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過億國家

各國人口數據 中國14.14億;印度13.27億;美國3.24億;印度尼西亞2.61億;巴西2.10億;巴基斯坦1.93億;尼日利亞1.87億;孟加拉國1.63億;俄羅斯1.43億;墨西哥1.29億;日本1.26億;菲律賓1.02億;埃塞俄比亞1.02億。
(以上數據均爲2016年初數據)

世界人口超億的國家排名

人口上億國排名(按人口規模排列):1、中國:1,405,372,834(2017年)2、印度:1,304,200,000(2017年)3、美國:322,760,000(2017年)4、印度尼西亞:257,740,000(2017年)5、巴西:205,290,000(2017年)6、巴基斯坦:1.89(2016年)7、尼日利亞:1.822(2016年)8、孟加拉國:1.6(2016年)9、俄羅斯:1.441(2016年)10、日本:1.27(2016年)11、墨西哥:1.27(2016年)12、菲律賓:1.007(2016年)13、埃塞俄比亞:1.024(2016年)

日本現在男性人口數量有多少?女性人口數量有多少?

日本現在男性人口數量有多少?女性人口數量有多少?日本男性人口銳減,只有女性的四分之一,連地位也徹底反轉!電影 2506 播放 · 3 贊同3 最新統計. 日本人口1億2千多萬.平均生育年齡31.2歲. 每1000個男孩出生.就有1056個女孩出生.男女比例嚴重失調.未來日本女性將面臨嫁不出去的現象.日本男性宅男偏多.由於離婚後男方還要養女方等等法律.導致日本男性不願結婚 18年日本男比女人94:100,中國105:100,按理說日本的性別比例畢竟適合正常水平因爲男性平均壽命確實比女性短。
中國適婚人口男女比例更加失調,現在的新生代比例還行。
日本男性人口銳減,只有女性的四分之一,連地位也徹底反轉!

如果沒有計劃生育會怎樣?

無障礙登錄/註冊人口計劃生育社會如果沒有計劃生育會怎樣?如果沒有了計劃生育,世界各國都提倡多生,那麼這個世界會變得怎麼樣? 作者:科技之光 鏈接:如果沒有計劃生育,今天中國有多少人口? - 科技之光的回答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中國從1980年執行計劃生育,直到2016年全面開發二胎,結束了近35年的一胎政策。
計劃生育控制了中國人口的快速增長,政府宣稱獨生子女政策讓中國減少4億人。
但是,很多學者提出質疑: “這個數字是政治宣傳,一胎制是不必要的,當年採取更溫和的措施也完全可以減低出生率。
比如在70年以前中央就開始提倡節制生育,已經讓每名女性的生育率從6個孩子下降至80年的2.8個。
殘酷的獨生子女政策只是讓百萬中國人白受苦,並導致老齡化,男女比例(116:100)失調的等嚴重後果。
可以說計劃生育減少的人口數量關乎到其合法性。
目前中國人口13.5億,假如沒有80年代的一胎化政策,而今天中國人口14.5億,即只降低了1億人口甚至更少,那此政策確實沒有必要,因爲以目前中國經濟水平是可以養活多出的1億人的。
如果像政府所說的減少4億人口,那計劃生育確實拯救中國的良策,因爲背上多出4億人口負擔,中國經濟發是無法像過去30年那樣快速發展,如果今天中國生活18億人口,我們的生活水平會大幅下降,比印度強不了多少。
那麼,1980年實施的計劃生育到底減少多少人口捏? —— 答案1.9億 (人家好不容易研究出來的成果,給個讚唄!(づ。◕‿‿◕。)づ) 首先,要合理的評估在沒有計劃生育干擾下,1980年-2016年間每年中國人口的自然增長率,並以1980年人口爲基數推算出2016年中國人口(無計劃生育)。
網上好多文章都做過這類評估,拿日本,韓國,臺灣的人口增長率作比較,來判定中國無計劃生育,人口也會像日韓一樣逐年下降。
可是中國和這些發達國家地區有什麼可比性呢?日韓臺從二戰前就已經開始工業化,到60-70年都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像很多發達國家一樣城市化建設完善,人們生活水平高,婦女受教育水平高。
在變富裕的社會,很多家庭少要孩子或者不要孩子。
然而,80年代在結束了計劃經濟,文革後,中國貧困低度發展,城市化不到20%,尤其廣大農村閉塞落後。
日常耕作主要依賴大量人口的體力勞動,養兒防老,多子多福的思維根深蒂固,不是一兩代人就能改變的,人口增長慣性非常大。
舉一個例子來反應當年嚴峻的人口形勢:十年浩劫期間,中國人口也失控爆炸了。
1970年,我在四川省榮昌縣直升公社一大隊勞改,親眼見到一個叫張和高的農民,有六個孩子,他那骨瘦如柴的老婆聲稱還要繼續生,爲的是多一個人多一份口糧。
人民公社實行“一人一份口糧”,制度性地鼓勵了一場惡性生育競爭。
人們都記得人民公社餓死過幾千萬人,卻很少注意到它多造出了幾億人。
今天已經無法想像,人們要以多生一個人,去多分一勺湯的絕望,而在因循無能的共產黨裏,沒有鄧小平出來關人民公社的門,“一人一勺湯”的政策還要繼續下去。
萬事皆由因果循環,善惡相報,正是有了計劃經濟“造人不養造孽”的體制,纔有鄧小平殘酷的一胎制計劃生育。
因此,中國人口增長率顯然不能以日韓臺作爲參照。
而世界上只有一個國家的人口變化可與中國對比,一個同樣的歷史悠久,注重家庭觀念,龐大農耕人口,生育率高的發展中大國—印度。
中印人口出生率對比: 從以上兩圖可以看出,中印兩國的生育率有着很大差別。
印度生育率呈自然規則的變化,從1960年平均每名女性生育5.91孩子的最高峯,逐年遞減到2010年的2.62個孩子,這反映了隨印度的經濟發展,城市化建設,婦女教育水平,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印度家庭要的孩子愈來愈少。
反觀中國的生育率變化非常不規則。
由於人民公社的體制刺激生育,在1965年生育率達到高峯,平均每個婦女生育6.16個孩子,在1970-1975年間每年人口增加2200萬,用袁騰飛老師的話說:“一年生出一個澳大利亞”。
中央也被洪水猛獸般的數字嚇壞了,於是開始提倡節制生育,晚婚晚育,而後生育率迅速下降至1980年的2.71。
雖然生育率下降很快,但由於龐大的人口基數9.8億,1.55%的增長率,每年人口增長高達1500萬,這也是政府爲何在此時出臺嚴厲的“一胎化”。
即便如此,生育率卻出現反彈,在1986年回升到2.83,直到1990年的2.51每年人口增長依然高達2000萬。
至於爲什麼在1980年出臺計劃生育後,生育率反而回升,而不是繼續下降,有以下幾個原因。
1965年出生的那一撥人,到1985年進入生育期。
在他們出生時,身邊有6-7個兄弟姐妹,所以傾向生更多的孩子。
另外,剛出臺的計劃生育還沒有完全貫徹執行。
以及代改革開放後,人均食物供給量提高,也促進人們養更多的孩子。
如何用印度人口的生育率來推算無計劃生育的中國人口變化? —— 答案1.9億 (人家好不容易研究出來的成果,給個讚唄!(づ。◕‿‿◕。)づ) 印度的人口變化是自然的,無強制政策干擾的,但當地政府也有提倡節制生育。
因此,印度人口變化可用來評估無計劃生育的中國人口變化。
在沒有計劃生育干擾下,1980年後中國的人口增長率應與用印度2000年後人口增長率相近。
中國 1980年人口增長率1.55%,生育率2.71 ,城市化20%; 1990年人口增長率1.87%,生育率2.51,城市化27%; 2015年人口增長率0.52%, 城市化32% 相對應的印度年份 2000年人口增長率1.86%,生育率3.31,城市化27%; 2010年人口增長率1.47%,生育率2.62,城市化30%; 2035年人口增長率0.74%,城市化40%(官方預測) 總統上看,中國1980-1990間發展狀態與印度2000年-2010年相似,這段時間是兩國人口增長率重疊期,無論是人口增長率,生育率,城市化經濟發展也非常接近。
在這之後,中國1990年-2015年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應與印度2010年-2035年相似。
從Worldometers 的人口數據顯示,印度2000年—2035年人口增長率如下: India Population (2016) 2000年 1.86% 2005年 1.67% 2010年 1.47% 2015年 1.27% 2020年 1.16% (2020年後爲官方推測) 2025年 1.03 % 2030年 0.89 % 2035年 0.74% 以1980年中國人口977,837,433 爲基數,用印度2000-2035年人口增長率,來推算無計劃生育2016年中國人口爲:15.7億,比現實人口13.8億,少近1.9億,也就是說計劃生育減少了1.9億人口。
人口計算 1980年 977,837,433 1.86% 1985年 1,072,222,750 1.67% 1990年 1,164,794,028 1.47% 1995年 1,252,960,666 1.27% 2000年 1,334,570,397 1.16% 2005年 1,413,792,230 1.03% 2010年 1,488,117,951 0.89% 2015年 1,555,528,476 0.74% 2016 年1,567,039,386 0.74% 如果沒有計劃生育中國人口,中國人口將在2030年超過17億,並繼續增長,而根據目前真實人口數據推測2030年中國人口達到頂峯14.15億,並開始負增長。
2020年 1,613,941,163 0.60% 2025年 1,662,943,914 0.48% 2030年 1,703,239,553 0.38% 1980年出臺的計劃生育並不像官方宣稱減少4億人口,但減少1.9億人口也不是微不足道的事情。
如果時間延續到2030年計劃生育將減少3億。
目前中國經濟增長乏力,大量工廠倒閉,再多出2億人口會不會有工作,還是多出2億無業遊民。
要知道今天中國農村有6000多萬留守兒童,不能與父母長期一起生活。
如果沒有計劃生育,更多的孩子,怎麼能全身心投入經濟建設。
以前和很多人觀點一樣,日本人口密度比中國還大,人均耕地面積比中國還少,爲什麼人家還在鼓勵生育,我們怎麼就養活不起,要計劃生育呢? 當考慮到的兩個國家的人口總量,日本1.27億,糧食自給率27%,無非是到國際市場上買9000萬人的口糧。
中國13.8億人口也進口73%的糧食,10億人的口糧(約4億噸)哪個國家供應得了呢? 中國如果處於日本的工業化水平,每年消將消耗20億噸石油。
中國目前的石油產量只有1.4億噸,而且資源匱乏。
石油缺口每年在18噸以上。
這個缺額相當於現在全球石油年消費量的一半,比全球原油貿易量還要高。
如果中國人均工業品出口值達到日本水平,那只有不準其他國家生產,這無疑是不可能的。
即使中國憑藉低成本優勢佔據國際市場,但很快就會受到貿易保護主義的制約。
因爲中國不停出口商品,大量的貿易逆差削弱消費國的購買能力,這樣經濟模式難以長期爲繼。
大陸只有少數幾個沿海省份學臺灣的樣,採用“兩頭在外”(原料進口,產品出口)搞密集型勞動產業,但整個中國不可能都走這條路。
目前出口製造業已經開始萎縮,大量裁員。
當中國還沒形成如美國一樣的消費型經濟之前,過多的人口只能導致人均工作機會減少,人均生活水平下降。
筆者對計劃生育是贊同的,但一胎制太過粗暴,一個孩子萬一出點意外連個備胎都沒有。
如果執行兩胎制就人性化多了,也完全達到控制人口的目地,現在也許就多出5000萬人而已。
2016-08-13 06:56 贊同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