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江小魚!

最近好幾個賣家找我,詢問我自己不穩定出單鏈接還有沒有重新激活的可能性。我看了基本上90%的情況都是訂單少,轉化低, ACOS高。

想要控制ACOS吧, 一下調競價和預算,沒訂單了;

想要放量吧,增加廣告活動投放和預算,看着ACOS有很高,又心裏很難受。實在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遇到這種情況,我會直接給賣家發一個鏈接診斷表。你把診斷表一填寫,基本上這個鏈接還有沒有機會是一目瞭然的:

聽我的,你的鏈接真的不值得再投入了!(3000字乾貨)

圖片來源:亞馬遜

我看了這個鏈接情況:平均一天也就出個1.4個訂單。每天出單個位數,你給我說什麼ACOS ,廣告訂單佔比,這個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我看了下小類目競爭情況。類似款做的最好的一天20多單不到30多單。它店鋪裏做的款式很多, 小類前30名有4個都是這個賣家的鏈接。

聽我的,你的鏈接真的不值得再投入了!(3000字乾貨)

圖片來源:亞馬遜

我看了下大部分類似款的綜合轉化率, 大概在10%左右。而這個賣家的廣告轉化率是隻有4.9%。轉化上面還是有比較大提升空間的。

根據廣告的平均點擊率是0.31% ,平均CPC是$1.27,鏈接優化我看了沒啥問題。

投放詞也比較相關,點擊率比較低,說明這個競價是沒有再壓縮空間的, 再降低CPC,廣告可能大部分的預算都會花不完。

我們通過進一步鏈接優化、廣告調整,即使把廣告轉化率拉到了10% ,

UOV是17.99,CPC按照當前值1.27 不變: ACOS=CPC/UOV/CVR=1.27/17.99/10%=70.6%

依然數據好看不到哪兒去!

另外,這個類目只有推到了小類前20名左右,一天才有30單。

前30名大部分都是更便宜材質的低價商品, 價格普遍在6.99-13.99之間,這個算是相對高客單的產品。

聽我的,你的鏈接真的不值得再投入了!(3000字乾貨)

圖片來源:亞馬遜

分析完我給了賣家這樣的結論:

聽我的,你的鏈接真的不值得再投入了!(3000字乾貨)

圖片來源:微信截圖

聽我的,你的鏈接真的不值得再投入了!(3000字乾貨)

圖片來源:微信截圖

類似款第1名一天只有20多單,而且這個賣家還是垂類做的不錯的賣家。想一天30單的話,需要小類20名。

頭部其他材質的低價鏈接太多了,這個品不是很佔優勢,鏈接轉化率很低,市場對新品不是很友好,不好盈利。建議你銷售完畢後,換其他產品做。

這個鏈接診斷不值地再投入了!

這個產品的推不起來,不是推廣手法問題,是產品市場問題。可替代的更低價格的產品佔據了頭部;該品廣告成本也高,廣告是幾乎不可能盈利的;

想要衝單量也不是不能,既然類似款第一可以達到一天20多單,而且分析了推廣手法是白帽的,我們也能推到20-30單。

但是即使推到20多單意義也不大,因爲推廣成本過高,最終鏈接是很難盈利的。

不到20美金的低價產品尤其是低價標品那種10美金左右的沒有量是很難掙錢的。

之前有個賣家,做的是寵物類的低價標品,價格不到10美金, 推到了50-60單,還是虧的。

一方面她賣的產品我去1688上查了,她的採購成本很高,而且還是熟人的工廠,說是材質好。我看了材質還是普通硅膠的材質,跟別人沒啥區別,絕對是被熟人擺了一道。

另外一個點,她還加了一個配件,配件讓他的產品從小號標準尺寸變成了大號標準尺寸, 配送費又比別人高了0.7美金。

更雪上加霜的是這個品類裏面的開始出現了很多低價螺旋的,$4.99、$5.99一大堆。然後她銷量驟降,最終這個產品不得不落得個清貨退出的結局。

我從不勸人輕易放棄,但更不忍見別人撞得頭破血流。

亞馬遜這片江湖,有人靠蠻力搏殺,有人憑巧勁破局。

願你做後者-把那份不甘,化作選品的眼光和重啓的勇氣。

小賣家的抗風險能力太弱了。如果是這個品類的頭部賣家,即使有很多低價螺旋的鏈接虧本賣硬衝排名,那就給他幹,它降價我們也降價。

新賣家只有一兩個鏈接,但是頭部的鏈接佈局了多個店鋪、多個鏈接,守着頭部的坑位、腰部的坑位置,再BSR各個排名段都佈局鏈接。

頭部的鏈接不一定掙錢,但是目標就是佔坑位, 腰部鏈接盈利。那些螺旋的賣家最多也就扛半年,再上不去就灰溜溜離場了, 然後頭部又可以恢復正常價格繼續賣了。

所以,我要強調的不是低價產品不能做,而是小賣家不適合做。你的血不夠厚, 大概率能扛不住長時間的廝殺。

大家可能都會問,既然說這個產品不能做, 爲啥別人做的好好的呢?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原因不外乎:

①進入市場時機不同

競品進入市場比較早,競爭比較小, 很快可以把產品推起來;我們進入市場的時候,市場競爭已經非常激烈了,推廣成本上升。

②我們產品和競品不是同賽道商品

怎麼理解同賽道的?我這邊把價格段相當、品牌屬性類似、配置功能類似、 適用場景類似、受衆人羣類似的叫做同賽道商品。

你的產品是塑料的,別人的材質是不鏽鋼的,那你們就不是同一個賽道的;

你是一個不知名品牌,競品是個大牌,即使產品一模一樣,對方有品牌溢價,依然佔據很大優勢;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你買手機肯定選擇華爲、蘋果等知名品牌的概率大, 移花宮出一款手機,即使是和大牌從一個工廠拿的貨,價格比他們低一半, 你也不會買我的手機。因爲知名度不夠、信任度不夠。

產品的適用場景發生了變化, 也不是同賽道。比如你的產品是男士的廚房烹飪圍裙, 那麼男士的BBQ用的圍裙、男士在園藝時候穿的圍裙就不是同賽道商品,因爲適用場景發生變化;

產品的受衆人羣不一樣也不是同賽道。還拿男士的廚房烹飪圍裙, 你做的是女士的廚房烹飪圍裙,或者你做的是男孩兒的廚房烹飪圍裙。受衆的性別、年齡段、職業、喜好等不一致都不算同一個賽道的商品。

③ 賣家體量不一樣,資源匹配度不一樣

主要是供應鏈優勢 、推廣預算投入、運營支持資源。

同樣的產品,大賣家很低的成本都能拿到,而且推廣投入預算足夠多,它的推品策略就可能很暴力。

因爲它還有其他鏈接穩定盈利彌補新品推廣的虧損, 對於小賣家而言,採購數量有限採購成本偏高,推廣預算有限, 店鋪穩定盈利鏈接有限, 甚至沒有。預算不足,推廣節奏慢,也會造成推廣結果不一樣。

還有,很多買家感同深受的是,店鋪權重也會影響結果。同樣的產品,同一個運營,同樣的時間點上架和資源投入,鏈接在大店鋪上架就是推廣難度小,小店鋪推廣很費力。

④賣家類型不一樣

工廠型賣家有成本優勢,運營團隊甚至不要利潤,只有衝量就OK。工廠端已經把利潤賺了,而且還有出口退稅的錢 ;

品牌型賣家有天然的品牌優勢加持, 比如你做電動牙刷,肯定是飛利浦的品牌更好推;

你做充電寶,Anker 隨便一推可能就推起來,天然品牌優勢加持。

⑤推廣風險承受能力不一樣

很多賣家跟我講,某個賣家上架不到一週,連廣告都不打幹到頭部,他很可能搞了虛假髮貨;

有的賣家只打SBV,依然上架沒幾天幹到了頭部,她很有可能用的TRO店鋪投廣告的違規操作;

有些賣家上架沒幾天, 就幾百上千的評論, 合併了老鏈接或者殭屍鏈接。

那麼,這些違規操作風險是什麼?風險就是封店。有些賣家就是把店鋪當做消耗品,大部分賣家把店鋪當做寶貝嘎達。那麼你是白帽的賣家,那些黑帽的賣家就不是你對標的競品。

⑥不同賣家的信息差

很多賣家都知道現在新註冊店鋪, 前5.25W美金銷售額可以返點10%給你;

一年內超過5.25W美金銷售額的部分,給你返點5%。所以不少賣家就註冊多個店鋪,去多爭取了10%、5%的利潤點。

這不比你吭哧吭哧去扣廣告競價,廣告預算,費死勁省不出來2個點利潤強?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

產品自身的品質與特性始終是核心要素。一款具備市場潛力的產品,不僅要在質量、功能、設計等方面表現出色,還需契合當下市場的需求,擁有足夠的市場空間可供切入。

同時,確保合理的利潤空間是推品得以持續的經濟基礎。若一味追求銷量,卻忽視了利潤的獲取,那麼即便短期內實現了銷量的增長。

從長遠來看,也難以維持業務的健康發展,這樣的推品策略無疑是捨本逐末了你需要會分析市場、分析類目,分析推廣難度和准入可能性;

其次,產品可以的同時,你能夠掌握到更多的推品方法。我們不可能一招鮮,喫遍天的。掌握5種產品推品方法的,就是比你只會1種方法的推品的成功率高;

再次,推品如何把控好時間節點和推廣節奏,這個很重要,你得善於總結自己品類裏面的推品SOP ,把推品成功的案例進行總結提煉,對推品視頻的教訓進行避坑總結。

推品無論成功還是失敗了,這些寶貴的經驗爲我們之後的推廣提供了大量的寶貴經驗。

最後,要善於學習,善於總結,不能閉門造車,多走出去,多聽聽別人的方法和經驗。

你推品每天燒着大幾百的廣告花費沒機會過, 一個月大幾萬推廣費花完了,不如把這些無效花費,拿出一小部分,去學習更多的思路和方法,或許就峯迴路轉了呢?

(來源:跨境移花宮)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