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服裝想做海外市場聽說目前東南亞市場不錯,不知道哪個平臺適合?
Shopee Shopee成立於2015年,是東南亞本土的電商平臺,也是近年來訪問量最多的電商平臺。
業務覆蓋於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菲律賓、臺灣以及巴西八大市場。
Shopee在去年下半年,曾試圖向西方市場進軍,在波蘭和西班牙表現良好,但在法國卻慘遭滑鐵盧。
Lazada Lazada也東南亞本土電商平臺,2016年被阿里巴巴收購,月訪問量大概在1.617億左右。
目前覆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和越南六個市場。
據TMO Group最新報告顯示,Lazada在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熱度緊隨Shopee其後,位列第二。
但在越南和印度尼西亞則沒有排到前三名。
點擊小卡片諮詢建站和海外營銷詳情,一站式建站、免費試用、無佣金哦~
想做東南亞電商,Lazada和shopee哪個平臺好?來贊達怎麼樣?
Lazada 作爲阿里巴巴在東南亞的旗艦電商平臺,成立於2012年3月的Lazada目前已覆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等國。
其中,服裝/鞋靴、手機/平板及配件、運動戶外是Lazada菲律賓站點重點類目。
AppStore排名:#2網址:https://www.lazada.com.ph Zalora Zalora成立於2012年,是東南亞領先的的時尚電子商務網站,總部位於新加坡的Zalora,目前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文萊、泰國、越南、香港等地均設立了在線網站。
Zalora主營時尚與生活用品,用戶通常是東南亞的年輕人和精通數字技術的成年人,年齡在25到35歲之間,男女顧客的比例是3:7。
中國歷史記載中的阿拉伯人,是非常善於經商的,阿拉伯人的經商天賦現在爲什麼消失了?
中國歷史記載中的阿拉伯人,是非常善於經商的,阿拉伯人的經商天賦現在爲什麼消失了?一個歷史中善於經商的民族,今天淪落成了恐怖分子的代名詞,這中間發生了什麼? 1時代背景,商貿中心改變。
阿拉伯善於經商,因爲控制絲綢之路。
古代絲綢之路近代衰落了,穆斯林商人自然也衰落了。
就像中國古代,明清時期做生意著名是晉商和徽商。
但鴉片戰爭後,晚清民國新中國時期,做生意商貿商人轉移到東部沿海,比如天津,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等等。
現在提到山西,大部分人想到的不是商人,而是煤老闆(誤)。
歐洲也一樣。
從古希臘古羅馬到近代文藝復興,一開始商貿商人是地中海沿岸南歐人,希臘商人威尼斯商人等等。
但是大航海時代以後,大西洋等遠洋貿易興起,地中海貿易逐漸衰落邊緣化。
近現代歐洲商貿是荷蘭英國等大西洋沿岸國家。
2 倖存者偏差 不是阿拉伯人全都善於經商,而是在海外經商的有很多阿拉伯商人,所以給人留下了善於經商刻板印象。
而大部分阿拉伯人,那些農民牧民等被人忽略而已。
就像如果你是東南亞人,一定會覺得中國人—華人漢人全都善於經商,因爲東南亞經濟裏華人財團很多控制。
但我們中國人知道,這不成立。
且不說東南亞華人只是福建省廣東省等一部分人移民,中國人大部分也是農民工人等普通百姓,沒多少商人。
就像我們一提到黑人,總會想到美國黑人如何,很少想到非洲黑人如何。
剛果,蘇丹,烏干達,津巴布韋,坦桑尼亞,納米比亞,塞拉利昂,布基納法索,加蓬,赤道幾內亞……大衆輿論知道的是美國那四五千萬黑人,對於撒哈拉以南黑非洲超過9億人口缺乏瞭解。
更別說美國黑人,只是非洲班圖人移民後裔。
黑非洲黑人族羣除了班圖人,還有科伊桑人,俾格米人等其他族羣;除了非洲黑人,亞洲熱帶亞熱帶也有黑人,南亞達羅毗荼人(比如泰米爾人),東南亞矮黑人,巴布亞新幾內亞人,澳大利亞土著等等 。
這些人也是黑人,但長期被人忽略。
你用一部分海外阿拉伯商人代表所有阿拉伯人,就像有一部分美國黑人代表所有黑人一樣不靠譜。
在東南亞地區人的眼裏,中國是什麼樣的?
在東南亞地區人的眼裏,中國是什麼樣的?如今中國在東南亞看來是啥樣兒的?顯示全部 人在印尼,可以回答一波。
首先,在所有的東南亞國家都是有大量華人的,所以,華人對東南亞來說,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因爲東南亞人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觸到大量的本地華人,然後本地華人很多都是做生意或者開店的,平均生活水平比當地人高很多,但當地人很多都比較佛系,完全競爭不過華人,所以很多東南亞人都非常妒忌、仇視華人,覺得自己的貧困甚至是國家的問題都是因爲華人搞壟斷、壓榨和受賄政府官員,造成了本地華人幾乎和歐美猶太人的形象差不多。
陌生是因爲除了馬來西亞華人外,東南亞華人和當地人基本融入在一起了,用的名字也是當地人的名字,所以東南亞人覺得當地華人和中國人還是不一樣的。
我個人的體驗就是,如果你穿着打扮好,皮膚也比較白的話,他們對你會非常客氣,幾乎就和對白人一樣,覺得你比他們高一個等級。
當然,如果是單純的中國的話,他們就是又羨慕又嫉妒又恐懼吧。
2022-08-06 00:56 ・印度尼西亞 贊同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