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yPal支付寶
PayPal支付寶應用平臺mobile,應用版本4.4.1.0 運行環境 支持Android 2.2 應用類型 理財購物類軟件 應用介紹 PayPal 是國外著名B2C網站 eBay的子公司 公司,它是在線付款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者,在全世界有超過七千一百六十萬個帳戶用戶。
PayPal 可由易趣買家和賣家、在線零售商和其他商家在 56 個市場以使用6 種貨幣,軟件自帶簡體中文。
這款Paypal是官方推出的android客戶端軟件,對於經常在國外網站買東西的人絕對不陌生,因爲這就是國外的支付寶,所以相信很多人都需要。
PayPal
移動應用 2013年5月,在線支付公司PayPal在全球進行了調查。
調查顯示5個國家中83%的受訪人表示,他們希望可以不必攜帶錢包。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並滿足用戶需求,近日PayPal公司發佈了免費的移動應用,這個應用同時包括蘋果和安卓平臺。
據分析師Devindra Hardawar表示,PayPal公司推出移動應用的目的是,讓用戶輕鬆使用原有的服務。
另外,還推出了一些新的功能,比如在去商店之前,就對某個產品進行下單和購買;還有在餐廳的結算服務;同時支持不同交易使用不同的銀行賬戶。
分析師Devindra Hardawar對PayPal的移動應用進行了測試,發現可以輕鬆完成在餐廳的付費,甚至是不在現場的情況下也沒有問題。
2013年1月的時候,PayPal和ATM製造商NCR合作,因此它的移動支付功能會得到增強。
PayPal是如何看待支付寶當前發展的?
這個問題非常無厘頭。
但是,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發問了,那我就大發慈悲的告訴你 正面回答你的問題,怎麼說呢,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臣妾做不到啊! 你自己想想爲什麼。
那麼我們就來分析一下paypal和支付寶各自面對的市場是怎麼樣的。
首先來說paypal。
以下是JPM關於paypal的一篇equity research: As the Digital Leader, Sustaining Is Gaining; Initiate at Overweight, 20 July 2015 PAYPAL發展分析Paypal借電商發展的勢頭成長爲行業龍頭。
過去三年,paypal發展迅速,是美國電商行業增速的1.4倍;總支付量增速約25%,是MasterCard和Visa的全球支付量總和的2.2倍,佔據美國電商銷售量的15%-38%,全球(除中國)電商銷量的13%,在電子支付行業中處於領軍地位。
Paypal是支付服務提供商中的巨頭,擁有1億6千萬的活躍用戶,良好的品牌認知度,在全球範圍內廣受認可,前一百家線上零售網站中有68家支持paypal。
2014年支付量達到2千3百億美元。
核心業務是網頁端支付,同時也在擴展自己的市場:收購Braintree(主營移動商務)和Paydiant(主營手機錢包)。
未來的發展優勢1. 在網頁端的領先地位帶來優勢,商家和消費者的支付習慣具有慣性,可以幫助paypal擴張移動支付和線下支付的市場;對所有平臺和終端友好,不受手機操作系統的限制。
2. 對於廣告/社交/設備/內容提供商來說,內置的支付功能擁有戰略價值,可以提供更精準的廣告推送和更定製化的用戶體驗。
對於潛在的合作方來說,paypal的龐大用戶規模、品牌知名度具有非常高的價值。
可能的風險 1. 混合的數字支付方式(渠道)可能導致paypal的核心業務丟失。
面對不同支付渠道,有老對手也有新的挑戰者,不同渠道的發展速度和競爭激烈程度都會影響paypal長期的總支付量增長率。
同時,paypal作爲純支付服務提供商,自己並不產生內容,必須不斷的對自身服務的質量和範圍進行改善來維持市場佔有率。
2. 手續費被競爭和管制不斷擠壓,以及大型商家議價能力強,佔比逐漸增多,也導致手續費下降 3. 在線下市場的劣勢主要是因爲paypal缺少優惠活動(比如信用卡的各種獎勵和優惠)。
而以優惠的形勢佔據市場份額的方法非常昂貴,1個百分點要花費3億美元。
收入分析 總支付量:使用paypal的時候,商家會被收取一定比例的費用,因此總支付量越高,相關收入越高。
2014年paypal的總支付量爲2千3百5十億美元,同比增長26%。
該指標受到活躍用戶數、商戶接受度、消費趨勢等因素影響。
成本分析交易成本和融資成本:可變成本。
包括支付時的手續費和從其他金融機構、銀行賬戶中提款的手續費,以及從借款的利息成本。
改數據受到融資形式和地域分佈的影響。
交易成本同比增長18%,低於總支付量的增長率。
交易和貸款損失 客戶服務和運營:半固定成本。
同比增長11%,因爲業務量增長了。
銷售和市場推廣:可變成本。
同比增長26%,超過收入增長,因爲戰略啓動花費較多(新的標誌、品牌宣傳等),佔收入的12%。
2014年與推廣有關的花費高達2.7億,用於提升品牌認知度。
產品開發:半可變成本,2014年相關花費10億美元,同比增長22%,主要用於平臺投資和收購Braintree。
支付行業分析 市場劃分 數字支付分爲四類,電腦端網頁支付、移動端網頁支付、移動應用內支付、移動端當面支付,其中後三類出現最晚,但發展速度最快。
電腦端網頁支付: 份額最大,在2014年達到2千5百億美元的支付量,同比增長11%。
用戶可以選擇:1.手動輸入信用卡/儲蓄卡的信息。
2.在網站上儲存並加密信用卡/儲蓄卡信息。
3.使用第三方支付服務(比如paypal,支付寶) 移動端網頁支付: 與電腦端網頁支付類似,在手機或其他移動設備上進行。
但是交易失敗率高於電腦端,因爲在更小的屏幕上手動輸入更繁瑣。
移動應用內支付與電腦端網頁支付類似,不同在於瀏覽和支付的行爲發生在零售商自己的移動應用程序(APP)內。
隨着智能手機/平板的普及率增高,和移動數據網絡的速度變快,這種支付方式的需求也增多了。
同時交易失敗率會低於移動網頁支付,因爲一來用戶的忠誠度更高(否則也不會下載該零售商的app),二來恢復交易更簡單,app還會推送提醒。
值得注意的是,此類支付方式減少了對第三方支付服務的需求,在十大電子零售商的app中只有四個是支持paypal的。
該類支付方式將逐漸搶佔移動端網頁支付方式的份額,第三方支付服務商在這裏將會進行非常激烈的競爭。
移動端當面支付在實體店購物時,使用移動端(一般爲智能手機)進行支付。
最常見的方式是掃二維碼,藍牙或基於雲技術的錢包支付。
據估計,2014年的當面支付量達到40億美元,同比增長32%。
Paypal在此種技術上處於劣勢,尤其是當面對擁有操作系統優勢的電子錢包(如蘋果的ApplePay)時。
競爭分析 四種支付方式中,網頁支付(電腦端和移動端)是paypal的核心業務,後兩種業務則對paypal造成了間接的威脅。
網頁支付中的競爭對手包括傳統的信用卡公司推出的電子錢包(visa checkout和masterpass),以及電商自己的支付服務(pay with Amazon和支付寶)。
間接的威脅包括Apple Pay和 Android Pay等基於移動端操作系統的支付方式,在移動端當面付和移動端應用內支付佔據優勢。
Visa Checkout: 前100的電商中的5家支持,300萬用戶。
Pay with Amazon: 覆蓋亞馬遜的2.7億用戶,前100的電商中有79家支持,支持率最高(paypal有67家)。
MasterPass: MasterCard的線上錢包和線下移動支付應用。
前100的電商中有12家支持。
支付寶: 有4.6億中國商戶和3億註冊用戶,支付寶錢包有1.9億活躍用戶。
雖然爲了中國的消費者,支付寶也在逐漸建立國際影響,但是仍然受地域限制影響大。
Android Pay: 還未正式發佈,但是考慮到10億安卓用戶,潛在用戶羣非常大。
Apple Pay: 可以線下支付、應用程序內支付,支付流程簡單(指紋)。
支持主流的銀行卡,蘋果iTunes用戶有8億,電商覆蓋前100家中的15家,線下覆蓋22萬實體店(美國),包括麥當勞,梅西百貨等。
以上分析主要是基於美國市場。
很多數據剔除了中國,是因爲支付寶和銀聯在中國的移動支付和線下支付有着近乎壟斷地位,對於paypal來說很難進入這個市場。
LPR">接下來分析支付寶。
待續。
目前國內最知名的幾家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是哪幾個?我司要用移動端的啦,小夥伴們,求推薦
目前國內最知名的幾家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是哪幾個?我司要用移動端的啦,小夥伴們,求推薦 PayPal和支付寶吧,PayPal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在全世界大多數國家都有很多的用戶,我前些年因爲工作的原因在加拿大跟美國待過幾年,那邊的人對PayPal的支持度是很高的;支付寶的話可以說在咱們中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現在連農村的集市上都可以用支付寶進行交易。
還有通聯支付!差點忘了它,去年給我兒子交學費,他們學校忽然不收現金了,現在跟這個通聯支付合作弄了個銀校通來收費。
感覺還不錯的一個平臺。
2021-05-20 19:53 贊同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