我不想直接動CPC,因爲我很清楚,哪怕把CPC提升到1.5美金以上,大概率還是有50%的廣告點擊集中在【商品頁面】。

那麼這樣是達不到我想要的效果,所以我目前要把這個舊的廣告活動打出來搜索優勢,讓廣告點擊在【其餘位置和搜索結果訂單】出現更多,從而讓這個廣告活動獲取到廣告搜索優勢,有了搜索權重,並且此關鍵詞的自然排名已經穩定回來首頁,再來把競價策略,從【提升和降低】改成【固定競價】,再穩定一段時間,再來考慮從【固定競價】降低爲【只降低】。

對於這個關鍵詞,是屬於精準關鍵詞,我是佈局了兩個廣告活動:

廣告活動A ,只放這個關鍵詞,開精準匹配,固定改成提升和降低

廣告活動B, 只放這個關鍵詞,開精準匹配+BID,固定競價

因爲廣告活動之前有比較好的廣告數據,所以不想浪費這個廣告活動,並且之前這個廣告活動的廣告點擊主要集中在【其餘位置】,這段時間變差了,主要集中在【商品頁面】,所以現在通過改變競價策略,一個週期之後,精準匹配的廣告活動的廣告點擊再集中在【其餘位置】。

整個過程中,我沒有改變改變基礎CPC,只是通過調整競價策略,所以廣告活動的預算燒的快,並且廣告表現也不差,這個過程沒有做秒殺,和平時一樣的。

所以說,有時候可以換一個思考方法,不一定只有一種方法。這個方法重新推關鍵詞的廣告排名,效果也是不錯的。

那麼今年的新品,我是怎麼安排競價策略的,不知道老鐵們有沒有發現這樣的一個問題,今天新品剛剛開的廣告活動,,特別是自動廣告和廣泛廣告,是不是會跑出來比較多垃圾關鍵詞,需要通過一個週期的優化,自動和廣泛的活動纔可能變好。

爲什麼會出現這個情況?因爲賣家競爭廣告是很激烈,對於有限的廣告位置,如果新品出價比較低,或者競價策略用的不對,新品大概率會出現在商品頁面上,或者匹配到其他比較垃圾或者不是很相關的關鍵詞。老鐵們去認真觀察一下,自動和廣泛和詞組,就會我說的點。

舉一個例子,比如新品是10美金的手機殼,毛利按照30%計算,也就是沒有扣廣告費,大概還有3美金的毛利。

如果採用較低CPC的打法的老鐵,比如採用0.3-0.5美金做基礎的CPC,只能用這麼低的CPC,不能超過0.5美金。

如果是我的話,我會怎麼操作?我會開下面的廣告活動。

自動緊密匹配廣告A 只降低 0.3美金 預算30美金起步

手動合力詞組廣告B 只降低 0.3美金 預算30美金起步

廣告活動B裏面放幾個ABA排名前10名的相關關鍵詞,開詞組匹配。

如果第一天沒有曝光點擊,第二天加大0.4美金,如果第三天還是沒有曝光點擊,加大0.5美金。如果還不行,直接把【只降低】改成【提升和降低】。等到這個廣告活動跑起來之後,一段時間,我再把競價策略改成【固定或者只降低】,我就是用過這個策略,把新品的基礎CPC控制在自己想要的範圍。

當然做手機殼這個,會有更加暴力的打法,比如基礎CPC可能去到3美金以上,或者1美金+300%BID,都有可能,不同的賣家有不同的打法。

老鐵們有沒有發現,爲什麼自動和詞組裏面,我用了只降低模式,老鐵們再次結合【亞馬遜廣告官方】對於競價策略的解釋,自動/詞組/廣泛,都是比較容易跑出來垃圾不相關的關鍵詞。

如果直接採用固定競價策略,就會跑出來直接多垃圾不相關關鍵詞,因爲固定競價策略的優勢,讓您獲得較爲固定的點擊數。所以自動/詞組/廣泛會比較容易匹配出來垃圾關鍵詞。

老鐵們可以這樣思考:

自動/詞組/廣泛先用【只降低】,等到這個廣告活動跑出來的廣告數據是相關的關鍵詞,再把【只降低】改成【固定競價】,後面再考慮改成【提升和降低】,然後再改回來【固定】,最後再改回來【只降低】

對於開精準匹配的廣告活動,可以直接使用【固定競價策略】,因爲精準匹配不會跑出來不相關的關鍵詞。採用固定競價策略,可以讓我們獲取到比較穩定的廣告點擊,等到此關鍵詞的廣告權重起步之後,可以考慮改成【提升和降低】,然後再改回來【固定】,最後再改回來【只降低】。

這些廣告數據,都是平時看到廣告數據,總結出來的思考,老鐵們也去看看自己廣告活動的競價策略,看看有沒有共同的碰撞思維。

(來源:一味君)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