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電商的發展新趨勢是什麼?

直播電商是一條新賽道,淘寶、快手、抖音都已經開始跑馬圈地,淘寶直播19年初發布直播APP,並定下三年直播交易破5000億的目標。
在19年3月份,淘寶直播啓動啓明星計劃,目前超過100位明星入駐淘寶直播。
微博也想分一塊蛋糕。
2019年3月份,微博放開電商服務平臺申請入口,在直播方面,微博電商直播與淘寶打通。
快手也在不斷的優化與升級平臺系統,出新規,做規範,5月份平臺將所有產品品類標註完成,並鼓勵用戶通過平臺進行直播帶貨變現。
京東近年進行供應商匹配政策,發佈“直播雙百”計劃,預期孵化100個千萬級電商主播,擁有“自家”特色。
今年,京東被爆投入10億資本,孵化超級網紅,並要求ncn機構參與其中,並孵化出5名超級網紅,成爲京東“京品推介官”

對於直播電商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你是怎麼看的?

當下,直播帶貨幾乎是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
直播間作爲一種產品的銷售渠道,與電商平臺自行購買相比,它有着更好的購物體驗,購物的互動性會更強,通過與主播的互動,對產品的性能和品質會有更加清晰的認識,這是在傳統的購物中心很難體驗到的。
未來的發展應該是網絡直播銷售、傳統電商銷售、實體門店銷售三者並存的商業環境。
傳統電商的市場發展已基本到了極限,傳統門店現在是門庭冷落,而網絡直播銷售還處於初步發展階段,擁有很強的發展潛力。
2021年,抖音也在大力扶持商家自播,世界500強和天貓品牌紛紛進入。
很多新品牌的首發平臺,已經從天貓移到抖音。
網紅零食,網紅拖鞋,網紅牙膏層出不窮。
2021年6月,抖音電商還宣佈推出“抖品牌專項扶持計劃”,目標是未來一年,幫助100個新品牌在抖音銷售過億。

營口市直播電商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

爲深入貫徹中央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部署,有序發展直播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以新消費引領新供給,以新供給滿足新消費,推動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全文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改革創新爲,利用直播、社交、短視頻、圖文等電子商務新業態模式,以重構人貨線上線下融合新場景爲出發點,以規範化、系統化、市場化建設爲抓手,培育一批頭部直播電商機構,孵化一批直播電商品牌,培養一批直播帶貨達人,營造濃厚的直播電商發展氛圍。
二、發展目標聚焦一年,着眼三年,通過直播電商集聚優勢資源,將營口特色產業和資源穿成串、劃成片、形成鏈,達到聚集效應。
圍繞重點領域扶持“10+”頭部直播電商主體,打造“100+”產品品牌,集聚“1000+”直播帶貨達人。
到2020年底,要初步唱響東北,突出打造“網紅經濟”,形成營口地區特色產業的聚集。
到2022年底,形成鏈接更緊密、更快捷,互動性更強的直播電商與產業企業融合生態,把營口打造成爲全國直播電商網絡流量新高地。
三、發展方向 (一)“直播電商+特色產業” 通過直播電商爲本地特色產業、優勢產業賦能。
聚焦行業優勢品牌,將域內產業資源“穿成串”,推動各縣(市)區差異化協同發展。
老邊區發揮先行先試形成的優勢,科學規劃,傾力打造“網紅小鎮”,大力發展“網紅經濟”,把先發優勢轉化爲行業內長久領先優勢,把“網紅經濟”做大做強,將“網紅小鎮”打造成“中國網紅經濟第一鎮”。
完善直播電商產業鏈條,通過溢出效應全市直播電商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重點圍繞全市特色農副產品、快消品聚集,推動汽保設備、4S店、家居廣場發展直播電商。
鮁魚圈區重點圍繞“濱海+溫泉+旅遊”的特色,推動服裝、化妝品、海蜇加工、寵物食品、白酒等產業發展直播電商。
蓋州市依託雙臺子溫泉區的聚集效應,樹立作用,支持煜鼎傳媒打造“東北網紅溫泉小鎮”。
重點圍繞水果、海蜇、柞蠶加工爲代表的特色農副產品以及製鞋產業發展直播電商。
大石橋市重點圍繞大米、小米、大紅袍李子、南果梨、河蟹等特色農副食品以及服裝、特色鄉村遊等產業發展直播電商。
站前區發揮商貿聚集區的平臺效應,聚集市內商貿企業。
重點支持搭建全市商貿企業直播電商平臺,推動商超、百貨、臨街商鋪、家裝建材廣場直播帶貨。
西市區充分發揮“海河經濟”的優勢,結合遼河入海口、遼河老街“夜經濟”等特色,圍繞北京小資鳥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開展快消品直播電商。
自貿區營口片區充分發揮保稅優勢,發展跨境商品直播帶貨。
重點圍繞日韓化妝品、洗化用品、母嬰用品、寵物食品、奢侈品發展直播電商。
〔牽頭單位:各縣(市)區政府、自貿區營口片區管委會;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工信局、市文旅廣電局〕(二)“直播電商+精準扶貧” 圍繞“一鎮一品一特色”,通過直播電商引流帶貨,幫助貧困地區優質農特產品、滯銷農產品線上銷售,帶動貧困地區增收。
培育直播電商“鄉村帶頭人”,開展直播技能培訓,提升農戶直播技巧,實現“造血式扶貧”。
(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配合單位:蓋州市政府、大石橋市政府、市商務局) (三)“直播電商+縣域經濟” 蓋州市重點圍繞柞蠶、蘋果、葡萄、絨山羊、海蜇等特色主業發展直播電商;大石橋市重點圍繞大米、小米、大紅袍李子、南果梨、河蟹等特色主業發展直播電商平臺。
通過直播進一步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打造行業標杆品牌,拓寬農產品“上行”渠道,讓縣域經濟迸發新活力。
(牽頭單位:蓋州市政府、大石橋市政府;配合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四)“直播電商+商圈” 以發展直播電商爲突破口,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帶動全域特色零售的聚集。
支持站前區、鮁魚圈區發揮直播帶貨時間靈活、不受場地限制的特點,引導商超、百貨最大限度利用品牌貨源和線下店兩大資源,開拓“線上線下同售”“線下閉店、線上開播”等運營模式,滿足消費者靈活購物需求。
通過直播電商賦能傳統商超、百貨新零售轉型。
鼓勵設立“直播+”消費專題,藉助直播電商等手段,爲消費者提供特色餐飲、購物等導購服務。
支持西市區打造“直播電商+夜間經濟”“直播+餐飲”網紅街區。
(牽頭單位:站前區政府、鮁魚圈區政府、西市區政府;配合單位: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 (五)“直播電商+跨境”依託自貿區綜合保稅區,以易捷跨境爲重要抓手發展直播電商,輻射東北。
重點圍繞日韓化妝品、洗化用品、母嬰用品、寵物食品、奢侈品等保稅商品直播帶貨。
鼓勵營口跨境電商零售進口企業直播帶貨。
支持易捷跨境開通直播帶貨業務,將跨境進口商品體驗店搬上“雲端”。
組織跨境進口企業對接電商、直播帶貨達人,通過直播帶來的流量加成,提高銷量,推動綜保區保稅備貨業務快速發展。
支持外貿出口企業通過短視頻、直播等形式宣傳推廣產品,進行直播帶貨。
組織直播內容營銷策劃企業根據出口產品特點對產品進行包裝、設計,使其更符合直播場景。
開展對外貿出口企業直播技能培訓,幫助其掌握直播帶貨技巧,通過直播助力本地產品“出海”。
支持外貿出口企業積極參加“網上廣交會”,以“網上廣交會”的召開爲契機,引導外貿企業瞭解直播、應用直播,最終實現直播電商應用的常態化。
(牽頭單位:自貿區營口片區管委會;配合單位: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六)“直播電商+展會” 推動農產品展、汽保設備展以及“海蜇節”“望兒山母親節”等本地特色展會開通直播電商板塊,通過直播爲線下展會引流。
將線下展會購物氛圍帶入到直播間,刺激線上消費下單。
鼓勵參展商通過直播進行線上線下同展同銷,提高產品曝光度。
組織“網紅探店”“網紅趕集”等多種形式活動,活躍展會氛圍,提高展會人氣。
(牽頭單位: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文旅廣電局、市工信局) (七)“直播電商+反向定製”利用直播去層級與互動強的特點,使源頭與消費者直連,準確把握消費者需求,挖掘細分市場,滿足不同羣體個性化需求,結合啤酒、紅酒、農副食品等一二產特色產業,探索基於消費者驅動的生產模式,推動供給側改造升級。
(牽頭單位:市工信局、市農業農村局;配合單位:市商務局) (八)“直播電商+手藝人” 引導短視頻製作、直播策劃公司通過內容新穎、有吸引力的短視頻和直播內容宣傳推廣蓋州皮影戲、蓋州風箏、陳氏麪塑、傳統木浮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組織手藝人與境內直播電商機構對接,走入直播間,通過“一人一播”“一品一播”等形式培育新的傳播土壤,將手藝人打造成“網紅”,擴大以營口非物質文化遺產爲代表的文化影響力,通過現代技術手段與傳統文化的結合講好營口故事。
(牽頭單位:市文旅廣電局;配合單位:市商務局)通過以上區域特色直播電商功能劃分,將全市直播電商劃成各功能區片。
〔(二)至(八)條〕 四、工作任務 (一)打造特色“直播商區”,推動直播電商與供應鏈深度融合 鼓勵各地結合各自產業特點,根據直播電商發展基礎,在特色產業帶、產業集聚區、專業批發零售市場、商貿集聚區利用電商產業園、電商基地、閒置樓宇打造“直播商區”。
推動“直播商區”深度融合供應鏈,提供內容製造、視頻技術、直播場景、供應鏈運作等服務。
加強“直播商區”中電商、直播電商團隊選品、庫存管理、質保、售後服務等方面能力,提高人貨匹配度及匹配效率。
通過各地不同特色的“直播商區”實現人貨場三者的有機結合,增強直播電商主體核心競爭力。
〔牽頭單位:各縣(市)區政府;配合單位:市商務局、市工信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場監管局〕(二)做大做強直播電商主體 完善包括平臺、主播、機構、供應鏈、品牌方、內容電商整合營銷機構和技術支持等環節的直播電商產業鏈。
通過制定優惠的產業發展政策,着力吸引一批頭部、腰部直播電商機構、機構、網紅主播在營口集聚發展。
大力培育營口直播電商企業,引導其做大業務規模,豐富網紅資源,提高運營能力和供應鏈管理能力,鼓勵優質直播電商企業成爲各大直播電商平臺官方認證的機構,帶動壯大營口直播電商主體。
鼓勵網店店主緊跟發展趨勢,開通店鋪直播功能,學習直播技巧,提升直播帶貨能力,將網店做大做強。
〔牽頭單位:各縣(市)區政府;配合單位:市商務局、市投資促進局〕 (三)構建直播電商人才支撐體系組織面向傳統商貿企業、專業市場商家、網店店主等單位或者個人的直播電商培訓,引導相關單位和個人學習直播電商、應用直播電商。
聯合淘寶、快手、抖音等平臺,在職業院校開設直播電商課程、開展專題培訓,培養直播電商專業人才。
依託直播機構和機構,在機構資源和資本的有力支持下,針對專業主播進行包裝和打造,保障內容的持續輸出,整合電商平臺、供應鏈等行業資源,幫助主播與外部品牌或資源合作,實現商業效益,力爭培養一批頭部網紅。
〔牽頭單位:市商務局、各縣(市)區政府;配合單位:市教育局、營口職業技術學院〕 (四)擴大宣傳影響加大宣傳力度,推廣好的經驗和做法。
對接各大直播電商平臺,積極參加“縣(市)區長直播代言”等主題活動,宣傳推廣本地特色產品。
推動直播電商與“營口海蜇節”“望兒山母親節”等獨具地方特色的活動相結合,打造“網上直播節”“主題網紅節”等專題活動,擴大直播電商影響力。
〔牽頭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商務局、市文旅新廣局、新聞傳媒中心〕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相關單位要強化對直播電商新業態的認識,加大對產業發展動態、趨勢的研判力度。
市縣兩級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明確責任主體。
實行包容審慎監管,探索適用於新業態新模式的監管措施,放寬融合性產品和服務准入門檻。
探索建立可追溯體系,在嚴守產品質量安全底線前提下,爲直播電商新業態發展留足空間。
建立工作推進機制,壓實工作責任,構建績效評價辦法,加大對工作任務落實效果的督導。
〔牽頭單位:各縣(市)區政府、自貿區營口片區管委會、市市場監管局;配合單位: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工信局、市文旅廣電局〕 (二)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建立各單位間聯動協調工作機制,積極對接各類主體、各種生產要素,促進生產要素在產業鏈流動。
堅持問題導向,及時解決產業發展遇到的問題瓶頸,強化產業創新協調機制,加大跨部門、跨層級合力推進解決問題的力度。
〔牽頭單位:各縣(市)區政府、自貿區營口片區管委會;配合單位: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工信局、市文旅廣電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 (三)加強政策引導各地要結合自身特色和優勢,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對直播電商予以傾斜支持。
鼓勵出臺稅收獎勵、人才引進、就業等優惠扶持政策。
對影響力大、行業發展帶動作用強的項目可報市政府審議。
市直部門要積極爭取國家、省級各項優惠政策。
支持各地根據新業態特點,創新扶持政策,綜合利用各種優惠辦法,促進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牽頭單位:各縣(市)區政府、自貿區營口片區管委會;配合單位: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市人社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工信局、市文旅廣電局〕印發的通知 營政辦發〔2020〕9號:營口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營口市直播電商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派出機構、各直屬單位: 《營口市直播電商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業經2020年4月20日第十六屆市政府第52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印發,請認真貫徹執行。
營口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4月21日政策解讀 一、出臺背景 據相關資料顯示,2020年,全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預計達到9610億,同比增長111%,接近萬億水平。
未來2-3年將會是直播電商發展的紅利期。
爲深入貫徹中央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部署,有序發展直播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以新消費新供給,以新供給滿足新消費,推動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根據市領導的指示,制定《營口市直播電商行動計劃(2020-2022)》(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二、發展目標分別制定了一年目標和三年目標。
一年目標爲:到2020年底,要初步唱響東北,突出打造“網紅經濟”,形成營口地區特色產業的聚集。
三年目標爲:到2022年底,形成鏈接更緊密、更快捷,互動性更強的直播電商與產業企業融合生態,把營口打造成爲全國直播電商網絡流量新高地。
具體要圍繞重點領域扶持“10+”頭部直播電商主體,打造“100+”產品品牌,集聚“1000+”直播帶貨達人。
三、發展方向 一是“直播電商+特色產業”。
各縣區分別結合域內產業特色有重點的發展直播電商; 二是“直播電商+精準扶貧”。
通過發展直播電商帶動貧困地區農產品“上行”,實現增收; 三是“直播電商+縣域經濟”。
分別闡述了蓋州市、大石橋市進行直播帶貨的特色主業;四是“直播電商+商圈”。
分別闡述了鮁魚圈區、站前區、西市區在商貿領域發展直播電商的側重點; 五是“直播電商+跨境”。
分別從跨境進口、出口外貿兩大方面如何發展直播電商進行了闡述; 六是“直播電商+展會”。
在我市特色展會的基礎上,開闢直播板塊,活躍展會氛圍; 七是“直播電商+反向定製”。
通過直播去層級化的特點,使貨源同消費者直聯,探索基於消費者驅動的生產模式,實現供給側升級; 八是“直播電商+手藝人”。
闡述了通過直播擴大以營口非物質文化遺產爲代表的營口文化影響力。
四、保障措施爲落實工作任務,完成發展目標,從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加強政策引導三方面進行保障。
組織領導方面主要是加強對行業發展的研判,實行包容審慎監管,加大對工作任務落實效果的督導。
建立工作協調機制主要是建立各單位聯動協調機制,協調解決行業發展瓶頸。
加強政策引導主要是鼓勵各地制定扶持政策,積極爭取國家、省級優惠政策,鼓勵創新激勵辦法。

盤錦市直播電商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

爲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省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部署要求,大力發展直播電商新業態、新模式,提質網紅經濟,激發消費潛力,持續深化商貿流通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推動盤錦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特制定本行動計劃全文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改革創新爲引領,以加快線上線下深度融合、重構人貨場景爲出發點,以規範化、系統化、市場化建設爲抓手,利用直播、社交、短視頻、圖文等電子商務新業態模式,積極培育一批頭部直播電商機構,孵化一批直播電商品牌,培養一批直播帶貨達人,大力營造直播電商發展的濃厚氛圍,有效促進實體經濟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二、工作目標到2022年,通過直播電商集聚特色農產品、文旅產品等優質資源,圍繞重點領域推進實施“個十百千”四大工程。
即:打造一個直播電商網紅小鎮、扶持“10+”頭部直播電商機構、培育“100+”網紅品牌(企業品牌、產地品牌、產品品牌、新品等)、培訓“1000+”農村直播電商帶頭人,形成鏈接更緊密、更快捷、互動性更強的直播電商與產業企業融合生態,把盤錦打造成爲全國直播電商網絡流量新高地。
三、發展方向 (一)“直播電商+特色產業”通過直播電商爲我市特色產業、優勢產業賦能,聚焦優質產品、鏈接優質資源、打造優勢品牌,實現多元化、差異化發展。
重點圍繞特色農業、石化及精細化工、能源裝備製造、化工新材料、特色文化旅遊等,傾力打造“網紅小鎮”、大力發展“網紅經濟”,把先發優勢轉化爲產業發展的領先優勢和內在動力;建立健全直播電商產業鏈條,重點圍繞特色農副產品、快消品以及汽保設備、4S店、家居廣場等,通過直播電商“溢出效應”助推相關產業發展。
(二)“直播電商+鄉村經濟”重點圍繞大米、河蟹、鹼地柿子、草莓、紅樹莓等特色農產品發展直播電商平臺,讓電子商務更好服務“三農”,傾力打造行業標杆品牌。
充分發揮行業商協會作用,全面拓展農產品“上行”渠道,讓鄉村經濟迸發新活力。
(三)“直播電商+商圈” 發揮直播電商不受時間、場地限制的優勢,加快全域特色零售聚集,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引導大型商超網絡平臺創新線上運營模式,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多元化消費需求。
通過直播電商賦能傳統商超、百貨新零售轉型,鼓勵設立“直播+”消費專題,藉助直播電商等手段爲消費者提供特色餐飲、購物等導購服務,全力打造一批“直播電商+夜間經濟”“直播+餐飲”網紅街區。
(四)“直播電商+旅遊”通過直播電商新的營銷模式,全方位多時段向遊客展示盤錦域內景區景點,帶領遊客欣賞紅灘綠葦、生態溼地,體驗休閒度假,領略人文歷史民俗。
遊客與景區實時互動的同時,帶動盤錦各種特色農產品、旅遊紀念品等銷售,實現門票、旅遊服務、旅遊周邊等在內的多元化線上商業變現,促進線上線下雙向導流,進一步促進在線購買轉化。
打通旅遊業全流程生態鏈,實現盤錦旅遊景區商業多元化。
(五)“直播電商+跨境”依託東北快遞(電商)物流產業園和盤錦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以中國(盤錦)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爲重要抓手,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
鼓勵盤錦跨境電商零售進口企業直播帶貨,將跨境進口商品體驗店搬上“雲端”。
組織跨境進口企業對接電商、直播帶貨達人,通過直播提高銷量,推動保稅備貨業務快速發展。
支持外貿出口企業通過短視頻、直播等形式宣傳推廣產品,進行直播帶貨。
開展外貿出口企業直播技能培訓,幫助其掌握直播帶貨技巧,通過直播助力本地產品“出海”。
支持外貿出口企業積極參加“網上廣交會”,引導外資企業瞭解直播、應用直播,最終實現直播電商應用的常態化。
(六)“直播電商+展會”引導鄉村振興產業博覽會、汽車展會等本地特色展會開通直播電商板塊,爲線下展會引流,將線下展會氛圍帶入直播間,刺激線上消費。
鼓勵參展商通過直播線上線下同展同銷,提高產品曝光度。
組織“網紅探店”“網紅趕集”等多種形式活動,活躍展會氛圍,提高展會人氣。
(七)“直播電商+老字號” 以探尋傳奇“老字號”爲主題,聯合境內直播電商機構、短視頻製作(策劃)公司通過主題鮮明、內容新穎的短視頻和直播內容宣傳推廣盤錦老字號品牌,用現代技術手段弘揚盤錦傳統文化、講好盤錦故事,進一步提升盤錦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影響力。
四、重點工作 (一)打造特色“直播商區”鼓勵各地區結合產業特點和直播電商發展基礎,在特色產業帶、產業集聚區、專業批發零售市場、商貿集聚區利用電商產業園、電商基地、閒置樓宇打造“直播商區”,吸引和集聚國內優質直播電商平臺、直播機構、機構、直播電商經紀公司、直播電商服務機構入駐,形成行業集羣效應。
推動內容製造、視頻技術、直播場景等“一站式”直播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直播商區”中電商、直播電商團隊選品、庫存管理、質保、售後服務等方面能力,提高人貨匹配度及匹配效率。
通過不同特色的“直播商區”實現人、貨、場三者有機結合,增強直播電商主體核心競爭力。
(二)做大做強直播電商主體完善包括平臺、主播、機構、供應鏈、品牌方、內容電商整合營銷機構和技術支持等環節的直播電商產業鏈。
通過制定優惠政策吸引一批頭部、腰部直播電商機構、機構、網紅主播來盤錦集聚發展。
大力培育盤錦直播電商產業基地、直播電商企業,引導其做大業務規模,豐富網紅資源,提高運營能力和供應鏈管理能力,鼓勵優質直播電商企業成爲各大直播電商平臺官方認證的機構,帶動壯大盤錦直播電商主體。
引導鼓勵網店店主開通店鋪直播功能,學習直播技巧,提升直播帶貨能力。
(三)促進傳統商貿領域轉型升級充分發揮直播電商全天候帶貨特點,引導商場最大限度利用品牌貨和線下店兩大資源,開拓“線下打烊、線上開播”新運營模式。
堅持與專業市場貨源錯位競爭,鼓勵傳統品牌參與電商直播,用直播帶動銷量。
利用現有大型商場場地資源,推動直播基地進駐大型商場,組織商圈電商直播節,培育一批網紅品牌,推動我市傳統商貿業轉型升級。
與發展“夜經濟”有機融合,鼓勵電商平臺企業設立夜間消費專題,向用戶和粉絲介紹特色店鋪和菜品,打造一批網紅旅遊打卡點,帶動夜間消費人氣,提升夜間線上消費體驗。
(四)構建直播電商人才支撐體系組織傳統商貿企業、專業市場商家、網店店主等開展直播電商培訓,引導學習直播電商、應用直播電商。
聯合淘寶、快手、抖音等平臺在職業院校開設直播電商專業課程,積極培養直播電商專業人才。
依託直播機構和機構對專業主播進行包裝打造,通過整合電商平臺、供應鏈的優質資源強化主播與外部合作,力爭打造一批頭部網紅主播,培育一批腰部及腰部以下網紅主播。
(五)加大輿論宣傳力度 利用域內外各類新聞媒介資源,大力宣傳我市直播電商產業發展情況,宣傳品牌直播機構、機構、網紅品牌和帶貨達人,營造濃厚的直播電商發展氛圍,推動直播電商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組織直播電商平臺積極參與“縣區長直播代言”等主題活動,將獨具地方特色的節慶活動打造成爲“網上直播節”、“主題網紅節”等直播載體,進一步擴大盤錦直播電商的輻射力和影響力。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要高度重視直播電商新業態發展,將發展直播電商列入年度商務重點工作。
要加強工作研究,及時協調解決直播電商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幫助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指定專人負責,有序推進各項工作落實。
(二)強化部門協作 建立政府部門、電商企業、專業批發市場、商貿流通企業共同參與的聯合工作機制,圍繞各類主體、各種要素積極組織“直播電商+”對接活動,促進直播電商與商貿領域融合發展。
堅持問題導向,及時解決產業發展遇到的問題瓶頸,強化產業創新協調機制,加大跨部門、跨層級協作推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三)強化政策保障 積極爭取國家、省級各項扶持政策,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槓桿作用,對發展成效好、示範效應強、帶動作用大的直播電商企業予以支持。
支持網紅示範小鎮建設。
對獲評省級以上的網紅示範小鎮一次性給予不超過50萬元獎勵,對被評爲市級的網紅示範小鎮一次性給予不超過20萬元獎勵。
支持直播電商基地建設。
對於具備線下體驗店、內容製造、視頻技術、直播場景等“一站式”直播電商企業,場地面積1500平方米以上,經國家、省、市認定爲直播電商基地的,分別一次性給予運營方50萬元、30萬元、20萬元獎勵(不兼得)。
支持直播電商機構發展。
在本市註冊並實施主播培訓孵化的專業機構,爲本地企業年輸送50人、100人、200人以上網紅主播(每名網紅主播爲本地企業年帶貨100萬元以上)的,分別給予專業機構10萬元、20萬元、30萬元獎勵。
扶持各類行業主播加快成長。
在本市註冊的年帶貨量5000萬元以上的優秀網紅主播,經主管部門認定,一次性給予所在電商企業不超過50萬元獎勵。
對於招商引資和本地頭部直播電商機構,在場地租賃、室內裝修等方面予以資金支持。
支持培育農村直播電商帶頭人。
在本市註冊的直播電商企業中擔任“網紅主播”,且全年農產品帶貨訂單量5萬單以上、直播銷售額200萬元以上的,經主管部門認定,一次性給予電商企業不超過10萬元獎勵。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等部門要制定培訓計劃,積極組織和支持有培訓資質的機構開展帶貨主播培訓,並予以不少於1000元/人的資金支持。
對於符合省、市及有關行業部門政策扶持類似條款的,按就高不就低原則,不重複享受。
各縣區、經濟區要結合自身特色優勢,制定相應扶持政策,促進直播電商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印發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遼東灣新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直屬機構: 《盤錦市直播電商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7月3日政策解讀 一、起草背景及必要性 自2016年直播電商出現以來,就引起了商家和消費者的廣泛關注,直播商業平臺豐富多彩,直播形式多種多樣。
直播電商不同於傳統電商,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消費者對商品看不見、摸不着、感受不到的現狀,相比圖片和文字,直播呈現視頻的信息維度更豐富,使消費者能夠更爲直觀並且全面了接產品及服務信息,降低試錯成本,消費者能夠很快融入到購物場景中去。
因此直播電商是一種市場趨勢,是未來發展方向。
爲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和省相關部署及要求,順應直播電商發展大勢,搶抓發展機遇,結合我市實際,我們編制了《盤錦市直播電商發展行動計劃》,旨在通過營造直播電商的濃厚發展氛圍,加快電子商務品牌的塑造,助力我市電子商務產業迭代升級。
在《行動計劃》編制過程中,盤錦市商務局先後徵求了各縣區政府、遼東灣新區管委會和發展改革委、工信局、盤錦海關等相關部門意見,基本予以採納或達成一致。
二、《行動計劃》主要內容 《行動計劃》包括五部分內容:分別爲指導思想、工作目標、發展方向、重點工作、保障措施。
工作目標:到2022年,通過直播電商集聚特色農產品、文旅產品等優質資源,圍繞重點領域推進實施“個十百千”四大工程。
即:打造一個直播電商網紅小鎮、扶持“10+”頭部直播電商機構,培育“100+”網紅品牌(企業品牌、產地品牌、產品品牌、新品等)、培訓“1000+”農村直播電商帶頭人,形成鏈接更緊密、更快捷,互動性更強的直播電商與產業企業融合生態,把盤錦打造成爲全國直播電商網絡流量新高地。
《行動計劃》確定了六大發展方向,分別爲“直播電商+特色產業”、“直播電商+鄉村經濟”、“直播電商+商圈”、“直播電商+旅遊”、“直播電商+跨境”、“直播電商+展會”、“直播電商+老字號”,多維度完美呈現零售場景中的“人、貨、場”三元素,給線上消費者營造一種高性價比的消費場景。
爲實現工作目標,《行動計劃》提出了打造特色“直播商區”、做大做強直播電商主體、促進傳統商貿領域轉型升級、構建直播電商人才支撐體系、加大輿論宣傳力度五項重點工作。
《行動計劃》最後的保障措施明確了強化組織領導,有序推進工作;強化部門協作,實現融合發展;強化政策保障,釋放發展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