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ada的優勢在哪裏?

總體來說Lazada的平臺體驗跟Shopee有相似之處:界面簡潔美觀、功能易於理解使用。
另外我認爲還有以下優點: 1、 不會隨意罰款 老實說,我不喜歡某平臺的罰款政策,可能是由於該平臺中國賣家構成比和商品結構造成的,但有時候莫名其妙就被罰款,體驗不愉快。
Lazada也會有罰款政策,但更多的是通過減少訂單的方式對買家進行懲罰,比如如果比例、店鋪健康指標超標了,會在未來一週內降低一半的訂單。
此外還有暫停店鋪、參加培訓等懲罰措施。
2、 不會隨意接受買家退貨

Lazada的優勢在哪裏?

6、增量產品體系升級——Lazada將從降低成本、優化物流以及改善營銷環境來提升基礎體驗,並從GC流量推廣、營銷推廣以及海外倉和海運航線等方面升級增量產品體系。
Lazada平臺優勢有哪些? 1、六大市場同步:一份合同即可進入東南亞6大市場、一次內容上傳即可同步lazada各國站點,一份簡單的LSG運費卡即可抵達東南亞六國市場; 2、靈活的付款方式:Lazada會通過系統和人工定期檢測運單跟蹤號在物流平臺的簽收記錄。
3、不會隨意罰款:Lazada通常是以減少訂單的方式來進行懲罰,也包括暫停店鋪等措施。
4、不隨意接受買家退貨:只有在寄錯、少寄、損壞、描述不符的情況下,Lazada纔會接受客戶退貨退款。

lazada怎麼開店,lazada出單容易嗎?

Lazada開店流程 1.打開 Lazada 入駐頁面http://www.lazada.com,點擊註冊。
2.填寫申請表 3.提交後,會提示你已提交申請表,之後會收到電子合同,在等待的過程,你可以申請 p 卡。
4.簽署電子合同。
簽署完畢後,會收到電子合同的附件。
5.之後會收到一系列登錄賣家中心並更改新密碼的郵件以及參加培訓和註冊 p 卡的郵件。
需要注意的是 lazada 每個站點都需要登錄修改密碼。
6.參加培訓和通過測試。
Lazada 培訓課程時間是兩個小時,可根據自身實際選擇時間段,測試分數必須在 85 分以上,可重複測試。
7.對接 p 卡。
登錄各個賣家中心對接 p 卡 。
8.創建產品,上傳至少 50 個 sku 並審覈通過。
上述步驟完成後,審覈通過Lazada開店就成功了 那麼我們該如何提高lazada銷量,增加出單率呢?下面給大家介紹該如何有技巧的建立listing,如何快速提升訂單量。
關於Lazada怎麼開店、入駐條件佣金這些這裏介紹的比較簡單,看了之後依然不熟悉的朋友可以查看詳細版: Lazada怎麼開店?Lazada平臺入駐條件、開店費用及註冊步驟詳解 下面再分享幾個基礎的lazada運營技巧: 1、 選擇正確的類目產品的類目選擇,直接決定了這個產品是否能被買家搜索到,所以選擇正確的類目是第一步,那麼如何才能知道選擇的類目是否正確呢?首先要先了解這個產品大類是屬於什麼類別,調研該類別在平臺上的潛在增長優勢,價格區間優勢,從而選擇一個最佳的細分類目。
2、 提升流量技巧 提升流量的主要內容,是把產品優化,精細化,提高被搜索的機率,包含以下方面: 1)產品標題:產品標題必須要簡單,精確,包含產品的特性和細節; 2)產品賣點highlight:3-8點,重點描述產品的主要特徵,賣點,參數,語言要簡練; 3)產品圖片:產品圖片必須精美,且能完整顯示出產品全貌,同時要包含多角度產品圖片; 4)產品定價:時刻關注產品價格,參考平臺均價,及時調整,低價是永恆的定律; 5)產品描述:全面詳細的描述該產品的參數,特性,功能等,同時可添加圖片輔助; 6)產品屬性:產品屬性越完善越準確,更能讓買家輕易搜索到你的產品。

shopee和lazada的區別在哪裏?哪個更好做一些?

一、Lazada和Shopee起點相似,背景不同 Lazada成立於2012年,總部設在新加坡,業務範圍覆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六個東南亞國家,覆蓋大約5億消費者。
2018年3月,阿里追加20億美金投資,持股達83%,彭蕾出任董事長,Lazada完全成爲阿里平臺,代替速賣通征戰東南亞市場。
2018年3月,lazada也宣佈在深圳成立辦公室TechHub。
2009年,天津人李小東在新加坡創立了遊戲公司Garena。
2017年公司更名爲Sea Group,並在同年成爲了第一個在紐交所上市的東南亞科技公司,成立6年後,Sea在2015年進軍電商領域,推出了全品類電商平臺shopee。
2018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Shopee的GMV分別爲19億美金和22億美金。
其中,2018上半年Shoppe的GMV已達到2017全年水平,增長非常迅速。
(這個銷售額是什麼概念,有機會再跟大家做個對比) 二、Lazada和Shopee流量平分秋色,市場和用戶高度重疊 1、不含臺灣,Lazada整體流量更大,若包含臺灣,則Shopee流量更大; 2、在第一大市場印尼市場,Shopee流量表現更勝一籌;lazada和shopee的前三大市場,其流量總和就超過了wish(但是總體銷售額遠不及wish)。
3、Lazada已開始了“六個站點合一”計劃並有了操作後臺,各站點流量將聯通。
總體而言,Lazada和Shopee兩大平臺流量表現各有特色,但Lazada背後,阿里的資金和技術等方面支持,是跨境賣家在平臺選擇時要重點考慮的。
三、Lazada和Shopee品牌戰略各有不同 兩大平臺對比來說,Lazada更傾向於走高端形象路線,更爲重視引導賣家突出自己的品牌,強調圖片的專業規範,在品牌策略風格上與速賣通較爲相似。
而shopee的品牌策略更像國內的淘寶,走的是C店路線,更爲突出產品的價格優勢,圖片的形式多樣(很多有大量的水印和不規範的拼圖)。
四、Shopee的賣家數量和店鋪數量超過Lazada從超級店長數據統計分析來看,以馬來西亞站數據爲例(之前平臺的長期招商開店默認會開馬來站,所以具有分析對比意義),shopee的店鋪數有23萬,Lazada的店鋪數爲14萬。
也就是Shopee的賣家數量是Lazada的1.5倍。
這個數據是符合常識的,因爲lazada有近半年多的招商封閉期。
五、Lazada和Shopee平臺佣金差別不大 兩個平臺的佣金相差不大,其中,lazada佣金普遍爲1%至4%(越南6%至8%)+2%(付款手續費),shopee佣金爲3%至5%。
由此看來,Lazada和Shopee的佣金是要比速賣通、亞馬遜等平臺要低很多的,說明平臺正處於招商吸引期,以低佣金鼓勵賣家積極入駐。
六、Lazada和Shopee物流時效都在10天左右 Lazada物流採用官方物流LGS,時效在10左右簽收。
要求48小時之內填寫物流跟蹤號,並在訂單產生後5天內將貨物寄到義烏或者深圳倉,平臺會負責運輸妥投。
當然,賣家也可以選擇自發貨。
Shopee賣家可以使用官方物流SLS,也可以自選物流。
並且,賣家可以自己設定發貨期是3天或者7天;據賣家口中得知,shopee第三方個別物流公司丟包率比較偏高,也沒有合理的解決方案。
七、Lazada和Shopee主營類目主要爲生活類產品兩大平臺的主營類目也是高度重疊的,畢竟Lazada和Shopee的用戶及市場就是高度重疊的。
兩大平臺經營類目39%爲生活用品,38%爲電子產品,7%爲時尚商品。
同時,兩大平臺的用戶,有60%至70%都是年輕女性。
從客單價大體表現來看,鞋子類爲5至16美金;玩具爲2至9美金;衣服爲5至15美金;服裝配飾爲5美金以下;美妝爲3美金以下;家居裝飾爲2至18美金;箱包爲2至12美金;母嬰爲2至11美金。
(經驗值,僅供參考) 八、Lazada和Shopee店鋪都有等級之分Lazda店鋪分爲三類:針對普通商戶的普通店,有自有商標和優質商戶的品牌旗艦店,適用於知名品牌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官方自營店,簡稱lazmall。
(相當於速賣通那邊的邀請制的高平臺費的類目) 。
Shopee店鋪也分成三類,按照店鋪考評數據晉升分爲普通店,優選店,商城店。
(僅僅是名稱而已,並沒有特殊的所謂的商城) 九、Lazada和Shopee放款週期都較短 兩大平臺的放款週期都較短,都是10天左右放款。
而Lazada因爲使用的都是官方物流,只要平臺檢測到物流妥投了,不需要客戶確認收貨,平臺就會給賣家放款。
其中,Lazada可以用Payonner收款(P卡),Shopee可以用PingPong或者P卡收款。
十、Lazada和Shopee的都分爲在線支付訂單和貨到付款訂單 Lazada和Shopee均分爲在線支付訂單和貨到付款訂單,賣家可自由選擇是否開啓貨到付款。
在線支付訂單退款率較低,貨到付款訂單退款率較高。
綜合而言,兩個平臺正處在競爭的拉鋸階段,還沒有真正分出高下。
從流量可以看出,這兩個平臺已經徹底在東南亞站穩腳跟,可以說其他大平臺已經很難進入這個市場了。
從我們賣家的角度看,Lazada流量與shopee相當但是賣家數更少,並且背靠阿里,所以從理論分析來看,更傾向於lazada優先。
但是對於挖掘東南亞的賣家,shopee也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