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_Bay爲什麼沒能在中國取得成功?

第一,對賣家而言,ebay是收費的,商品上架需要繳費,商品成交需要提成。
淘寶當時都不需要。
第二,對買家而言,ebay來中國時,並沒有把看家的paypal移植到中國來。
這造成一個致命的問題就是網購如同撞大運,你碰到個有良心的賣家,OK,問題不大。
但你要是碰到個奸商,那就意味着你的錢打水漂了,因爲只要你成功拍下,你的錢就會馬上打給賣家,因此賣家要是虛假髮貨,商品有問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由買家來承擔損失。

爲什麼Google,eBay,Yahoo,MSN這些國外主流的網站和應用,在中國都混得這麼慘?

2、易趣是個外國上市大公司在中國水土不服失敗的典型,首先它居然敢在推廣期就開始收費(一部分原因是沒法燒錢不能跟股東交待),其次它還敢限制C2C中買賣方的聯繫,完全脫離中國實際開始操作;最後ebay總覺得C2C是主流,而這恰恰與中國人喜歡B2C的情況相反; 3、google,這是個好公司,但是被一羣geek搞成曲高和寡的態勢;當然我認爲其主要原因還是在於中國政府的管制,google在於提供互聯網海量信息的個人管理以及global GIS兩個大方向,前者直接被GFW搞死,後者又遭受測繪准入的嚴酷挑戰;

你見過哪些發人深省的商業故事?

你見過哪些發人深省的商業故事?可以是牛逼的商業模式,引人思考的商業趣事,或者自己親自創業、與別人合作過程中遇到的聽到的關於商界,關於創業的故事。
系列問題之二:教育 你知道哪些引人…顯示全部 互聯網常用的商業模式:免費的纔是最貴的。
舉例:阿里巴巴戰勝ebay。
2003年,阿里巴巴推出了淘寶。
這一網購平臺模式挑戰了eBay,後者當時在中國電商市場擁有80%的份額。
馬雲決定對自己的競爭對手eBay公開宣戰,從而吸引了媒體對淘寶的關注。
很多員工覺得這是不可能成功的事情。
而事後的結局很多人都知道了,淘寶成功了,逼退ebay退出中國,從而成爲中國的電子商務巨頭。
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關鍵的一點在於淘寶的創立初期是免費的。
當時的淘寶免費邀請商家入駐,並且確保用戶在淘寶上的交易免費。
而ebay這個平臺卻是收費的。
很快,馬雲通過免費模式打敗了競爭對手,到2007年,eBay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已下降至不到8%。
這家硅谷巨頭最終退出了中國市場。
馬雲的這種商業智慧和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不謀而合,扎克創立facebook的時候有人曾問他如何盈利,他說我都有13億用戶了還擔心盈利問題? 馬雲帶領淘寶走向成功的商業模式很簡單:先用免費進行引流,聚集用戶羣,繼而收割。
ebay退出中國以後,淘寶獨大,之後這個平臺衍生天貓,成爲阿里巴巴電子商務領域的一顆明珠,開始收取費用,迅速吸金。
這就是爲什麼免費的就是最貴的。
這背後蘊藏的智慧就是:先犧牲前期的一小部分利益拖垮敵人,來換取成功之後的長期利益。
2016-11-22 17:16 贊同57

爲什麼eBay採取拍賣模式在國外很成功,但是淘寶現在卻沒有采取拍賣模式?

曾鳴曾經在瑞士信貸中國投資年會上分享了《阿里集團及阿里眼裏的電子商務》,其中QA環節回答了這個問題。
首先我想澄清一點,美國的企業跟美國的制度環境依然有非常大的優勢,這是讓我們在競爭中感覺非常大的壓力,當然我們非常有信心去Raise Up To The Challenge,最核心的是兩個原因。
第一個,中國市場給了我們獨特的機會,像我剛纔講到的,零售在中國的確太差,這個新技術模式其實在早期也很差,但是有總比沒有好,這樣有一個起步過程,比如http://Taobao.com的起來,大家老是覺得我們免費打敗了Ebay China,其實完全不是,我們做了大概三個月就知道Ebay模式在中國不Work,就是C2C Auction在03年的中國,壓根不存在的,因爲中國那個時候的人民生活水平還是很低的,大家家裏根本沒有多餘的東西可以賣,最後淘寶轉向了一個很簡單的Online Free Market,就是義烏小商品市場搬到網上來纔開始,一下子形成一種模式,然後把Ebay中國給擊垮了,這是模式上的一種優勢,這正是因爲我們對中國本地需求的理解以及這個市場本身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