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季轉化難提升,許多新手賣家經常提出疑問:旺季廣告活動點擊率很低,這樣要如何優化?爲什麼別人都在出單,而我是0單?

亞馬遜大促流量的特點是集中、比平常多很多倍、高轉化屬性,在這種流量屬性加成下,自己的產品不出單一般有以下幾個特徵:

1. 該產品平時的銷售表現不佳,不太有穩定出單;

2.沒有參與促銷活動,或者促銷低於類目平均水平,無法吸引消費者;

3.沒有有效流量進入,產品不被銷售者看見;

4.部分類目對大促不敏感。

2025年亞馬遜產品開發策略及運營規劃,12月20日·深圳召開在即,【點擊此處】“免費”報名

【建議1】

大促銷售翻倍一般是基於平時的銷售成績翻倍,如果平時就沒有穩定出單,不管是產品力本身,還是流量,還是頁面設計,存在導致轉化差的問題,在進入旺季前沒有解決,不可能因爲大促期間流量激增就能突然表現好。賣家應該在大促前優化好listing,而不是寄希望於大促解決問題。

【建議2】

沒有參與促銷或者促銷很小的產品,在大促的氛圍中:ASIN在消費者貨比三家的過程中“被出局”是正常的,這種情況需要先對比競品排查自身設置的促銷方式與促銷力度。

【建議3】

部分賣家因大促期間過高的CPC而不願意增加預算,導致曝光很少,ASIN不被消費者看見,那麼銷量差也是一開始就可以預見的。

【建議4】

部分類目不受大促流量影響,這類商品的流量與平常相比自然沒有變化。

旺季賣家常見問題2:旺季過後,我應該怎麼準確預估補貨數量?

可以跟第一個問題銜接,會考慮補貨困擾的賣家大概率是大促期間賣的很不錯,那麼旺季之後如果補貨,補貨數量怎麼預估就會成爲他們的主要問題。這關聯到兩方面:

1.大促後商品流量回歸到正常水平:本身大促流量自帶高轉化屬性,潮水退去後,流量的高轉化屬性自然流失,這時對後續銷售的評估就應該回歸到正常流量時商品轉化率的基礎上,再進行預測。

2.產品本身是一個滯銷品還是新品:如果一款產品在大促前是滯銷的,大促期間依託高折扣、大流量形成了大量訂單,很多賣家會猶豫是否要重新推這款產品,加大補貨。這種情況,根據我個人多年經驗來判斷,沒有必要去補貨。因爲這款產品是經過長時間銷售驗證過的不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大促期間的銷售更多的是因爲高折扣和大量的高轉化流量形成的。後續銷售這兩個關鍵因素消失後,這個產品又會迴歸原始水平。

旺季賣家常見問題3: 旺季之後做什麼?

旺季之後,需要對整個店鋪的數據進行復盤,對比今年平常,去年旺季,銷量有沒有增長,廣告的投產對比,找到做的好的地方與不足之處,爲下一次旺季做準備。

旺季賣家常見問題4: 旺季之後該怎麼打廣告?

旺季後流量必然會減少,廣告的力度可以逐步縮減,不要一下子縮減,否則會嚴重斷流,在縮減廣告的同時,可以給一個優惠券來緩衝。

旺季賣家常見問題5:滯銷庫存怎麼處理?

有賣家庫存發的太多,導致庫存積壓,旺季之後,銷量減少,可以提報秒殺或者優惠券、奧特萊斯進行清倉處理。

*乾貨分享來自亞馬遜廣告賣家講師Nemo與張棋,內容來自亞馬遜廣告內容授權,版權所有@亞馬遜2024

運營增長季·每日tips:高效提升亞馬遜旺季流量轉化

封面圖源:圖蟲創意

(來源:亞馬遜晚8點)

以上內容來自"雨果跨境",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本站取得聯繫。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