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跨境電商這麼好做?我幾個做跨境電商的同學個個都月入過萬,爲啥收入這麼高。我做就虧本?

月入過萬很容易 但是並不代表跨境電商好做 需要過程 需要失敗 需要經驗積累 所以,基本是兩個極端 要麼就一直虧(不會做,也不會研究) 要麼就輕鬆月入幾萬 這中間有一個threshold 就看你有沒有足夠的耐心和能力越過這個threshold

電子商務和傳統銷售模式相比有很大的成本優勢,爲什麼做電子商務的都在一直虧損?

“電子商務和傳統銷售模式相比有很大的成本優勢”這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現實中,電商並未顯示出結構性成本優勢,理由如下:1)傳統企業成本中實體店面物業費用,未必就高於電商的高額推廣費及物流中心建設運營費用;2)傳統企業人員工資相對較低,而電商人員成本不是一般的高;3)傳統企業擁有成熟的供應鏈體系,規模化採購較電商具備成本優勢。
零售企業盈利還是虧損,說到底由採購成本及運營成本決定,如果採購成本沒有優勢,運營費用居高不下,再經常採用自損毛利的方法推高銷售額,不虧損是不可能的。
“零售是長跑運動”,“零售賺錢靠細節”,這是懂零售人的觀點,但這樣的理念恰恰和今天電商的浮躁背道而馳。
很多人提到零售總認爲是傳統店面的事情,其實零售是門技術,與渠道無關,B2C也是零售的創新。
很多電商企業對技術創新過度依賴,我到認爲應該好好思考一下如何玩轉你的商品。

爲什麼現在跨境電商變得不好做了?

爲什麼現在跨境電商變得不好做了?有人說在轉型,怎麼轉?顯示全部 7被瀏覽 6,632 登錄後你可以不限量看優質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內容一鍵收藏登錄專注於品牌營銷 | Shopify經驗分享 說起來就是真的難。
產品嚴重過剩,並且競爭越來越激烈。
剛開始的時候少人做,隨便上架,大家都搶着要。
現在產品同質化那麼嚴重,一堆人做同一款產品,你賣10塊,他就賣8塊,有的賣家一堆庫存,虧本5塊賣。
那你還怎麼賺錢呢?!所以說,跨境電商真的太難做了。

商鋪靠租金回本是否合理?

商鋪靠租金回本是否合理?很多客戶要求底商回報率5%以上。
20年回本,是否現實?三線城市。
一手門面普遍回報率3%左右。
三到五年纔可能達到5%。
瀉藥,合理不合理,你是賣的肯定覺得不合理,買的肯定覺得合理。
其實說白了,底商本身的升值空間不高。
所以你需要租金去回本甚至盈利。
我沒有統計過,但是就我2015年做的幾個底商樓盤,基本的回報率都在2%到3%之間,還是有人買。
爲什麼,看規劃,畢竟租金這東西跟配套設施有關係的,不是說你租這麼多,幾年後還是這麼多,一條地鐵,能把房價拉三分一甚至更多,憑什麼,地鐵房,地段自然變好,不升值比較難。
不過這有個條件,城市本身的發展規律要符合市場。
簡單來說,之前那麼多炒房的房地產商跳樓,爲什麼。
兩字概括:虧本。
一句話概括:虧本就算了,自己欠下一屁股債。
本來是想要賺錢的,但是反倒賠錢。
所以規劃好的房子,3%不過分,規劃不好的,實在話,5%都難有人要。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天下熙熙皆爲利來。
就是這樣。
2018-05-22 00:42 贊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