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ReelShort力壓TikTok衝上美國榜一

TKFFF獲悉,國內數字出版企業中文在線旗下短劇App ReelShort日前力壓TikTok衝上美國iOS娛樂榜第1名,憑藉融合西方題材背景、爽點密集的霸總短劇,該APP今年10月下載量達225萬次,流水約350萬美元。

中式言情短劇APP力壓TikTok榮登美國下載榜一!外國人也難逃“霸總愛上我”的狗血劇?

圖片來源:蘋果APP Store截圖

打開這款APPA後,你會發現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視線不自覺的被各種瑪麗蘇劇標題抓住:《我結婚了,對象不是你》《再見,我的CEO》《我億萬富豪丈夫的雙面人生》……

不知道還以爲誤入了某文學小說城,霸總含量超標,熱門題材包括但不限於豪門、復仇、重生、狼人、吸血鬼、契約結婚……

中式言情短劇APP力壓TikTok榮登美國下載榜一!外國人也難逃“霸總愛上我”的狗血劇?

圖片來源:Reelshort官網界面機翻截圖

難道這一回“中式言情”要藉着短劇的風“一飛沖天”了?

ReelShort總榜上升看起來火爆,但在X平臺無人討論、YouTube預告片播放量也沒有提升,由此投資者質疑ReelShort“買榜做局”。

這一現象背後,是“實”火還是“虛”火仍有存疑,但短劇經濟按下“加速鍵”毋庸置疑。

根據11月的數據統計,TikTok話題#shortdrama#瀏覽次數達7.227億,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搜索着“短、瘋、爽”的短劇,足以證明短劇的這把火確實燒向了海外。

中式言情短劇APP力壓TikTok榮登美國下載榜一!外國人也難逃“霸總愛上我”的狗血劇?

中式言情短劇APP力壓TikTok榮登美國下載榜一!外國人也難逃“霸總愛上我”的狗血劇?

中式言情短劇APP力壓TikTok榮登美國下載榜一!外國人也難逃“霸總愛上我”的狗血劇?

圖片來源:TikTok截圖

影視媒體交流羣躍躍欲試轉型,名不見經傳的網紅憑藉網紅短劇實現財富自由、諸如中文在線、掌閱科技、閱文等手握大量熱門小說IP的版權方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小說影視短劇化……

02內容探查:愛情爲主,其他做本土化融合

以愛情爲主線的女頻短劇在各個地區都普適。

歐美地區以逆襲、霸總和復仇等爽劇類型居多狼人題材也有部分劇目涉足。

歐美觀衆很“重口”,更加偏愛視覺衝擊力強、帶有高度戲劇性或者魔幻元素的情節。

豪門祕辛、先婚後愛、與狼人或是吸血鬼的禁忌之戀都是備受歡迎的題材。

值得一提的是,歐美觀衆更加註重女性角色選擇的多樣性,希望劇情着筆刻畫女主的人際關係、成長經歷或復仇計劃,儘管這些情節發展的最終目的只是爲了和總裁/豪門少爺/吸血鬼伯爵談戀愛。

在美國市場,甜寵、青春元素、贅婿類不被大衆喜歡,豪門愛情和生活爭端;主角經歷苦難,在愛情中歷練成長;婚後或者愛錯人的感情的故事;不同尋常關係下的禁忌之戀;被戀人陷害入獄或者重生後進行復仇這類主題美國用戶比較喜歡。

由於文化較爲相近,許多在國內受到追捧的情節也同樣獲得了東南亞觀衆的青睞。比如小清新、甜寵向的戀愛劇情,亦或者是他愛她愛他、癌症失憶惡婆婆的家庭倫理虐戀大戲等,都是東南亞觀衆的心頭好。

在女頻之外,一些男頻題材如娶到豪門貴女走上人生巔峯的贅婿題材、“莫欺少年窮”的廢柴逆襲戰神等題材也收穫了一定的關注。

中式言情短劇APP力壓TikTok榮登美國下載榜一!外國人也難逃“霸總愛上我”的狗血劇?

圖片來源:TikTok截圖

爲什麼這類短劇不需要專業演員,不需要專業導演,有劇本就能拍呢?

第一:衝突,衝突是短劇的核心,也是吸引用戶的鉤子。比如一上來就讓主角受盡屈辱,讓觀衆恨不得衝進視頻裏幫他報仇。

第二:未知反轉離奇的劇情和未知的發展走向,就會引誘用戶想看下去。受盡屈辱的主角後面是怎麼報仇的,被渣男背叛的女主後面如何逆襲崛起的……

第三:Happy ending,無論劇情如何蜿蜒曲折,短劇都會給觀衆喜愛的角色安排最好的結局,讓觀衆的癢點得到釋放。

當然,短劇不止有“瑪麗蘇”題材,TikTok上一些聚焦小衆羣體(如LGBTQ)的青春故事也很受歡迎,搞笑達人也在嘗試用喜劇小品的短劇調侃現實生活。

03地區探查:美區變現快 東南亞流量高

TikTok發佈的《TikTok短劇出海營銷策略》報告中提到“短劇整體市場選擇Top5中,美國是短劇出海的首選地區,在東南亞市場,泰國是投放最集中的地區。

出海地區的分化正對應着短劇出海的邏輯:

歐美地區製作成本高,但付費能力強對於好內容有着更強的付費意願。

東南亞市場雖說付費意願不及歐美,但製作成本更低,能快速度過冷啓動期。

在北美,目前短劇的拍攝一般都集中在紐約與洛杉磯,因爲這兩個地方的影視資源相對集中,也擁有專業的演員和影視劇組人員,可以做到一條龍服務。而目前,負責爲出海短劇平臺製作短劇的,一般都是這些院校內的中國留學生或者在地的海外華人。

一部短劇的成本是15萬美元左右,回報也可以高達10倍以上。

看到這樣的現象,有網友表示,我以爲外國人不喜歡看這些內容,原來是因爲他們沒有。

東南亞則更多是選擇海外拍攝團隊,外聯製片和演員團隊進行整體統籌製作,這樣成本更低,也符合東南亞的消費習慣和水平。

無論是歐美還是東南亞,本土化程度更高的短劇更容易受到關注,具體表現爲本地演員和本地文化習俗。

04短劇出海適合誰來做?

目前國外比較成功的短劇平臺分別是Reelshort、FlexTV、Goodshort和Moboreels。

TKFFF認爲,做短劇出海不是去搶錢,是開闢新航道,難度很大,回報週期長,要做好心理準備,小團隊、小公司不建議入場。

上述幾個頭部的平臺背後都是有雄厚的資本在支撐的,短劇出海雖然製作成本沒有正式的影視作品高,但它也是個燒錢、事多、不一定會爆賣的項目,只有廣撒網,提高爆劇出品的概率才能做到資金回籠。

(來源:TKFFF跨境導航網)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