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位於西雅圖的亞馬遜公司創建於1995年,其所創造的網上零售帝國是無數中國電子商務創業者模仿的對象。新浪科技近期探訪亞馬遜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鳳凰城運營中心,希望通過對亞馬遜倉庫運營的介紹給讀者帶來一些啓發。
亞馬遜鳳凰城(Phoenix)運營中心於2007年9月投入使用,同年9月27日遞送出其第一筆訂單。鳳凰城運營中心是亞馬遜位於北美的最大運營中心,佔地面積約爲56206平方米,相當於10個足球場大小,其中傳送帶總長達9.6公里,該運營中心每天可運送幾十萬個訂單。
目前亞馬遜全球有約50個運營中心,其中一半在美國。在鳳凰城運營中心成立的初衷是適應亞馬遜的快速發展,通過擴大運營中心的分佈來加快周邊消費者收到貨品的速度,進一步提升購物體驗。本次參觀的是鳳凰城運營中心三個倉庫中小件貨品倉庫。
亞馬遜的倉庫是如何運轉?
1. 首先是亞馬遜的採購人員下訂單。當這個訂單被系統接收後,供應商可以在終端經由一個特定網站進行送貨預約,系統會給予以往客戶訂單的分佈以及倉庫的存儲空間做出計算,最後決定供應商送到哪個庫房。接受貨品的地方就是亞馬遜的“庫房碼頭”。
2. 庫房碼頭是24小時收貨,員工在庫房碼頭收貨時,會打開貨品的箱子對貨品條碼進行掃描,於是這些貨品們進入到了亞馬遜的系統裏面,不過此時這些貨品並未對外出售,而是等待着上架。
鳳凰城庫房的一個小創新是,每個收貨工作臺上都有一個小按鈕,員工有任何收貨疑問都可以按這個按鈕,庫房裏會想起短促的鈴聲,10秒鐘之內會有一位助理過來,給員工解決問題。
3. 經過掃描後的貨品,隨後被擺在藍色的架子上等待上架,有專門負責上架的員工會把這些貨品推走,進行第二次掃描並放在工作車上,隨後這些貨品會在數小時之內擺放在貨架上,而從貨品上架那一刻起,用戶就能夠在amazon.com上看見並且進行購買。
4. 亞馬遜獨有的上貨特色是:隨意擺放、人動貨不動。負責上架的員工,會根據行走的路線,以及貨架上是否有空間,隨意擺放並掃描至系統裏。這樣做的好處是,縮短撿貨的距離。
6. 本次參觀的庫房是鳳凰城三個庫房中的一個,主要是小件貨品,比如書籍、百貨日用等等。在撿貨的時候,系統會將訂單分爲兩類,一類是單件貨品訂單,另一類是多個貨品訂單,由兩條不同的流水線進行包裝,這樣做的好處是更加節省時間。
7. 先說單件貨品。撿貨員根據系統給的訂單和計算出的路線,裝滿撿貨車後,會送到包裝流水線上。包裝臺上的員工對貨品進行掃描後,系統會根據商品錄入時的大小、重量,自動挑選合適的包裝盒,員工進行包裝、貼條、貼訂單信息,然後將貨品放在一旁滾動的傳送帶上。
8. 不 同的貨品無序擺放在一輛撿貨車上,這些貨品的主人並不是一個人,如何進行分辨?系統會告訴包裝員。在包裝員的面前有可以調節容量大小的不同貨架,每掃描一 個商品,系統會自動辨識放在哪個貨架上,這樣一張訂單的貨品就能夠統一在一起。然後系統同樣根據所有物品的長度和寬度,給出最合適的包裝建議,貼上訂單後 的物品同樣進入傳送帶。
9. 這些上了傳送帶的包裹們,開始向訂單的主人們靠近。但在此之前,亞馬遜還有一道特殊的測重程序,來衡量包裹是否和訂單內容一致。
在傳送帶的中間,會有一臺儀器對包括上的訂單信息進行掃描,並且在傳送帶上對重量進行評估,系統會對這些訂單信息上的貨品收貨時的重量做累加,計算出是否和測量的重量一致,以根據此推算內容是否有誤。如果誤差很大,則會在傳送帶的一個分叉口被自動踢出,等待員工的核查。
10. 那些沒有問題的貨品,則在滾動的傳送帶上,浩浩蕩蕩的來到快遞區,這裏有分撿人員,根據訂單上不同的物流信息,將貨品分類至不同的傳送帶上,傳送帶的盡頭,不同的快遞公司的貨車在等待着這些貨品的到來,並在訂單期望時間送到用戶手中。
11. 在倉庫裏還有兩塊區域,一塊區域封存了許多機器設備,這些機器在新年、聖誕等節日高峯會啓用。還有一塊區域則有秩序的堆放了一些暢銷產品,這些產品出貨量大,週轉速度快,因此被單獨放出來,比如亞馬遜推出的Kindle。
亞馬遜CTO及副總裁Werner Vogels說,很多人認爲亞馬遜是一個互聯網公司,但是在互聯網的背後,有着非常龐大複雜的系統。這些智能的系統,讓亞馬遜的購物體驗更爲便利和貼心,也是亞馬遜不斷創新、優化升級的成果。
得益於亞馬遜扁平化的管理,亞馬遜每個員工都能夠參與創新。比如上面提到的員工求助按鈕,就是員工在工作中的創新,這也是亞馬遜在員工文化中提倡的,通過自下而上進行各種各樣的創新。
Werner Vogels說,亞馬遜的使命是,成爲世界上最以客戶爲中心的公司,用戶能夠在亞馬遜找到和發現他們想在網上購買的任何東西。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