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shopee真的好做嗎?
東南亞電商平臺 SHOPEE(蝦皮),成立於 2015 年,是目前東南亞最大的電商平臺。
覆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中國臺灣、印度尼西亞、泰國和越南。
2017 年 10 月在美國紐交所上市,騰訊佔股 40% ,2018 年交易總量達 103 億美金,同比增長 149.9%, APP 下載量超過 1.95 億。
蝦皮有人瞭解嗎?
這就是蝦皮的一個背景。
❤蝦皮的背景已經瞭解清楚,那麼大家可以完全放心的去投身蝦皮0資金創業。
蝦皮平臺的數據成長速度也是非常的快,蝦皮從2015年6月份推出來蝦皮平臺,大概在12月份的時候蝦皮在臺灣和東南亞市場上架。
2017年10月份在美國紐交所上市。
新、馬、泰、印、菲、越各國在2018年的時候銷售額幾乎全部都是第一,在當地可以說是一家獨大。
2017年交易額已經達到了40億美金,2018年全年的交易額突破了百億美金,這些數據都可以在紐交所的官網上查得到。
目前跨境電商平臺當中能達到百億美金交易額的屈指可數,也就是說蝦皮用了3年的時間躋身全球前茅,而其他電商平臺都是用了數十年的沉澱,這就是目前展現在大家眼前的蝦皮黑馬。
2020-04-11 15:28
蝦皮上產品用什麼工具?-小多的回答
打開App蝦皮上產品用什麼工具?關注問題寫回答 1 關注問題寫回答從事跨境行業,主做東南亞國家該回答已被摺疊查看全部 22 個回答更多回答兢兢業業跨境電商專注跨境電商運營,主營亞馬遜,shopee以及tiktok 蝦皮新手開店如何快速上架商品? 商家入駐蝦皮成功後就要開始上架商品,手動上架又比較麻煩費時間,很多新手賣家會覺得上架產品比較繁瑣,所以大多商家都會選擇用快速上傳的方式上架商品。
使用蝦皮商品助理快速上傳商品,是很多新手賣家都會用到的。
使用蝦皮上貨助手能大大節省商家上貨時間,還可以抓取其他貨源網站上的商品進行批量上傳。
讓其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店鋪運營上面。
蝦皮上貨助理是一個快速上傳蝦皮商品的工具軟件,可以抓取阿里巴巴和淘寶.1688等多平臺的商品,並智能轉換爲蝦皮的商品,最後編輯上傳到蝦皮店鋪中。
新手要如何操作可以來看看下面的實操流程分享; 使用蝦皮上貨助理抓取商品; 勾選抓取到的商品後,點擊上傳; 蝦皮批量上傳商品操作如下。
首先需要免費註冊一個甩手賬號,並在甩手網下載蝦皮上貨助理;登錄蝦皮上貨助理;點擊左上角的店鋪配置按鈕,填好蝦皮店鋪信息,配置好店鋪;保存店鋪信息後,回到蝦皮商品管理界面,點擊需要抓取的平臺商品;可以抓取淘寶、拼多多等平臺商品,點擊需要抓取的平臺; 再進入抓取頁面,有兩種抓取方式,根據需求搜索商品操作抓取;抓取需要上傳的商品後,設置好商品關鍵信息,點擊確定即可將商品抓取過來;最後勾選需要上傳的商品,點擊上傳即可。
還有更多有關蝦皮的實操運營幹貨,可以看我這篇文章,裏面都是非常適合新手小白學習的入門實操技巧,希望可以幫助到你避坑,只有不斷的實操纔可以掌握屬於自己的實操經驗,這裏無償分享給你一些實用的實操乾貨,具體學習內容都放在蝦皮文章裏了; COD16620804719 有很多ERP軟件上貨也是非常方便的,有免費和付費的,簡單跟你介紹一下: 客優雲跨境ERP: 客優雲ERP是臺灣及東南亞電商Shopee平臺優秀的Shopee ERP 軟件,客優雲ERP軟件可以採集任意一家電商平臺店鋪(亞馬遜Amazon、阿里巴巴國際站、1688、淘寶天貓、京東、eBay、全球速賣通、敦煌網、Wish、Lazada、Shopee等平臺),也可以是自己的店鋪搬家,支持所有產品、分類、單個產品、搜索地址的採集複製,客優雲ERP軟件可以對採集好的商品內容進行各種編輯修改,方便產品導入後優化,數據採集之後支持多種方式修改產品價格、產品標題、產品庫存、產品類目屬性,有效避免重複鋪貨的危險,批量修改完成再一鍵上傳到需要上傳的店鋪,客優雲ERP軟件支持自動翻譯,如果批量採集下來的商品數據的語言和需要發佈的店鋪語言不同,軟件內置的Google翻譯系統(全球公認最好的翻譯平臺)會自動翻譯成目標語言,客優雲ERP軟件還新增了百度翻譯系統,更加完美,重點是免費,沒有平臺店鋪限制。
全球交易助手: 全球交易助手最大的特點是本地端的ERP軟件(最近研發出有網頁版的),賣家可以下載軟件到電腦本地進行操作,對接的平臺有速賣通、shopee、eBay、敦煌、wish這幾個平臺,具有店鋪搬家、批量修改、數據採集、同步庫存等功能,對接的物流渠道基本能滿足賣家的需求。
本地端的好處是可以在本地儲存大量的數據,可以記錄過去幾年的庫存、賬單、客戶交易等信息,可以隨時調取,不同於其他網頁版的ERP依託雲服務器只能記錄三個月內的數據。
收費方面,交易助手是每個店鋪299元/年,十個店鋪以上199元/年。
芒果店長: 芒果店長ERP在18年11月之前是可以免費使用的,操作頁面比較簡約,具備基本的店鋪管理功能,操作簡單易上手,適合剛起步店鋪數量不多的小賣家。
因爲是網頁版的ERP,所以儲存空間有限,可以免費使用1024MB網絡空間。
收費方面目前有幾種收費方式,分爲VIP1每年1680元、VIP2每年3600元、VIP3每年9888元、至尊VIP每年19800元這幾種。
對接平臺有wish、速賣通、Amazon、ebay、Lazada、京東國際、cdiscount、tophatter、walmart等等,不一一例舉了。
馬幫ERP: 馬幫ERP是由一個十餘年電商經驗團隊打造的ERP,對賣家的實際需求理解深刻,沒有保證金和隱形收費,頭三個月只需4-13點的手續費,目前提供訂單管理、物流管理、商品管理、客服管理、採購管理、倉庫管理、銷售管理等全流程的管理服務,入駐條件是賣家每月銷售額要在25W美金以上,同時SKU不能低於一萬。
收費方面是每年3800元。
店小祕ERP: 店小祕對接的平臺衆多,基本上知名的電商平臺都有對接,功能齊全,收費方式也很人性化,有幾種收費套餐,無論大小賣家都可以選擇適合自己功能的套餐。
店小祕的特點是速賣通平臺可以自動延長收貨期和亞馬遜平臺可以設置定時跟賣。
目前店小祕收費是VIP1每年1260元,VIP2每年2520元。
通途ERP: 通途是一款高性價比的ERP,對接的外貿平臺基本覆蓋,支持一套產品資料多個電商平臺上架,可以最大限度共享。
其他功能有:定時刊登、產品信息抓取、批量調整資料、智能關聯營銷等功能,實現了全流程管理。
收費方面,分ERP在線版和ERP雲部署版,在線版適合小團隊使用,收費299每月。
雲部署版適合中等及以上企業使用,數據安全和系統性能有很高要求,訂單無限制,收費是20000每年。
速脈ERP: 速脈ERP支持速賣通、Wish、Amazon、Lazada、ebay、敦煌、1688、Cdiscount、Shopee、Joom、Shopify、TopHatter、Vova、Mymall 等各大平臺,可以免費使用,具備管理訂單、採購、庫存、財務、客戶等功能,可以快速處理客戶留言、備註,能夠自動識別俄羅斯收貨人姓名不完整的訂單,自動分配物流渠道,一鍵合併同一客戶的訂單。
收費方面速脈ERP也是分套餐的,系統按功能和對應單量收費,不限店鋪綁定。
但是速賣通店鋪綁定是需要在速賣通服務市場購買授權服務(每個店鋪30元/月,216元/年),這個不包含在系統的使用年費裏面,其他平臺沒有店鋪授權服務費用,年費最低套餐是1200元。
、上面介紹的這些ERP就是目前市面上賣家使用比較多的主流ERP,性價比方面各有好處,都有各自的優勢,適合不同規模的賣家使用,當然除了這些,還有其它品牌的ERP系統,有興趣的賣家可以去了解一下,賣家可以根據實際店鋪運營中需要用到的功能來選擇合適的ERP,來提高工作效率。
展開閱讀全文 打開App,看其他 22 個精彩回答想來知乎工作?請發送郵件到 [email protected]
如何評價Shopee蝦皮9.19裁員?
新智元 人工智能話題下的優秀答主 在週一發佈的一份聲明中,蝦皮表示,這次裁員是其爲了「優化運營效率以實現整個業務自給自足」而做出的努力。
對於這件事,網友們的態度也很一致:在令人失望這件事上,蝦皮從來沒有令人失望過。
脈脈上的蝦皮員工表示,老闆開完會後,即刻就宣佈了裁員的消息。
脈脈上也早有預言家,預言到了蝦皮大幅裁員的這一天。
此外,也有小道消息稱,那些不賺錢還燒錢的部門、 應屆生 、績效不好或者有案底的,都是重點關照對象。
據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透露,每個團隊中只有不到10%的員工受到影響。
而在脈脈上發帖稱 「在團隊會議上七分鐘內宣佈裁員」的員工在評論中表示,ta所在的業務部門裁掉了超過三分之二的員工。
根據界面新聞報道,根據蝦皮員工的預估,國內的蝦皮團隊大約有六七千人,此次裁員是各地區分開操作,國內部門也沒有收到全球的統一通知。
「在這次過渡期間,我們正在向受影響的同事提供支持。
」蝦皮這樣表示。
但該公司沒有具體說明最新一輪裁員的規模。
目前,蝦皮的大羣已經開啓了禁言狀態。
蝦皮中國大裁員 在上個月,名爲「林戈下南洋」的上交校友剛落地新加坡就被取消offer一事,就已經讓蝦皮在國內引發了大規模討論。
蝦皮當時的解釋是:「由於一些技術團隊的招聘計劃調整,我們的一些職位不再保留。
」蝦皮的母公司是Sea。
根據研究公司Sensor Tower的數據,生存射擊遊戲Free Fire長期以來一直是Sea最賺錢的遊戲,從2017年到2021年的收入超過40億美元。
這些利潤巨大的遊戲,一直支持一些無利可圖但快速增長的業務,比如蝦皮的電商業務。
而如今,Free Fire在印度被禁,遊戲收入下降。
退潮後,裸泳的蝦皮從前期的瘋狂擴張,走到了現在的瘋狂裁員。
今年第二季度,國內很多互聯網公司都在裁員。
蝦皮的裁員之所以引起民憤,還是因爲毫無人性的裁員方式以及前期的無腦擴張。
根據一位蝦皮的三年老員工——知友梁唐的說法,蝦皮的管理模式一直都是慌里慌張、倉促忙亂的無腦模式。
「缺人了就風風火火招聘,別人不肯來就加錢。
老員工被倒掛了也不管,有人離職了就加錢挽留,現金流緊張了就毀offer裁員。
」梁唐表示,「早在股價踩着一塌糊塗的基建上天的那一刻起 」,他就預料到了蝦皮會有樓塌了的這一天。
另一位蝦皮員工也表示,蝦皮倉促、慌亂的風格,真是從上而下,無孔不入的—— 提到蝦皮,許多求職互聯網的小夥伴都記得,去年許多大廠都在縮減招聘的時候,就蝦皮還在大張旗鼓地擴招。
在業務發展趨勢還不錯的時候,蝦皮一心想着多元化發展,電商、支付、遊戲、物流……只要是一拍腦門想到的,都要做,畢竟,那時的蝦皮是想成爲東南亞的阿里+騰訊。
而如今,Sea賬面上現金和短期投資纔有78億美元。
曾經的蝦皮還一度被稱爲可以躺平的碼農養老公司、互聯網人的夢中情司,據說一天只要幹幾個小時的活,其餘時間都可以摸魚。
而現在,每一個人都在切身感受到:Winter is coming。
去年的互聯網人,是有蝦選蝦、有鵝選鵝、無鵝延畢。
而到了今年,則是蝦蔫鵝瘦。
在蝦皮裁員的微博話題下,一位還在地鐵上的員工正在猶豫還要不要接着去上班。
另一位直接回復表示,自己昨天「剛到公司,人就沒了」。
而其他公司已經開始撈蝦皮被裁員工了,某些平臺上都打出了「收留心碎蝦皮XX崗童鞋了」。
人不多,沒泡沫,速來! 東南亞和南美也「雨露均沾」 顯然,作爲一家base在新加坡的公司,遭重的不會只有中國的部門。
就在9月初,蝦皮關閉了在智利、哥倫比亞和墨西哥的本地業務,並完全退出了阿根廷市場。
但同屬南美的巴西,則沒有受到影響。
而隨着「裁員大會」的召開,印度尼西亞也將有3%的員工喜提大禮包。
根據2021年的年度報告,東南亞的收入佔該公司2021年總收入的63.5%,而拉丁美洲對年收入的貢獻從2019年的13%增長到2021年的18.6%。
蝦皮何以至此? 雖然名字聽上去像是買海鮮水產的,但實際上蝦皮可是正正經經的國外大廠,是一家總部設在新加坡的大型電商平臺,主要業務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
堪稱「東南亞小淘寶」? 不不不,前幾年,蝦皮在東南亞的業績可是一直妥妥碾壓阿里投資的Lazada的。
在整個2020年,蝦皮在4個東南亞國家的月訪問人數上均實現了對Lazada的絕對優勢。
蝦皮背後是母公司Sea,而Sea背後的主要投資者是阿里的老對頭騰訊,據2020年底數據顯示,騰訊持股佔比39.7%,是Sea最大的股東。
不過在全球疫情洶湧, 消費降級 的大背景下,再加上國內對大型科技企業的海外投資監管一直在縮緊,即使強如騰訊,也不可能一直「逆流而上」。
今年1月,騰訊最近一次宣佈減持1450萬股Sea公司的股票後,持股比例已降至18.7%。
大股東減持,業績下降,帶來的自然是股價的暴跌,過去一年,蝦皮母公司Sea的股價跌幅超過80%,僅用慘烈都不足以形容了。
曾經,因爲遊戲和電子商務人氣激增而飆升至2000多億美元的市值,現在也只剩下270億美元了。
根據Sea的財務報表,蝦皮在2022年第二季度的虧損爲9.312億美元,比2021年第二季度的淨虧損4.337億美元大幅擴大。
面對鉅額虧損,Sea除了縮減業務和裁員之外,其聯合創始人—— 億萬富翁李小冬(Forrest Li)還在一份1000字的內部員工備忘錄中宣佈,高層管理人員將放棄工資並緊縮開支,直到公司達到自給自足爲止。
而在另一封內部的電子郵件中,蝦皮的CEO馮陟旻(Chris Feng)也表示,鑑於當前宏觀上的不確定性不斷升高,公司需要「將資源集中在覈心業務上」。
這樣的背景下,裁員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蝦皮的商業模式 蝦皮,像任何電子商務平臺一樣,在商品的賣家和買家之間擔任着中介的角色。
收入來源包括,交易費、廣告服務和增值服務。
基於交易的費用是按銷售價格的一定比例向賣家收取的。
其中有兩種主要的交易費用:交易費和服務費。
交易費是統一的2%,而服務費從0%到5%不等,取決於賣家簽署的參與計劃和銷售產品的類型。
而廣告費則是根據買家的點擊量收取。
賣家首先針對搜索結果中的關鍵詞出價,其中,出價最高的賣家將出現在買家的搜索結果中,並按每次點擊的成本收費。
增值服務(VAS)是基於蝦皮數據分析的營銷、產品和客戶管理工具。
由於大量的網絡流量通過該平臺,蝦皮能夠通過向賣家提供商業情報來實現數據的變現。
鑑於這些服務是高度自動化的,增值服務的利潤率更高,同時也是收入增長的重點領域之一。
成本方面則包括了,銀行交易費;支付給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的服務費和貨物的倉儲費用、服務器和託管費用;以及員工薪酬。
用收入減去成本,就能得到了蝦皮最終的毛利率了。
然而,一波計算下來,我們發現截至2021年初這個值都是負的…… 從下表中,可以推斷出,蝦皮有很大一部分收入成本是變動的。
也就是說,隨着收入的增長,成本也在同步增加,反之亦然。
而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因素之一,便前面提到的銀行交易費。
這種費用會按銷售價格的一定比例收取,顯然,並不利於規模化經營的盈利能力。
也難怪Sea會競標(並贏得)新加坡的數字銀行執照,這樣,他們就可以減少支付給銀行的交易費用了。
不過,從積極的方面來看,自2017年以來,蝦皮收入成本的絕對增長小於收入的絕對增長。
但這個看似正在改善,又負了太久的值,也給蝦皮的今天埋下了一個小小的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