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蝦
蝦兜法:做一個50釐米×50釐米的細網魚網,再配兩根20毫米×5毫米的細竹片,以對角交叉的方式固定在細網魚網上,竹片的交點處系1.2米長的繩和一塊木板或竹管作浮子,即成。
操作時,在4個兜角上各扣一鐵器重物,在作浮子用的木板(竹管)上,再拴一根長3米左右的竹竿,兜的中間放有腥味的動物內臟或炒香的麩皮、麪糰等。
然後將蝦兜用竹竿挑離岸邊,慢慢下沉到水底,以誘蝦入兜,蝦兜一般是上下入河中,每隔3米-5米遠放一個,提兜時先將竹竿前端的繫繩拉直,然後雙後一齊用力,將兜穩穩地拉出水面,蝦的中心形成一個深深的口袋,蝦被壓在口袋中,動作要迅速,否則蝦會跑掉。
百腳網
百腳網,也叫“地龍”, 漁具的一種。
農村裏,常將它裝上魚餌,傍晚時投進池塘中,第二天早上起網,捕捉夜間進網獵食的魚蝦。
用毛竹片或鐵絲做網架,用尼龍細繩做網。
由若干節組成,可收放自如。
中有進口,後部有籠稍,攔在河底水流較快處,讓魚蝦自投羅網。
釣蝦技巧?
我是長期居住在新加坡的中國人,釣蝦這項活動不僅在臺灣,在新加坡,馬來西亞也很流行。
下面是我以前發過的一段文字,希望對你有幫助。
釣蝦,作爲一項很有趣的休閒活動,既不需要太高的技術,也不耗費太大的體力,可以說是老幼皆宜。
對於沒有涉足過這項活動的人來說,釣蝦可能有點不摸門,這裏就做個粗略的介紹。
先來說說釣蝦的常識, 一,釣蝦場 新加坡 本地,大概有 十幾家業者提供釣蝦娛樂,具體的地點可以上網去搜。
說實話,這十來家也是良莠不齊,有的滿池沒幾個蝦,純粹就是花錢圖個樂。
要想玩得開心,要選擇口碑好,人氣旺的釣場。
釣蝦場由若干個十米見方的蝦池構成,蝦池水深一米左右,裏面放養活淡水蝦。
淡水蝦一般都是來自馬來西亞的養殖場,蝦的品種爲羅氏沼蝦,又稱泰國蝦或大頭蝦,從手指大的蝦仔到胳膊粗的巨物都有,這種蝦的特點是蝦頭肥大,有兩隻藍色的螯足,公蝦的螯足大,母蝦腹下有仔,很容易區分。
除了大頭蝦,有的蝦池還混放沙蝦,白蝦,甚至還有澳洲淡水小龍蝦。
每隔一兩個小時,業者還會補充新活蝦進入池中。
垂釣者環池而坐,一般上方都有頂蓋,不怕日曬雨淋。
釣到的活蝦可以寄養在各自的網袋內,離開時帶走。
至於收穫嘛,一看運氣,二看技術,三看人家給你放多少蝦。
多數的蝦場都是24小時開放,按照小時收費,從1小時到10小時,由客人選擇,時間越長,相對越便宜, 一次用不完,剩下的時間可以下次再用。
二,工具和餌料 釣蝦的工具無非是竿,線,浮,鉤,餌,但是跟釣魚不太一樣。
針對蝦的特點,釣蝦竿輕而且細,浮漂小巧,釣鉤也是特別的蝦鉤,不用鉛墜,釣鉤略略離開池底,就那樣懸浮在水中。
蝦場免費提供釣具,客人也可以自備。
釣蝦的餌料有切碎的雞心, 或者是蚯蚓,還有人工合成餌料。
雞心是免費提供的,其他餌料需要花錢買。
三,經驗與技巧 初次釣蝦者看到別人接二連三地上蝦,而自己白白耗費幾個小時卻鎩羽而歸,難免掃興。
其實釣蝦沒有釣魚那麼難,只要掌握一些小竅門,即使是老人兒童,也能有不錯的收穫。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釣蝦也不例外。
瞭解敵情,掌握規律,才能事半功倍。
下面就說說釣蝦需要掌握的基本技巧。
1) 時機 在開始垂釣前,先繞場一週,留心觀察別人的收穫,有的時候,池中少蝦,業者偷工減料,不肯多補。
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水溫,羅氏沼蝦最活躍的溫度是25到30攝氏度。
低於25度,或高於32度,蝦就減少或停止進食。
有時連日暴曬,水溫過高,或者剛剛下過雨,天冷水涼,蝦不喫餌,即使是有經驗的老手也無從施展,那你也就不必浪費時間。
常聽到有些釣友說傍晚或清晨容易上蝦,細想一下,也許就是那時候的水溫較爲適宜。
有經驗的釣手只需把手探進水裏,就能掌握水溫情況。
如果是新手,就多看看,如果別人收穫頗豐,那就是下竿的好時機。
2) 地點釣位很重要,不必細說。
一般來說,有經驗的釣手喜歡選擇蝦池的兩端,靠近加氧機的位置。
蝦喜歡洄游,遇到池壁會停留徘徊,加氧機附近氧氣充足,所以蝦喜歡駐留。
還有一個原因,在邊上垂釣不容易受別人干擾,在週末人多時候,這點尤其重要。
蝦是喜歡羣集的,在一個地點連上十幾二十只蝦毫不稀奇。
所以,如果在一個釣點上了蝦,繼續堅守。
直到十幾二十分鐘仍無動靜,再轉移陣地。
3) 釣具古人云,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就是釣具。
儘管蝦場提供釣具,有經驗的釣手,還是喜歡用自己的釣具。
好的釣蝦竿一般是碳素纖維材質,重量才十幾克,拿在手裏簡直輕若鴻毛,而彈性與韌性卻毫不含糊,用起來自然得心應手。
沒有自己的釣竿,退而求其次,可以帶上自己的蝦鉤。
蝦跟魚不同,蝦皮厚且韌,再加上光滑。
所以蝦鉤一點要足夠犀利,才能確保刺穿蝦的皮甲。
蝦場提供的鉤經過多次使用,往往已經鈍化。
所以,自備幾個蝦鉤是必須的。
蝦鉤很便宜,在漁具店一塊多新幣可以買十隻。
蝦鉤有大有小,大小鉤的選擇跟釣者的手法有直接關係。
有的釣手喜歡大力提鉤,俗稱打蝦,這樣選擇大鉤能增加命中率。
有的釣手喜歡坐等蝦把鉤喫下,那麼小鉤就更適合。
如果連續幾次出現跑蝦現象,就應該檢查鉤尖是否仍舊鋒利,方法是用鉤尖輕輕劃過指甲,如果有滯澀感,表示依然鋒利,如果感覺順滑,則需要更換釣鉤。
竿鉤齊備,還差浮漂。
浮漂是你的耳目,同樣馬虎不得。
浮漂有很多種,建議初釣者選用外形纖細,色彩鮮明的,這樣的浮漂靈敏度高,又便於觀察。
如果是夜晚,最好選用白色或夜光漂。
4) 釣餌 蝦場提供的雞心,不太受蝦的歡迎。
這是因爲雞心經過冷藏,已經不夠新鮮,而且經過浸泡,雞心會膨脹,也很容易脫落。
相對而言,活的蚯蚓,誘惑力就大很多。
而且蚯蚓很韌,容易掛鉤,又不怕浸泡。
所以,花兩塊錢買一盒蚯蚓,絕對是值得的。
無論用什麼餌,宜小不宜大,有綠豆那麼大一點,能掛在鉤尖就足夠了。
蝦不像魚那樣可以張大嘴,餌料太大,它喫不下。
曾見過一個女孩,鉤上掛了棗子那麼大一嘟嚕雞心,那是餵狗不是釣蝦。
在垂釣過程中,如果較長時間沒有動靜,釣餌可能已被喫掉或者脫落。
不妨把釣竿擡起,檢查釣餌是否完好,避免傻等。
即使釣餌還在,時間過長,浸泡過久,也會失去氣味,影響效果,應及時更換。
5) 測水深測量水深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初釣者最容易忽視。
前面說過,釣蝦是浮釣。
釣鉤是懸浮在水中,靠近水底一公分以內爲宜。
爲什麼要這樣呢?因爲蝦雖然會游泳,大多數時間卻是在水底爬行,所以只能在水底覓食,當誘餌飄過眼前時候,蝦就會攫取。
釣餌是懸空的,稍微牽動,浮漂就有反應。
如果釣線太長,釣鉤拖地,即使蝦來喫餌,浮漂也沒有動靜,釣者無法察覺。
反之,如果釣線太短,釣鉤高高懸於水半腰,蝦即使在底下路過也不會擡頭喫食。
所以,測量水深,確保釣鉤停於正確的深度是必須的。
做法是,在鉤上懸掛一個鉛墜或其他重物,慢慢地吊放到釣位,直到感覺觸地,鉤已到底,這時觀察浮漂的位置,如果浮漂還在水面之上,那麼就向下移動浮漂,反之如果浮漂沒入水中,就朝上移動浮漂。
每次移動完後再測量,直到浮漂剛剛入水一公分左右,就是合適的位置。
池中不同的位置可能深淺不一,可以多測幾個地方,做到心中有數。
還有一個要注意的是,在垂釣的過程中,經過多次甩竿,在慣性的作用下,浮漂可能會漸漸下移,這樣就需要重新測量。
有一個偷懶的辦法,在測完深度後,把釣線在浮漂下面挽一個結。
這樣浮漂的位置就一目瞭然。
6) 搜索釣蝦不同於釣魚,釣魚可以打窩,然後守株待兔。
釣蝦則需要主動出擊,用釣竿慢慢牽拉浮漂,帶動水底的誘餌搜尋獵物。
具體的手法是,極輕緩的移動杆頭,以釣線將浮漂平拉開幾寸遠,然後杆頭回擺,讓釣線放鬆,使浮漂歸位,然後再拉動,再歸位。
時刻注意觀察浮漂,稍有異動,如跳動,停滯,歪倒等等,則不要再拉,靜觀其變。
蝦池的水是循環流動的,有經驗的釣手會利用水流,帶動浮漂和釣鉤來回搜索,直到與蝦狹路相逢。
蝦喫餌極其謹慎,尤其是大蝦,先會用螯足慢慢翻動誘餌,再慢慢拉回, 你此時會看到浮漂四周輕輕泛起環紋。
然後浮漂輕輕跳動,最後慢慢沉入水中。
有的時候浮漂半沉半浮,沒有完全沉沒,此時可以貼近水面橫拉釣線,如果浮漂倒入水中,也說明蝦已經在喫餌。
7) 提竿 提竿起鉤的時機和手法直接關係成敗。
當浮漂沉入水中時候,不要急於提竿。
沒有經驗的釣手,往往操之過急,提竿過早。
而真正該提竿時,卻又猶豫遲疑,動作過慢,刺蝦不牢。
而一旦發現中蝦又喜出望外,用大臂使勁一掄,想全力把蝦拉出水,結果不是把蝦嘴鉤脫,白激動一場,就是把蝦撩的亂飛,濺周圍人一身水。
正確的做法是,一旦浮漂沒入水中,先輕輕擡起釣竿,把線向上拉直,確認浮漂有阻力,輕擺釣竿,釣線始終指向固定位置且浮漂不擡頭,此時應該果斷起竿。
只需以手腕向上快速一抖,動作宜快不宜大,以寸勁帶動鉤尖瞬間刺中獵物。
蝦一旦上鉤,必然掙扎。
有趣的是,大蝦和小蝦的掙扎大不相同。
小蝦是一開始就拼命掙扎,可是很快就失去了力度。
大蝦上鉤,往往開始不怎麼掙扎,卻有沉重感。
可是臨近出水,卻開始大力掙脫。
這時候不要驚慌,把竿儘量豎立起來,用梢頭的彈性緩衝蝦的衝力。
無論多大的蝦,其耐力都是有限,稍微較量一陣,就會繳械投降。
不過如果是釣到超大的蝦最好不要直接拉出水,慢慢將其拉到岸邊,直接用手抓上岸。
釣蝦是學問,摘蝦也是學問,很多人初次釣到蝦又高興又緊張,平舉着竿,迫不及待地伸手去夠那蝦,手伸得老長,那蝦在面前盪來盪去,夠不着,乾着急。
殊不知手再長也不會有六尺多的竿長,蝦離岸邊兩米遠,你能夠的着纔怪。
其實只要把竿豎起來,蝦自然會朝你蕩過來。
大螯蝦的兩隻螯足蠻厲害,摘鉤時候須防被夾到。
正確的方法是,從蝦的後方伸手,先握住兩隻螯足,然後再摘鉤。
8) 經驗 再高明的教練,也不能在岸上教會人游泳。
從知道怎麼釣蝦,到成爲真正的釣手,中間隔着實踐的過程。
何況在實際環境中還有很多具體的問題。
比如浮漂的觀察,水流的影響,手法的運用等等, 只能靠各人的體會和積累。
在自己垂釣的同時,注意觀察揣摩別人的技術,假以時日,熟能生巧。
初學乍練,少點收穫也不用泄氣,只當交學費了。
假如來的個個都是天生的高手,蝦場早關門了。
9) 禮貌 釣蝦雖說是消遣, 也有禮貌和規矩。
有的人看到別人上蝦,認爲是人家的釣點好,就硬往那擠。
有的人,特別是女孩,好容易釣上只蝦,又激動又害怕,手擎着釣竿,閉着眼睛尖叫着來回掄,很容易鉤到別人。
還有的人愛在人家面前斜向甚至橫向打竿,讓人家無從下手。
這些都是要注意的禮貌問題。
說到底,玩是小事,風度不能丟。
好了,我所知道的就是這麼多,願各位能喜歡這項活動。
也希望各路大蝦指點。
開一個小型釣蝦館需要注意些什麼?
第一,先弄清蝦的種類和生活習性。
一般釣蝦場都是放養淡水蝦,在臺灣和東南亞一帶,釣蝦比較流行,以泰國沼蝦爲主。
這種蝦生長快,但是喜歡溫暖的水溫。
在25-30度水溫下生長最快。
低於20度就減少進食,低於15度就開始死亡。
內蒙古在北方,水溫控制是個問題,尤其在冬天。
即使在室內,也要設法保溫增溫。
要把取暖設備成本考慮在內。
第二,釣蝦池和養蝦場要分開,釣蝦場環境嘈雜,蝦常受到驚擾,而且釣客隨意投放餌料,造成水質污染,不適合蝦生長。
釣蝦池每天要清底,把死蝦清除和雜物,以免污染水質。
第三,蝦喜歡活水,蝦池要有循環水泵和加氧泵,保證水的流動和氧氣充足。
第四,要定時補充新蝦,放入釣蝦池的蝦,儘量在一兩天內釣走,太久了會死亡。
所以蝦池一般都是24小時開放,儘量減少損失。
第五,不要怕釣客多上蝦。
更不要耍小聰明爲難釣客。
人家釣不到蝦,就不會再來,這樣生意也做不起來。
相反,有人釣的多,不但下次還來,還會吸引更多人一起來,這樣才能賺錢。
第六,除了要提供基本的釣蝦工具外,還要增加一些餐飲,煙,糖之類的,洗手間要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