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長協石油價格是多少錢一桶?

在2019年8月份,中國原油進口量爲4217萬噸,金額總計197億美元美元,平均單價469.32美元/噸,摺合63.8美元/桶,而2019年8月的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的平均價爲63.9美元/桶。
2019年前11個月,我國進口原油4.62億噸,進口均價爲每噸470美元,摺合63.9美元,與同時期的國際市場平均價格持平。
這說明,中國進口的石油,都是很合理的價格,根本沒有所謂的俄羅斯高價石油。
當然有人覺得,中石油爲什麼不把中俄原油長期貿易協定公佈出來,讓大家瞭解這個公式,就沒這麼多麻煩了。
但事實上,相關計價公式是商業機密,任何一家企業都不願把貿易協議公開,這麼做等於漏了自己的底牌。
下次再跟別的公司談判的時候,就容易陷入被動。
所謂的“2700億美元大單”是怎麼來的呢?其實就是當年媒體報道的時候,根據當時的油價一頓加減乘除,算出來個採購總金額。
說實話協議里根本就沒這個總金額,完全是媒體們爲了寫標題自己做起了算術 ——不然怎麼告訴讀者這筆單子有多大? 事實上,從俄羅斯進口石油不僅不虧,而且很有必要。
我國經濟體量大,能源需求量大,同時缺口也大,有超過70%的石油需要進口。

中俄長協石油價格是多少錢一桶?

在2019年1月份,中國進口原油總數量爲4259.7萬噸,總金額爲186.8億美元,均價爲438美元/噸,摺合59美元/桶。
經查詢,2019年1月的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的平均價爲60美元/桶。
在2019年8月份,中國原油進口量爲4217萬噸,金額總計197億美元美元,平均單價469.32美元/噸,摺合63.8美元/桶,而2019年8月的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的平均價爲63.9美元/桶。
2019年前11個月,我國進口原油4.62億噸,進口均價爲每噸470美元,摺合63.9美元,與同時期的國際市場平均價格持平。
這說明,中國進口的石油,都是很合理的價格,根本沒有所謂的俄羅斯高價石油。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18和17年的:

中俄長協石油價格是多少錢一桶?

無障礙登錄/註冊經濟俄羅斯中國石油中俄長協石油價格是多少錢一桶? 說到中俄石油合作,每每國際油價下跌,“中俄原油合作喫虧論”就大行其道。
雖然官方和個別有識之士都曾闢謠,但謠言仍是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最近一次就是當下俄羅斯和沙特打得火熱的石油價格戰。
今天就挑明瞭講,從俄羅斯買油,到底虧不虧。
先把答案放上:不虧。
2013年6月,經過雙方協定,中國將在以後的25年內向俄羅斯增加採購3.6億噸原油,每年增量接近1500萬噸,合同總金額高達2700億美元。
有人由此推算:2700億美元採購3.6億噸原油,大約750美元一噸,摺合約爲102美元一桶。
這邊國際原油價格已經破跌30美元/桶,但咱們還按照2013年中俄兩國政府的約定,按照100多美元/桶的價格從俄羅斯進口原油,這樣一算,中國預計損失1900億美金,約合人民幣12500億。
持這種想法的人,有意或無意地踏入了一個認知陷阱,即覺得既然簽了協議還付了錢,那麼從俄羅斯買的油就是定價,這是極其錯誤的——從俄羅斯買的油不是定價,所謂的“2700億美元大單”說法並不準確,咱們更沒有一次性結清所有款項。
先說油價,目前國際上所有大宗能源商品的供銷協議價格完全是隨行就市、根據市場行情起伏波動而不是固定不變的,中俄能源貿易同樣如此。
有一個專門的計價公式來確定俄羅斯輸往中國的石油價格,石油價格在國際市場上的浮動自然會考慮在內。
只要查一下中國海關總署定期發佈的統計數據,就能很容易地看出中俄石油貿易的平均價格,例如在2017年,俄羅斯對華出口石油4565萬噸,總價183億美元,平均每噸400.88美元,摺合每桶57.27美元。
沙特對華出口石油3613萬噸,總價141億美元,平均每噸390.26美元,摺合每桶55.75美元 ;2018年,俄羅斯對華出口石油6023萬噸,總價323億美元,平均每噸536.27美元,摺合每桶76.61美元。
沙特對華出口石油4349萬噸,總價228億美元,平均每噸524.26美元,摺合每桶74.89美元;2019年,俄羅斯對華出口石油6620萬噸,總價317億美元,平均每噸478.85美元,摺合每桶68.41美元。
沙特對華出口石油6845萬噸,總價331億美元,平均每噸483.56美元,摺合每桶69.08美元。
這樣看,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石油的單價,比從沙特的進口價格還要便宜1美元。
從中國進口原油的總數量,也能看出倪端。
在2019年1月份,中國進口原油總數量爲4259.7萬噸,總金額爲186.8億美元,均價爲438美元/噸,摺合59美元/桶。
經查詢,2019年1月的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的平均價爲60美元/桶。
在2019年8月份,中國原油進口量爲4217萬噸,金額總計197億美元美元,平均單價469.32美元/噸,摺合63.8美元/桶,而2019年8月的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的平均價爲63.9美元/桶。
2019年前11個月,我國進口原油4.62億噸,進口均價爲每噸470美元,摺合63.9美元,與同時期的國際市場平均價格持平。
這說明,中國進口的石油,都是很合理的價格,根本沒有所謂的俄羅斯高價石油。
當然有人覺得,中石油爲什麼不把中俄原油長期貿易協定公佈出來,讓大家瞭解這個公式,就沒這麼多麻煩了。
但事實上,相關計價公式是商業機密,任何一家企業都不願把貿易協議公開,這麼做等於漏了自己的底牌。
下次再跟別的公司談判的時候,就容易陷入被動。
所謂的“2700億美元大單”是怎麼來的呢?其實就是當年媒體報道的時候,根據當時的油價一頓加減乘除,算出來個採購總金額。
說實話協議里根本就沒這個總金額,完全是媒體們爲了寫標題自己做起了算術 ——不然怎麼告訴讀者這筆單子有多大? 事實上,從俄羅斯進口石油不僅不虧,而且很有必要。
我國經濟體量大,能源需求量大,同時缺口也大,有超過70%的石油需要進口。
能源進口多元化事關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始終是我們的目標。
雖然俄羅斯是我國第一大石油進口國,但遠沒到一家獨大的地步,僅比排名第二的沙特高了一點點。
前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先生著有專著《篳路藍縷——世紀工程決策建設記述》,書中詳細講述了中俄原油管道十五年艱苦談判、篳路藍縷的過程,也曾提到我國石油進口的尷尬之處: “2016年中國進口原油3.8億噸,只有中俄、中哈、中緬三條陸上管道,而中緬管道仍是轉運從海上來的中東原油,所以真正陸上來的只有中俄、中哈兩條管道,管道進口量僅佔全部原油進口量的10%左右,其餘全部要從海上運輸……” 我們國家的能源進口局面沒有想象得那麼安全,俄羅斯是搬不走的北鄰,又遍佈油氣富礦。
如果對雙方都有利,抓住機會改善一下石油進口結構又有何不可呢? 張國寶先生還曾在書中寫道: “我寫下這些回憶文章的時候,成千上萬和我共事的同事,廣大工程技術人員和普通勞動者浮現在我的眼前。
中國人民是勤勞樸實、喫苦耐勞的羣體。
他們使我感動,使我由衷地對他們表示敬意。
是他們的奉獻創造了偉業,創造了歷史。
” 你想不到的地方,不意味着沒有人替你操心;你看不見的地方,不見得沒有人爲你付出。
正告那些“帶節奏”的造謠者:你可以不在乎自己的智商,但請尊重別人的努力。
2020-04-05 19:47 贊同22

中國目前和將來擬開闢石油進口路線有哪些?

中國石油進口路線目前有四條石油進口運輸管道,在建設中一條中俄新管道和東面的海上油輪運輸。
分別是 西面的中哈原油管道哈薩克斯坦從裏海石油運往中國 西南面的中緬原油管道從中東石油繞過馬六甲,通往緬甸運往中國。
中巴石油管道,從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經過卡拉奇,到達中國新疆喀什,將是中國能量走廊。
中國與巴基斯坦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友誼,如果中巴石油管道順利運行,將大大縮短中東石油達到中國內地的路徑。
東北面的中俄原油管道俄羅斯遠東石油運往中國 還有一條在建設中,東北面新中俄原油管道二線從東北輸油管道進口的俄羅斯原油將由目前的每年1500萬噸增加到3000萬噸。
東面的油輪海上運輸線進口到沿海城市。
目前中國石油進口主要還是依靠油輪進站進口,沙特俄羅斯是中國目前最大石油進口國。
石油儲存策略。
中國每年進口大量石油有的需要在地方儲存,石油儲備策略被看作是石油價格波動和麪對石油供應風險有效的手段。
中國未來最大石油供給國很可能是伊朗俄羅斯和國產的海上石油開採,佈局形成3個年產千萬桶開採國配合中國大市場,對標歐佩克甚是取代,強化人民幣石油。
在面對國際形勢日益嚴峻的現在,我國未雨綢繆,做好全方位安排,石油安全是一個國家工業發展的根基,只有保證“血液”的健康,一個國家纔會更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