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跨境行業發展前景,未來如何?
第三,中國已經逐步建立起涵蓋支付、ERP系統、知識產權、設計認證、商檢報關、廣告服務、會議會展、培訓代理等各個層面、全方位服務跨境電商行業的生態體系。
而且必將進一步擴展和完善。
正是因爲有了這樣全面的生態鏈,跨境電商這些年才得以如火如荼地發展。
第四,國家政策層面對於跨境電商出臺了大量支持政策,跨境電商試驗區在全國遍地開花。
同時,國內很多高校都開設了與國際貿易、物流管理、跨境電商對口的相關專業,逐步建立起了一套人才培訓體系,能夠爲跨境電商源源不斷地輸送人才。
第五,資本市場對於跨境電商行業整個生態圈的投資越來越多,讓整個行業的變現方式越來越多,也必定將進一步促進這個行業的發展。
如果你需要更多專業的【出海營銷】建議和幫助,可以聯繫@PandaMobo熊貓新媒。
明年(2023)的經濟形勢怎麼樣?
明年(2023)的經濟形勢怎麼樣?我個人感覺,今年大多數行業都不比以前好做,是不是今年整體經濟形勢不行?那麼明年經濟形勢會怎麼樣呢? 402被瀏覽 773,202 登錄後你可以不限量看優質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內容一鍵收藏登錄青燈 如果說經濟大勢,那一定是一年不如一年。
但如果說有沒有行業能夠賺到錢,那說實話還是可以的。
例如在疫情剛剛爆發時,雖說經濟整體下行,外貿行業虧得褲衩子都當掉了,但是做醫療、衛生項目的賺的盆滿鉢滿。
有人說疫情屬於“黑天鵝”,無法準確預測,投資醫療行業賺錢無異於買彩票中大獎。
但是明年的賺錢項目是有跡可循的,排在第一位的是,軍工。
這不佩洛西還嚷嚷着要訪臺嘛,這次我們國防部堅決回擊:“訪不訪臺你說的算,能不能順利到達臺灣中國軍隊說的算!” 我們這次之所以這麼強硬一方面確實是漂亮國國勢下行,身邊的小弟們都擺楞不住了更何況一直以來跟他不對付的鐘鵝。
另一方面我們已經做好了打一場仗的準備,雖說計劃裏還要晚幾年,但是如果現在豺狼拜訪,我們也會手持獵槍英勇回擊!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專碩2023年改396嗎?
2023考研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專碩會改成396經濟類綜合聯考!(先說結論) 1、我校數學三和396糾纏的淵源解讀: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專碩我們已經輔導了4年,在這4年中,我們的戰績非常優異(2022年一志願上岸70+,有50+跟隨我們進行學習),因此大年初一,我們更新了最新的一篇上外貿金融專碩經驗貼,我們期待通過這篇經驗貼,讓你通過15Min的時間,即可瞭解上外貿金融專碩的歷史發展變化(比如數學三/396事件的淵源)、金融專碩的調劑/一志願情況拆解、我們該如何備考專業課和公共課、專業課的題型變化、我們的就業情況以及就業薪資。
我們將會在如下作出數據分析和專業解讀。
期待可以幫到你進行2023備考!2022年3月12日更新(我們做了23考研上外貿金融專碩的最強講座!) https://www.zhihu.com/zvideo/1486092055184781312 www.zhihu.com/zvideo/1486092055184781312 2017~2022考研,均爲數學三:2023及以後,均爲396,且學年制改爲2年: 首先,我校金融專碩從17年開始招生,當時僅3位一志願(後補1位),其餘45人左右均爲調劑;18考研,爲9位一志願,其餘35人均爲調劑.........這樣有調劑的情況,截至目前,是持續到了21考研的(22考研暫時沒出,但按照學校的今年考試情況,由於數學三哀鴻遍野,預計還是國家線即可複試,且存在少量調劑名額)。
但是,上述有調劑的年份,不是我們要重點說的,本文還是想幫各位學弟學妹分析一下23考研。
23考研(2022年12月中下旬參加初試)的同學,學校層面有兩個變化。
第一,數學三調整爲396經濟類聯考;第二,學年制由2.5年變成2年制。
這樣的頒佈有一個具體的動態,即,2021年8月2日,我校開了一個金融管理學院的座談會,期間公佈了2件核心事情,(1)金融專碩改396,變2年制;(2)增設資產評估、保險專碩,均396。
但是在2021年8月31日,又收回修改條例,其中(1)的影響最大,因爲很多同學已經進行了一個月的396備考,所以被迫後續轉戰浙江工商大學、上海師範大學、上海理工大學等學校。
但是經我們和老師深度溝通後,明確了,2023考研爲396經濟類綜合聯考!所以各位學弟學妹請注意,務必在2023考研若備考我校金融專碩,請着手準備396經濟類綜合聯考! 以下是本次改動的情況始末我之前有過一個專業的回答,大家可以自行瀏覽: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專碩專業改爲396了嗎? www.zhihu.com/question/477534403/answer/2068593014 2、如果改成396經濟類綜合聯考,我們該如何應對? 首先,既然大局已定,那麼我們就直接開始應對備考吧,還是那句話,如果想期待官方的公佈,一般都是要等到8月的提前公告,或者是9月的招生簡章(也可能2023還會有學校組織的考研座談會)。
但是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座談會可能說的東西也不會被落實,沒說的也可能會被落實。
所以,不要再糾結了,直接按照396經濟類綜合聯考來進行復習的準備即可!以下是我們做的公共課經驗分析,希望對2023的學弟學妹有所幫助! 3、改成396經濟類綜合聯考,上外貿金融專碩在2023的考研分數會不會暴漲? 還是先說結論:不會,並且預計在2023考研,最終金融專碩的複試線365分左右! 首先,這個問題的來源是由兩所學校引起的恐慌: (1)華東理工大學金融專碩,在15~21都是國家線,但是在2022考研預計會370複試線。
(2)浙江工商大學金融專碩,以往雖然有出現過金融專碩小幅度高於國家線,但由於種種原因,加上又是396的院校,因此複試線暴漲,基本上會觸達複試375這樣的一個水位。
所以各位學弟學妹難免會產生一個恐慌情緒。
但是請稍安勿躁,因爲即使大家很關注的報錄比,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的金融專碩歷史參考數據的意義,也是非常有限的!因爲即使在22考研有970+人進行了報考,但是仍舊是國家線進行復試!(我們對1400人以上的樣本進行了收集,最終的有效問卷370+)。
所以在2023 ,我們認爲396的變革,對於大多數學弟學妹都是利好的。
可以讓分差在公共課變得更小,更小程度上闢出考試發揮失常而導致的數學三崩塌。
最終,各位學弟學妹加油吧!歡迎隨時與我們交流或發起諮詢~有問題也可評論在下方~
未來幾年外貿趨勢會怎麼樣?
嘴上談着趨勢,內心想着機會。
這纔是成年人看不清趨勢的原因,也是內心焦慮的來源。
說幾點: 外貿趨勢,小學生都能判斷,成年人卻犯糊塗 十年以上的變化,才能算做趨勢。
三五年的變化只能算機會、風口。
凡是趨勢,普通人都能知道並感受到。
普通人真正該關心的是具體的套利機會,而不是大而空的趨勢,比如外貿趨勢。
這麼說有點空,讓我把每一點拆細了給你說。
趨勢,小學生都能判斷,成年人卻犯糊塗 外貿趨勢其實非常容易判斷,容易到小學生都可以回答。
商務部公佈了從1981年至今的外貿進出口數據,拿着這個數據,畫個曲線圖就看到了外貿趨勢,如下圖。
圖1:1981年——2021年我國貨物出口年度統計,單位百億美元。
上圖數據來源商務部[1],僅包含了貨物出口,即狹義的外貿出口,還沒包含服務出口,以及進口。
可以看到: 除了1983、2008、2015和2016年這4年外貿的增長爲負外,其餘年份均是正增長。
1998年到2014年(階段2和3),這17年可視爲外貿的黃金17年。
中間如果不是2008年經濟危機,這條曲線應該相當平滑。
階段2和3:說外貿是飛速發展也不爲過。
階段4:外貿經過2015和2016年下降,又重回年較高速度增長。
根據這條曲線,我們在預測未來5年、10年外貿的趨勢時,有以下3種可能: 原地踏步 下降 增長,但增速放緩 首先,原地踏步是最不可能的。
要讓外貿這麼大體量(佔我國GDP 1/3)的事情保持總量不變,還真是個非常不現實的事情。
剩下在增長和下降中二選一,我樸素地選擇了增長,沒有太多的論證過程。
如果你想選下降,請允許我友情地提醒一下: 即使遭遇了2019年底開始的新冠疫情,2020年的外貿也實現了3.6%的增長,2021年更是29.9%的飛速增長。
當然,2021年的高速增長與2020年漲得慢和疫情物品出口有關。
在我寫下這個回答的這兩天,《海關總署公佈「今年前 5 個月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 8.3% 」》(2022年)。
要知道,今年俄烏開戰對世界經濟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
這都說明了我國外貿出口是有相當有韌性的。
所以,我對未來5~10年的外貿預測是增長但增速放緩。
任何時候,謹慎樂觀都是個不錯的態度。
題外話1:外貿的歷史有一千年以上談論着外貿,看着從1983年到2021年的數字,你會以爲外貿是近幾十年纔有的經濟活動。
這是個錯覺。
China,我國英文名。
一千多年以前,西方人用瓷器(China)來代指我國,不正是說明了與我國的經貿往來從那時就開始了麼?從我們的視角來看,與西方人的經貿往來,不就是“外貿”麼? 我不是學者,沒花時間去研究這種國與國之間的經貿往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只是籠統地給出了個說法:外貿的歷史至少有一千年以上。
題外話2:爲什麼廣州、福州、廈門、寧波和上海這5個城市的外貿比較強勢? 如果你對外貿有一定了解,會知道廣州、福州、廈門、寧波和上海這5個城市的外貿在國內排名靠前。
我的問題是,爲什麼是這5個城市?有什麼歷史淵源麼?還真是歷史原因。
這5個城市除了都地處沿海水運方便外,還都是1842年《南京條約》簽定的開放通商的城市,即“五口通商”。
這段歷史換個角度解讀就是:只要有利潤,即使是靠戰爭手段(西方國家)也要打通貿易渠道。
清朝年間,我們是被打通的渠道。
未來呢? 我提及上千年的外貿史和“五口通商”,就是想站在更長的時間範圍來提醒各位外貿人,外貿的歷史要比我們感受到的長的多,韌性也比我們感受到的強得多。
所以,在對未來外貿趨勢的判斷上,我樸素地選擇了“增長但增速放緩”。
增速放緩,那也是情理之中和必然的——這世上本沒有隻增不減的東西。
趨勢,普通人都知道和感受得到 讓我舉幾個趨勢的例子,你我一起感受感受: 下海經商很賺錢外貿很賺錢 電腦行業很賺錢(PC互聯網) 手機行業很賺錢(移動互聯網) 互聯網行業很賺錢 從實體按鍵的功能機到全觸摸的智能機 移動支付 城鎮化(房地產) 從燃油車到電動車 上面這些趨勢,哪一個普通人不知道?哪一個不是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我們? 真正的趨勢,你不用去抓,它會自己找上門來,改變你的生活。
你所要做的不是去抓它,而是不要對它視而不見和拒絕。
是的,只要你“隨大流”,雖然不能在趨勢剛開始時抓住它,但也不會錯過任何趨勢。
10年以上的連續變化纔算得上趨勢。
趨勢持續的時間長,影響範圍廣,普通人只要不刻意拒絕就不會錯過。
趨勢,普通人都知道和感受得到。
改變命運的是機會,而不是趨勢 樓主提的這個問題,表面上是在關心趨勢,不如說是在關心畢業時的就業和收入情況。
原諒將此問題說得如此粗俗和具體,我並沒有冒犯之意。
我是想將問題再具體一點,避免讓討論淪爲空談。
“懂得許多道理,卻過不好一生”,除了缺乏行動外,還因爲你懂的都是飄在空中、無法身體力行的大道理。
這樣的大道理懂得越多,除了多幾分談資外,還會生出漸漸生出焦慮。
對了,要獲取這種道理的最好去處就是去聽“得到”APP。
初聽覺得大開眼界,再聽覺得我行我可以,繼續聽會向周圍的人佈道,最後得到身邊人的評價:“這個人煩死了,眼高手低。
” 不是說所有得到app用戶都如此,我是用個別現象提醒一下大家。
向得到用戶致歉。
對了,我也是得到用戶。
回到問題。
樓主這個問題本質上是因對未來的擔憂,而想預知未來,預知趨勢,從而做出更好的選擇。
這種思考方式太大、太空泛,是有問題的。
你只想知道今天出門是否需要帶傘,正確的方式是去看天氣預報,而不是研究全球氣候變暖。
你我只是普通人,只想找份好工作、小生意,一年賺個百八十萬,能生活得體面點,更好地照顧好父母、妻兒。
如果是這樣的話,如果你的目標是一年賺100萬,就不要去研究趨勢,而應該去尋找各種套利機會。
抱歉,對於還是大學階段的人說這些,顯得有那麼點老氣橫秋——我大學那會兒,也是想改變世界或成爲縣城首富的。
建議把目標設爲一年收入100萬吧。
一年收入百萬是個有挑戰且現實的目標。
當然,也是知乎的平均數。
讓我們先達到知乎的平均數,再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吧。
總結 總結下我的觀點: 外貿的趨勢是相對容易判斷的,一是有數據,二是體量大。
趨勢持續時間久,影響大,普通人只要不刻意拒絕就會感受和加入其中。
比如:智能手機、移動支付和電動汽車。
“嘴上談着趨勢,內心想着機會”,這纔是覺得趨勢不好判斷的原因。
改變命運不是趨勢,而是套現機會。
看看我這個外貿人的個人經歷,其中有“四戰四敗”,也有抓住套利機會翻身的時候。
我是Master蔡浩,略懂外貿開發信和獨立站。
如果你覺得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一鍵三連”(點贊、收藏、喜歡)~ Logs: 2022/6/15:發佈 2022/6/18:修改一處筆誤,調整少許格式。
參考 ^商務部:貨物進出口年度統計http://data.mofcom.gov.cn/hwmy/imexyear.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