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EMU和SHEIN宣佈4月25日漲價

據媒體報道,TEMU與SHEIN已宣佈,計劃自下週起提高美國市場商品的價格。SHEIN和TEMU向其客戶發出了幾乎完全相同的信函,在信中表示:由於近期全球貿易規則和關稅的變化,我們的運營費用有所上升。爲了在不影響質量的情況下繼續提供您喜愛的產品,我們將自2025年4月25日起進行價格調整。同時,他們鼓勵消費者“抓緊時間,在價格上漲前儘快下單”。

TEMU與SHEIN宣佈漲價,美國啓動原產地審查系統

圖片來源:SHEIN

SHEIN與TEMU的商品涵蓋了從玩具到智能手機等多個品類,並在美國市場快速發展。它們的低價優勢部分源於中國向美國出口的小包裹(價值低於800美元)享受免關稅待遇,從而保持了平臺商品的低價。

而此次漲價主要受到美國關稅上調及800美元免稅政策取消的影響。具體來說,自2025年5月2日起,每件郵政小包裹將按貨值的120%(此前爲90%)或100美元(此前爲75美元)徵收關稅,而這一標準將在2025年6月1日起進一步提高至每件200美元(此前爲150美元)。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數據顯示,過去10年裏,通過“最低限度”關稅豁免的貨物數量顯著增加,從2015財年的約1.39億件增至2023財年的超過10億件,增幅超過600%。2024財年,免稅貨物的數量已超過13.6億件。

二、美國海關將嚴查“轉口貿易”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發佈了新計劃,提議對所有停靠在美國港口的中國船隻(包括建造和擁有的船隻)根據所載貨量收取額外費用。

根據4月17日的聲明,新計劃的第一階段爲期180天,費用爲0美元;180天后,費用將根據每次航行的淨噸位計算,並將在接下來的幾年內逐步上調。

TEMU與SHEIN宣佈漲價,美國啓動原產地審查系統

圖片來源:USTR

此外,行業上還有消息稱自4月15日起,美國還啓動了新的原產地審查系統,以嚴查相關商品通過第三國規避關稅的轉口貿易,要求企業提交三級供應商原材料溯源證明,包括:

1.生產工序流程圖(驗證生產環節的真實性)

2.主要原材料供應發票(追蹤上游供應商)

3.工廠能源消耗明細(評估生產碳排放或能源來源)

該系統旨在防止中國企業通過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第三國轉運商品,以繞過美國對中國的關稅,保護美國製造業免受“不公平競爭”的影響。進口商需提供完整的供應鏈數據,包括原材料來源、生產工序流程圖、工廠能源使用記錄等。

對於通過第三國簡單加工的商品(如貼牌、包裝),將不再視爲“原產地轉換”。要獲得新原產地資格,必須滿足實質性轉型要求,如關鍵工序在第三國完成或當地增值比例達到標準。

跨境電商中的“轉口貿易”,即通過第三國轉運商品,旨在規避關稅壁壘或優化成本。雖然這種策略看似能繞過限制,但面臨着較高的合規風險。美國海關目前的檢查概率逐漸增強,這意味着通過第三國轉口的商品很可能會遭遇嚴格檢查。

儘管美國海關尚未正式發佈相關公告,但這一政策調整與近期美國貿易政策的變化趨勢一致。

此外,4月17日,特朗普對記者表示:“我不想讓關稅再提高,甚至可能想要降低對華關稅”。

以上就是Yiju談跨境給大家帶來的內容分享,如果你希望瞭解更多後續變化,歡迎關注我們,獲取最新信息!

(來源:Yiju談跨境)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