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提綱

1、前言

2、全託管是把雙刃劍

3、Temu賣家的真實現狀

4、做好Temu的必備條件

Temu自上線以來,一路增速迅猛,據SimilarWeb相關數據,截止2023年12月,其全球獨立客戶訪問量已經達到4.67億,位列全球第二,已進一步威脅亞馬遜的地位。23年黑五Temu給予亞馬遜的衝擊,更是讓很多跨境賣家看到了它強大的流量吸力。

現在高流量、低門檻的Temu似乎是,普通人通過跨境電商逆天改命的最好選擇,但真實情況如何呢?

01 全託管是把雙刃劍

“每天發貨笑哈哈,一看利潤一千八

正面:

相對於亞馬遜繁瑣的註冊和複雜的運營,Temu的全託管確實省心省力

普通人想逆天改命,TEMU是最好的選擇嗎?

(圖片來源:Temu平臺截圖)

首先Temu的入駐很簡單,只需要身份證和手機號就能搞定。零保證金入駐成功就能上架。零抽傭,定價多少平臺就結算多少。零推廣費,大家拼的就是產品和低價。倉儲物流同一集運派送,零倉儲費和海外物流費。零客服費,客服工作平臺全承擔,用戶有人幫你接待。

反面:

全託管之下沒有話語權,產品在Temu身不由己。究竟是什麼樣的坑,能讓賣家自嘲“做Temu都是能扛住奇恥大辱的人”呢?

普通人想逆天改命,TEMU是最好的選擇嗎?

(圖片來源:小紅書截圖)

首先是覈價,你報價20,它敢建議你申報0.36,別說賺錢,你甚至還要倒貼。再到質檢質檢師都是拿着放大鏡在玩找不同。質檢不合格的商品,Temu是會用順豐貼心到付

想加大庫存還得去搶庫容。現在Temu平臺經常爆倉,基本上每天所有商家都在凌晨準時蹲點搶庫容,都是拼手速。另外Temu還會發起自動跟價,超過24小時內自動同意,可以反饋不是同款或拒絕。跟價失敗會限制備貨,如果庫存過高又拒絕,可能會導致銷量出現斷崖式下降。

普通人想逆天改命,TEMU是最好的選擇嗎?

(圖片來源:Temu後臺截圖)

還有罰款環節,說的好聽是倒逼商家提升履約效率,說不好聽就是Temu的額外收入。以及收不完的TRO,點不完的降價提醒,選擇不接受要3分鐘,選擇接受只需要1秒。另外還有卷王般的Temu賣家。據說Temu給賣家開放的諮詢入口,第一條消息不是老美的諮詢,而是中文的“我要卷死你”。

02 Temu賣家的真實現狀

“嚐鮮者們是賺是賠?

如果我們入駐Temu會遇到哪些競爭對手,他們在平臺是賺是賠呢?這裏大致將賣家劃分了幾個派系。

嚐鮮派:跨境電商新手或者中小賣,秉承做新不做舊原則,想通過沉澱成爲大佬。但是現狀並不好過,有賣家現身說法:“幹了3個月,百分之40的利潤,算了下賠了3萬。”

實力派:跨境電商大佬,在亞馬遜或者其他平臺有收益不錯的店鋪,正在開闢新賽道,Temu、TikTok都是他們的選擇。他們要麼玩轉平臺,要麼被平臺逼瘋成爲清貨派

清貨派:在哪虧錢不是虧呢。

工廠派:這類賣家有產品但是沒時間,被Temu的全託管模式吸引,本身生產成本低,比普通賣家的利潤空間大,相對來說不怕比價。但並非不受鉗制,Temu爲他們收集了銷售需求,決定工廠是否生產,又不用承擔風險。

而且有工廠賣家反饋,自己穩定出單的貨要求降到成本價格,拒絕後終端價格馬上提高30%,銷量瞬間降成個位數。前Temu工廠賣家則表示:“做過一段時間,不停要我們定向打版,一次性打了18個樣板不算,不合格改了好幾次,前後投入幾萬,沒做貨就要你把所有的吊牌嘜頭包裝全部準備好,最後報價還不通過,買手態度也很傲慢,好像和我們合作是種恩賜。”

以上真實情況都說明,無論你是什麼類型的賣家,都有被temu“創”到的可能

03 做好Temu的必備條件

“不如把努力獻給回報更高的平臺

綜合比較,普通人想要入局跨境電商,Temu平臺並不是最好選擇,如果你具備能做好Temu的條件,更推薦去選擇門檻稍高一些的亞馬遜,把努力獻給回報更高的平臺。

如果你確實想要選擇Temu,以下幾個條件是你做好店鋪的關鍵

抗壓能力:

入駐Temu享受巨大的流量紅利,也要承受更大的成本壓力,薄利多銷才能盈利,高利潤產品更難成功。

獨特產品:

面對覈價和跟價,只有獨特的產品才能扛住。同款產品過多,平臺不會在意你這條鏈接的死活,流量給誰都一樣。並且如果只是顏色等細微的產品不同,平臺不會同意你的拒絕跟價請求。

管理供應鏈:

無論做哪個平臺,供應鏈都很重要。我們要學會管理供應鏈風險,瞭解市場變化和需求趨勢,及時調整採購計劃,降低庫存壓力和滯銷風險,保證供應鏈的持續性和穩定性,爲自己的店鋪長遠佈局。

(來源:橙子站外公衆號)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