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變化,Temu平臺的半托管模式爲許多賣家提供了新的機遇。一些反應迅速的商家,已經喫到了第一波流量紅利;而一些商家還在平臺規則邊緣反覆橫跳,稍有不慎就喜提罰款警告。
如何高效管理庫存、控制成本、避免平臺罰款,還有如何運營海外倉、維繫供應鏈......各種大大小小的問題讓無數賣家焦頭爛額,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商家運營TEMU的痛點以及應對措施。
一、做TEMU會遇到哪些挑戰?
1、供應鏈和海外倉挑戰
海外倉儲的運作問題給賣家帶來了極大的困擾。那些已經發展成熟的海外倉雖然在操作上更爲穩定,但往往伴隨着較低的效率和較高的成本。相對而言,那些尚未完全成熟的海外倉雖然在操作上更爲靈活,卻常常出現錯誤,這不僅引發了頻繁的發貨和收貨問題,甚至有時還會導致貨物被非法佔有的情況。
面對中大型商品,不少賣家選擇了自行建立海外倉庫,以此來規避第三方倉儲服務中經常出現的問題。然而,對於那些剛開始涉足Temu半托管模式的賣家而言,依賴海外倉所引發的問題依然層出不窮,尤其是在貨物配送環節,一些非正規操作的賬戶常常引發頻繁的罰款事件。
2、產品問題與同質化風險
Temu半托管模式主要聚焦於大型、重型和體積較大的商品,這類商品通常更新換代的週期較長,市場上的產品同質化現象也相當普遍。以帳篷產品爲例,一年中可能只有少數幾款新品推出,而市場上大量相似產品的存在加劇了競爭,進一步擠壓了利潤空間。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實現產品的差異化成爲了賣家保持利潤的關鍵策略。
賣家在供應鏈管理上的深度垂直化以及創新能力,是決定其能否在Temu平臺上持續經營的重要因素。目前,許多Temu賣家還處於初入行業階段,他們通常依賴於1688等採購平臺獲取貨源,缺少自主設計和開發產品的能力,這使得他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很容易被淘汰。最終,只有那些能夠提供獨特產品並且深入挖掘特定垂直市場的賣家,才能在Temu平臺上獲得長期的發展和成功。
3、政策調整帶來各種不確定性
Temu頻繁地變更其政策,起初通過提供補貼來吸引商家加入,隨後逐步採取更爲嚴格的政策。儘管這種政策變動是平臺成長過程中的常見做法,但它爲賣家帶來了相當大的不穩定性。對賣家來說,關鍵在於利用每次政策變更所帶來的機遇。只要商家能夠敏感地洞察市場趨勢,他們就仍然有機會在Temu平臺上獲得利潤。
另一方面,在歐洲市場,繁複的認證流程和法規要求,例如增值稅(VAT)、生產者責任延伸(EPR)、包裝法規等,導致許多賣家因難以承擔高額的合規費用而選擇退出。與此相對,美國市場的進入門檻相對較低,因此成爲了許多賣家的首選目標,但這也意味着市場競爭變得更加激烈。
4、逐漸複雜的平臺規則增加成本
店鋪入駐後要想快速完成產品的上新、上架,與買手對接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從產品listing的填寫,標題圖片違規、敏感屬性錯誤,都會無期限的拉長我們的審覈週期,導致一個商品可能一個月都遲遲無法上架。這時候就需要我們能找到對應類目買手,一對一幫助我們加快審覈流程。而尋找相應買手的過程有多痛苦,相信體驗過的賣家都深有體會。
還有經歷過平臺爆倉的賣家可能感觸比較多,每天0點搶發貨名額,爆款產品備貨數量受限,積壓在倉庫的貨品遲遲無法發出,讓非常多新手賣家不知所措。而流逝的時間也變相增加了人力成本、倉庫囤貨成本等。這就需要考驗賣家的應變能力,積極熟悉平臺備貨要求,尋找人工備貨或鏈接備貨等其他方式。
另外,以TEMU的核價標準,商家的利潤空間其實非常有限,所以在發貨時,需要非常細心的檢測產品是否符合入庫標準,在覈對產品信息、貼警告碼、產品碼這些流程上,不可大意疏忽。否則一旦質檢退回,可能就是獎勵順豐大禮包,幾天白乾。這裏面的標準可能也是新手賣家容易出現紕漏,會必踩的大坑之一。
5、被反覆詬病的罰款問題
平臺掙錢平臺花,一分別想拿回家?爆單還是罰單,中間隔着的就是物流時效、品控問題。TEMU平臺對這兩個方面都做了非常嚴格的規定。
超時簽收、品缺貨、虛假髮貨、欺詐發貨、違法物流運費條款以及產品有質量問題等都會產生相應的罰款。最新的售後規則顯示,如果是質量問題,可能會對商家處以貨值的三倍罰金。
二、賣家如何應對挑戰?
1、選擇可靠的海外倉:成熟的海外倉雖然費用較高,但操作效率和安全性更有保障。對於初次嘗試Temu半托管的賣家,建議選擇信譽良好的海外倉合作,避免因操作失誤導致的額外成本。
對於中大件產品,考慮自建海外倉可以避免第三方倉庫操作中的常見問題,雖然初期投入較大,但長期看有助於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率。2、專注產品創新和垂直化:避免選擇市場上已經飽和的產品,通過市場調研,開發具有獨特賣點的產品,減少同質化競爭。深度整合供應鏈,提升產品的創新能力和垂直化深度,以差異化競爭維持利潤空間。
3、多元化市場佈局:不要將所有資源集中在一個市場,尤其是美國市場雖然訂單量大,但競爭也激烈。考慮將業務擴展到日韓和歐洲市場,分散風險。同時詳細瞭解當地的法律法規,避免因違規操作導致的罰款和損失。
4、精確計算成本:包括採購成本、物流成本、平臺費用等,確保每個環節的成本都在可控範圍內。選擇性價比高的物流方案,減少物流成本,同時保證物流時效,避免因物流問題導致的罰款。
5、嚴格遵守平臺規則:瞭解並嚴格遵守Temu的平臺規則,避免因違規操作導致的罰款。確保產品質量符合平臺要求,減少因質量問題導致的退貨和罰款。
以上幾點只是普遍建議,要想真正做好TEMU,在中國供應商競相出海的2023,搭上跨境的這趟列車絕非輕而易舉,我們必須從多維度熟悉平臺規則,瞭解平臺機制,匹配平臺玩法。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雖然Temu半托管模式爲賣家提供了新的商機,但同時也伴隨着不少挑戰。賣家需要在供應鏈管理、產品差異化、市場佈局、政策適應性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做好充分的準備和規劃,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實現可持續發展。
(來源:MJCM跨境合規)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