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一個高效的關鍵詞,能夠幫助我們更精準地抓住目標消費者,大大增加了成單的可能性。但關鍵詞來源那麼多,該如何確定關鍵詞的投放順序?
本期給大家剖析關於關鍵詞的那些事,幫助我們從“詞”出發避免曝光量低等廣告問題,同時理順效果評估邏輯,“有的放矢”進行關鍵詞投放優化。
*以下內容僅代表賣家個人觀點和數據,僅供參考
不代表亞馬遜廣告官方建議
Q:關鍵詞那麼多,我要怎麼確定哪一個纔是“首選”呢?
A:關鍵詞的投放順序和系統的認知度有關。我們先從關鍵詞的來源,對關鍵詞類型進行劃分:
自身Listing關鍵詞體現“系統認知”。商品上架後,系統會抓取Listing中的文字,形成系統認知,以便向顧客展示相關的商品。我們可以藉助品牌分析工具(ABA)搜索詞表現報告的【ASIN】視圖,查看顧客主要通過哪些搜索詞發現這一ASIN,從而瞭解系統對ASIN的認知情況。
建議關鍵詞,則是亞馬遜廣告自動根據商品,以及相似商品的購物搜索詞和廣告,建議投放的關鍵詞。
採集關鍵詞,則包括了來自亞馬遜網頁搜索框、搜索詞報告、ABA熱門搜索詞報告、商機探測器、以及其它熱門競品的ASIN標題/Listing關鍵詞等。
當系統認知有偏差,即自身Listing關鍵詞、建議關鍵詞和採集到的關鍵詞不一致時,則會出現低曝光,或CPC高等問題。
因此,在實際的運用中,三者形成“三點一線”能獲得最好的效果!以上圖爲例,當我們賣的是白色連衣裙,但是Listing頁面內容中出現了“黑色”的干擾詞,導致系統認知有誤,推薦了錯誤的建議關鍵詞,那麼點擊當然是很差的,即使有點擊,轉化也會很低。
當多個關鍵詞同時出現在自身Listing關鍵詞、建議關鍵詞和採集關鍵詞中時,要如何確定投放順序?
同樣的,我們可以根據品牌分析(ABA)搜索詞表現報告,根據搜索查詢分數排名,排名越高,表示系統認知中,該詞與ASIN的相關性越高。優先投放排名較高的詞,以獲得更好的效果。
Q:根據順序投放關鍵詞以後,應該從哪些方面去衡量廣告的效果呢?
A:我們可以從廣告位分析和產生效果兩方面去思考這個問題。
賣家們都清楚商品頁面廣告位多,曝光量是最高的,但同時分攤開來點擊率會相對較低;而首頁一向都是賣家的“必爭之地”,CPC也會最高。
也就是說,對於不同的落地位置,他們的曝光量、點擊率、CPC的數據表現都是不一樣的!假如不看廣告位就先對關鍵詞進行一輪的分析優化,說不定會做一場無用功哦!因此提醒大家,進行廣告關鍵詞分析前,一定要進行廣告位分析!
關鍵詞投放一定會落地頂部或其餘位置嗎?競價和廣告位又有什麼關係?點擊以下視頻聽聽老師解答!
首先我們要把預算花出去,才能在短時間內獲取數數據再進行分析優化。在獲取一定量的點擊量(至少100個)之後,就可以通過ACOS和轉化率兩個量化指標反映出實際的廣告運行情況。但這兩個指標多高算高,多低又算低呢?我們可以以定價利潤率和平均轉化率爲標準,大於則爲高,小於則爲低。
*定價利潤率爲商品的毛利率,如商品賣10美金,有30%的毛利率,則30%爲定價利潤率
*平均轉化率爲訂單的平均轉化率,可以通過商機探測器-搜索詞-平均轉化率獲取
最後根據ACOS和轉化率的表現,我們就可以將其分爲四個象限(越往上走ACOS越高,越往右走轉化率越高),進而針對不同情況進行分析調整。你的廣告效果處於哪個象限呢?點開查看對應的分析和優化策略吧!
Q:“精選”出的關鍵詞,除了用於商品推廣,也適用於其他的廣告投放嗎?
A:當我們通過上面的效果衡量,找出表現好的關鍵詞後,是可以拓展廣告形式“一詞多投”的!
以這組數據爲例,同一個關鍵詞進行不同類型的廣告投放後,我們發現雖然商品推廣的銷量更好,但品牌推廣和品牌推廣視頻的轉化率是更高的。通過拓展廣告形式“霸屏”,實現展示量覆蓋大、成交機率高和廣告形式互補的效果。
想要揭祕更多關鍵詞的“抱團打法”?點擊【這裏】回顧往期視頻瞭解一下吧!
經過本文對於關鍵詞三方面的解說,相信大家對於運用“三點一線”的關鍵詞、衡量投放效果,以及拓展關鍵詞廣告框架都有了更深的認識,趕快在實戰中運用起來,讓手中的高效關鍵詞散發更強的魅力吧!
(來源:亞馬遜廣告)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