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跨境平臺lazada怎麼樣?
Lazada於2012年3月推出,是東南亞首屈一指的網上購物平臺,中文名爲來贊達 平臺用戶超過 3 億個SKU,主要經營3C電子、家居用品、玩具、時尚服飾、運動器材等產品Lazada主要目標市場是東南亞6國,成立不到7年的時間就一躍成爲東南亞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
Lazada已成爲新國貨出海東南亞電商市場的首選電商平臺。
平臺優勢 Lazada擁有全面覆蓋東南亞的物流網絡和領先的支付體系,目前已擁有超過8000萬的年度活躍消費者,是東南亞知名的且增長迅猛的電子商務平臺,保持着連續多個季度訂單增長翻倍的記錄。
新手怎麼運營lazada?
新手怎麼運營lazada?測評旺單寶如何? 東南亞可以說是繼中國、印度之後,亞洲最具潛力的電商市場。
覆蓋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越南六國5.6億東南亞人口,Lazada目前正同步發展移動端和pc端。
Lazada的主要目標市場是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新加坡、越南等站點,除了越南站點之外,其他的站點都對中國賣家開放。
馬來西亞是Lazada的首站。
Lazada主要經營3C電子、家居用品、玩具、時尚服飾、運動器材等產品。
Lazada開店對於剛剛入門的新手來說是非常簡單操作的,只需要每日的產品上架,提交大量產品,剛開始是要每天上傳產品保持店鋪的活躍度的,完成機率下單,我們上傳的產品品種多,就能吸引來潛在客戶,等到活動的時候通過引流通過超低價或者打折優惠客戶自然就選擇最優惠的時候下單。
東南亞跨境平臺lazada怎麼樣?
Lazada於2012年3月推出,是東南亞首屈一指的網上購物平臺,中文名爲來贊達 平臺用戶超過 3 億個SKU,主要經營3C電子、家居用品、玩具、時尚服飾、運動器材等產品Lazada主要目標市場是東南亞6國,成立不到7年的時間就一躍成爲東南亞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
Lazada已成爲新國貨出海東南亞電商市場的首選電商平臺。
平臺優勢 Lazada擁有全面覆蓋東南亞的物流網絡和領先的支付體系,目前已擁有超過8000萬的年度活躍消費者,是東南亞知名的且增長迅猛的電子商務平臺,保持着連續多個季度訂單增長翻倍的記錄。
Lazada自2016年起成爲阿里巴巴集團東南亞旗艦電商平臺,阿里巴巴將Lazada視作集團全球化戰略的重要增長引擎,並通過理念、技術、數據上的賦能幫助Lazada構築起強大的競爭力護城河。
親親開店可以選擇萬里匯全球收款哦,萬里匯(WorldFirst)攜手Amazon、eBay、Lazada等26+熱門電商平臺爲您搭建綠色開店通道平臺,免費申請,跨境電商收款費率0.3%封頂,低至0%,多平臺多店鋪管理,支付寶銀行卡閃速達,致力降低賣家成本,助力賣家遠航!歡迎瞭解~
關於Lazada幾個問題?
Lazada(來贊達),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在線購物網站之一。
獲得德國創業孵化器RocketInternet桑威爾兄弟(SamwerBrothers)支持,Lazada的目標主要是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以及泰國用戶。
2014年這家公司營收1.543億美元,但淨運營虧損達到1.525億美元。
2018年3月19日,彭蕾將出任Lazada CEO職務,原CEO Bittner將出任高級顧問職務。
發展經歷 從成立到估值達10億美元所用時間:2.75年,最新估值:11.2億美元,融資總額:7.1億美元。
機構領導 2018年3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宣佈,將向東南亞最大電商平臺Lazada追加20億美元投資,用於該公司在東南亞地區的業務擴張。
螞蟻金服集團董事長彭蕾將出任Lazada CEO職務,原CEO Bittner將出任高級顧問職務。
所獲榮譽 2019年10月21日,胡潤研究院發佈《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榜》,Lazada排名第50位。
首選,做跨境的第一步,是選擇做哪個站點,也就是你準備把東西賣給外國什麼地方的人,目前主流的跨境區域劃分是把全球劃分成十個片區,即:北美(主要美國、加拿大)、拉美(美國以下的國家)、歐洲(歐洲諸國+英國)、中東(主要沙特、土耳其)、南亞(主要印度)、非洲、澳洲(含新西蘭)、東北亞(俄羅斯+日韓)、東南亞等等。
列出所有區域之後,便逐一排序並做簡要分析(以下分析僅是個人感官):北美:電商發展較早,客單高,我淺顯的總結爲:市場大、但是競爭強、門檻低、但是精進難,顧客的消費能力強,但是也較挑剔。
北美主要的電商平臺有:“ebay”、“亞馬遜”、“wish”等。
PS:從整體風向上,不管是亞馬遜將流量向FBA模式傾斜,還是沃爾瑪線上店的極速配送,北美的電商市場越來越注重商品的渠道把控,所以有實力可以做正規電商,但是我們小賣家用FBM的模式進場,入場簡單但是感覺做大困難,所以並不推薦新手嘗試北美站。
拉美:近兩年拉美的跨境電商增長率其實很高的,但是受限於不同國家的政治、經濟影響,無論是民衆收入、外匯結算還是本地物流配送都沒有達到一個合格的跨境電商業態,所以國內做拉美站的人不多,而且都是做正規跨境的,且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對我們也是一道障礙。
主要的電商平臺有:“Mercado Libre”、“亞馬遜”、“速賣通”。
PS:南美洲市場缺乏成熟的製造產業帶,有利於中國的商家到這裏開展跨境電商,但一定不是現在,可能是3年後,也可能是5年後,所以不推薦。
歐洲站:情況和北美很相似,但是因爲整個歐洲由很多大大小小的國家組成,除了英法德,還有類似像荷蘭、西班牙、意大利等還是藍海的跨境市場,感覺市場體量沒有北美大,但是空白或者說競爭小的細分市場還有很多,除去“ebay”、“亞馬遜”、“wish”,還有大量遍佈各國的電商平臺如:“Allegro”、“Cdiscount”、“Otto”,精準分析平臺特性的話,應該是可以找到一些比較好的細分市場的,所以暫定可以一試。
PS:英國、德國掀起的全球跨境電商稅務偵查合規風暴,讓中國的賣家面臨了一些稅務問題,需要重點留意。
中東:中東地區由於經濟、政治和產業結構問題,大部分消費品依賴海外進口,我自己是很看好中東市場的。
但是由於由於傳統政治紛爭、內亂和宗教問題,中東地區尚未建立起相對統一的在線支付模式,目前主流的支付方式爲貨到付款(COD)模式,回款時間和資金週轉期長,對於很多小賣家來說這裏是很不友好的,所以現階段不打算嘗試中東站。
主要的電商平臺有:“速賣通”、“Souq”。
PS :身邊有朋友將我們這邊的茶樹油賣到中東,每年押款近300萬,如果結算週期過長,是不適合小賣家嘗試的,故不推薦。
南亞:主要是印度,電商潛力也是很大,但是鑑於目前在政策層面、基礎設施層面都很不利於開展跨境電商,不推薦,主要的平臺有“亞馬遜”、“flipkart”、“snapdeal”。
非洲:無論是支付、物流還是在其它配套設施領域中,都處在一個初始階段,不考慮。
澳洲:參考北美市場,感覺情況差不多,主要的電商平臺有:“ebay”、“亞馬遜”、“Catch”。
東北亞:籠統感覺日韓俄羅斯的跨境市場沒有北美、歐洲那麼的激烈,而且距離近,有物流成本優勢,但是又各有弊端,如:像日本本身電商目前發展緩慢,韓國電商人力成本高企,利潤被攤薄,日韓綜合體量小,俄羅斯電商起步慢,大環境配套實施還不完善等。
主要的電商平臺有:“ebay”、“亞馬遜”、“速賣通”。
PS:綜合可以理解爲:有機遇有挑戰,所以東北亞也放到備選目錄裏。
東南亞:和東北亞一樣,距離中國近、有物流成本優勢,不管是東南亞的市場潛力、基礎設施都不錯,而且已經有了幾個跨東南亞的大型平臺,但是小語種林立所以語言可能會是一個問題,主要的電商平臺有:“蝦皮”、“lazada”、“ebay”、“亞馬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