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亞馬遜選品的數據調研?作爲亞馬遜賣家有哪些選品調研的整體思路?
1.確認衡量維度
第一點我們先要確認好在整個調研的過程中有哪些維度是需要去衡量的。建議貿易型的賣家可以召集開發選品的的同事和決策層一起探討哪些維度需要我們去衡量的。
2.確認指標&分級
我們確認了每個衡量的維度之後就要去確認對應的指標。舉個例子,衡量的維度可以是我們現在要進的類目的體量大概是多少,然後對應的指標就是多少的體量纔是我們團隊是可以操作的,有把握能拿到不錯的BSR排名的。指標通常很多,需要我們去分級,一般可以分成三個級別。
3.蒐集指標信息
當我們有了每個維度的指標之後,就要開始進行指標信息的蒐集工作。我們可以通過各個工具、外部的調研方案、或者自己去做實時的抓取,去找到這些指標信息,然後全部蒐集起來。
4.判斷&篩選
有了指標信息,有了判定的分級之後,最後我們可以把這些指標歸到不同的分級裏面,然後再去判斷和篩選,得出哪些我們最終有實力去做到不錯的銷量,哪一些可能暫時不在我們能力範圍之內的。
亞馬遜選品的數據調研需要考慮哪些要素?
搜索結果數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告訴我們當前平臺上的競爭熱度,當你用產品的核心關鍵詞進行搜索,得到的結果數量也基本上也意味着你將要面臨的競爭情況,搜索結果數量多,競爭就激烈,搜索結果數量少,競爭就相對較少。但無論搜索結果數量的多少,這只是一個外在因素的參考。我們總說,內因是根本,外因只是條件,所以,我們不能僅憑搜索結果數量就決定選擇或者放棄某個產品。
2、Review數量:
Review數量,尤其是最近三個月(半年)的Review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平臺上的銷售狀況,一個產品的整體Review數量多,說明這個產品有市場,銷量較好,而如果一個產品的Review數量普遍很少,則意味着這個產品的銷量少,市場容量很小。
一個產品銷量多,市場蛋糕就大,對於單個賣家來說,可以分到的蛋糕也就相對較多,所以,在選品過程中,賣家一定要把Review數量多少作爲考量的一個重要因素。一個搜索結果首頁都沒有幾個Review的產品,絕對不意味着競爭不激烈,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壓根沒市場。
但亞馬遜所呈現出來的Review數量是從產品上架之後的所有Review數量的總和,過早的Review對於當前的選品並不具有參考性,所以,賣家需要在選品評估中做進一步的過濾,只查看和考慮最近三個月(半年)的Review數量即可。
3、預估銷量
市場規模即市場容量,是一個特定產品的購買用戶數(或銷售量、銷售額)。
由於亞馬遜前臺看不到銷量的數據,所以必須通過其他選品軟件去預測銷量。如通過軟件Jungle Scout抓取關鍵詞前三頁的預估平均月銷量。
4、主要銷售價格區間:
選品的根本是要選擇有利潤的產品,怎樣才能說明有利潤呢?自然是要參考平臺上當前其他賣家的銷售價格。如果一個產品大部分賣家售價都很低,即便市場容量大,你進去了也不會有多大利潤。
在選品中考慮當前平臺上大部分賣家的銷售價格區間,結合產品的成本,運費,平臺的佣金等成本因素分析出當前價格區間的利潤情況,如果一輪分析下來,發現沒有利潤或者利潤空間太小,不介入也好。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