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越南做什麼生意好
你可以先從批發中國小商品做起。
例如日用品。
這些還是比較沒有風險的。
要說去越南發展我個人較看好小商品。
我曾經在越南待過一段時間,希望我的建議能幫助你。
祝你成功
在越南做什麼生意好?
要去越南做,那就是日常用品,要很便宜的,越南輕工業不發達,消費還沒有到那種選品牌的那個程度。
要麼就是蔬菜、水果。
像蘋果、梨等,越南沒有種的,都是中國過去的。
還有就是建材,越南的發展開始提速了,建材很好賣,而且是必須的。
我看中的是越南的很多土特產,在中國賣得很好哦,風味獨特、品質不錯,價格又低,就是包裝不精美,找工廠定製、換個包裝,拿回國內,獨家代理銷售。
中國的消費能力是世界第一,人又多;越南人的錢不好掙的,人少、收入又少又節儉。
去越南賣炒河粉掙錢嗎?
我們口味跟中國口味差得遠, 我跟同學在中國幾年也沒有感覺中國炒河粉好喫到哪裏去 現在在越南最受歡迎的中國菜好像是 港式點心,
想去越南做生意靠譜嗎?
先給答案:靠譜! 不過你得想清楚,賺的是誰的錢? 1.賺越南人的錢. 2賺中國人的錢. 3.賺歐美人的錢. 賺越南人的錢: 越南人口將近一個億,人均GDP不如甘肅,國民消費水平低下,但由於網絡發達,購物熱情高漲。
當然,越南也有富人,但不能跟國內比。
因此也決定了,要掙越南人的錢,薄利多銷是主流。
以目前東南亞電商龍頭Shopee,2019年在越南的數據可以看出的消費者特點:用戶基數大,增長率高,客羣年輕,活躍度高,但客單價偏低。
對於電商從業者而言,接壤的陸路運輸降低了貨運成本和時效,國內充沛的貨源足以讓國內商家在越南市場分到一杯羹。
目前,在shopee上日賣千單的,基本都是內地的那些大賣。
從貨源到營銷,幾乎秒殺本地賣家。
電商的最大障礙:越南語 機翻準確率慘不忍睹,沒有翻譯搞不定貨物上架以及客服工作。
另外,快遞的時效和服務也堪憂。
根據消費者畫像,倒推線下實體批發/零售商鋪,同理。
越南的零售行業發展依舊較爲原始,傳統的零售店鋪還能好好活幾年。
想做更多瞭解的,可以私我,人多的話,回頭錄個視頻做詳細解說。
2.賺中國人的錢 現在你能看到的越吹,無一例外都是想賺中國人的錢。
最典型的,就是讓你去越南買房的那批人:開發商和炒房團買嗎?很簡單,如果你能確保自己能在三個月內把越南的房子賣給下一個中國人(掙個15%以上),買吧! 原因:越南的地,外國人是買不了的。
其實本地人也買不了,只是租70年。
(但是本地人就默認是買的了,跟中國一樣,還沒70年的地,以後咋樣以後再說。
)同樣的錢,買個小公寓還是蓋個大別墅,越南人算得過來。
但是越南政府又對公寓銷售做了限制,每棟樓只有一部分能賣給外國人,外國人公寓也只能賣給外國人。
簡而言之,你就別想把自己買的公寓再賣給越南人。
你其實還是在跟國內的玩家玩。
很多東南亞國家同理。
其次,就是拉你去賭錢的了。
這,應該就不用講了吧。
你見過在越南賭錢,贏了回國的?正規的,良心的,也就是給在越經商的老闆們,提供各種簽證/辦證/諮詢/法務/翻譯等等的服務商。
(很多越南的翻譯是很坑的,日常對話可以,翻譯商務對話,很可能坑你。
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另外一種比較奇葩的,就是某些越南工廠,因爲國內安監/環保過不了,就搬到越南,出口轉內銷,但加上稅和運輸成本,也不賺錢。
3.賺歐美人的錢 工廠/貿易,兩條路子。
越南在經濟上,其實就是個貿易型中轉站,國外的貨進來,貼個標,或者簡單加工下,再出口到歐美去。
越南相對國內的優勢,就是出口關稅,跟歐盟剛籤的自由貿易協定,就是典型,類似的協定,越南簽了幾十個。
無論是農產品,電子產品,還是衣服鞋帽,打包發越南,增加的也就是10%不到的成本,換來的是50%以上的利潤空間。
至於,以什麼方式運輸,關稅運費怎麼算。
也可以私信我,回頭開帖再答。
最後再補充一個, 利用互聯網掙錢,已經有無數的越南人,看着操作國內的短視頻內容,從Facebook/Tiktok/YouTube上賺了大把美金。
總結下: 在越南賺錢,不需要你有多聰明,多有創意,如果你能把國內成功的案例,結合越南國情,快速落地,你一定掙得到錢。
以上,在越南掙錢的路子太多,但一定要穩紮穩打,忌浮躁。
灰產賺快錢,把握度。
以上,希望對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