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五,速賣通宣佈全託管退款率規則正式上線,針對“僅退款” 及羊毛黨問題主動進行治理,並簡化退貨鏈路,降低商家售後成本,引發了全託管商家的廣泛關注與期待。

一、 賣家苦“羊毛黨”久矣

速賣通於2019年推出“淘寶式”免費退貨服務,最早是在俄羅斯、法國等8個國家試點,符合條件的消費者在收到貨物15天內,可以無理由免費退貨至速賣通在各國的合作倉庫,並免付運費。

據悉,當時的商家在接入此項服務後,不僅可以獲得多平臺和新購買場景一整年的全鏈路透標,還將獲得Free Return搜索篩選框、退貨補償款、低服務費率和官方各國社交媒體賬號的宣傳。消息一出,短時間內就吸引了衆多商家簽約服務。

嚴打“薅羊毛”!速賣通整治退貨亂象,全託管商家大利好

圖源:全球速賣通

但漸漸的,賣家意識到免費退貨規則並不只是帶來更多流量那麼簡單,平臺不但無法阻止惡意退貨的羊毛黨,退貨帶來的高昂成本也都被推到了賣家身上

一位早早入局速賣通全託管的商家透露,雖然簽約服務後訂單量翻倍,但利潤率下滑了。他不僅要承擔更多備貨、倉儲和售後成本,還很容易遭受退貨罰款

至於未簽約的商家,不僅喫不到流量紅利,銷量和金銀牌考覈受影響的同時,還要承擔所有退貨相關費用。

因爲根據平臺規則,貨物退到平臺本地倉庫後,賣家只有7天響應時間,過期自動視爲放棄商品所有權。若是想要退到官方香港倉,就必須簽約。

面對高昂的退貨成本,許多商家乾脆就地銷燬商品,避免因小失大。

二、幡然醒悟的速賣通

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Temu銷售額激增至200億美元,已趕超去年全年180億美元的業績,而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AIDC)爲40.31億美元,其中少不了賣家流失的影響。

同樣是僅退款規則,許多商家認爲速賣通無法帶來Temu那樣的單量,卻要承擔更高損失,自然就考慮轉向做Temu了。

此時的速賣通才意識到,速賣通與Temu,就像淘寶和拼多多,骨子裏的基因不一樣,也無法套用同樣的發展模式。

據報道,速賣通正在逐步弱化對半托管模式的強調,轉而將其納入POP(商家自運營)模式中。針對羊毛黨,速賣通也是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幫助商家更便捷省心的處理店鋪售後、貨物退回問題

首先是和保險公司合作爲商家提供“無憂退貨2.0”保障服務,在消費者退貨質檢完成後,保險公司將退款金額全額理賠至承保商家支付寶賬號,商家不用再像之前一樣承擔高額退貨成本

其次更新了本地退服務和商家分層體系,原來很難達到Plus級別的店鋪,現在有機會達到S級或A級,享受高級店鋪優惠福利。

最後通過優化全託管退款相關規則,嚴打“薅羊毛”,緩解了賣家對於不合理退貨退款的擔憂。

總的來說,在速賣通頻繁調整業務策略的背景下,商家需靈活應對訂單增加與成本上升的雙重挑戰密切關注平臺規則變化的同時,也應減少對單一平臺的依賴,儘量佈局多個平臺與地區,以便及時調整市場策略,降低經營風險。

想要了解更多跨境電商相關消息,歡迎持續關注“海外倉市場觀察員Yejoin ”!

(來源:海外倉市場觀察員Yejoin)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