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中國跨境電商規模達1.69萬億?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達1.69萬億元,增長了31.1%,其中出口1.12萬億元,增長40.1%。
從數據上看,中國跨境電商正在加速發展,跨境出海已經成爲必然趨勢,而隨着中國商品快銷全球,中國品牌全球化的進程也將進一步加速,“中國商品”正在向“中國品牌”轉變。
中國跨境電商規模達到1.69萬億的背後,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全球零售電商市場規模約5萬億,而海外市場接近4萬億,中國跨境賣家面對巨大的潛在消費者市場,要做的不只是“賣貨”,更要打造自主海外品牌,才能實現利潤的最大化,更快搶佔海外市場。
星盤跨境shopastro建議,跨境賣家可以嘗試DTC獨立站模式,以精準靈活的打法實現商品銷售的品牌化和細分化,搶佔先機,形成品牌價值優勢。

跨境電商,爲什麼突然這麼火爆呢?

據海關總署初步統計,2021年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到8867億元,同比增長28.6%。
其中,出口6036億元,增長44.1%。
這個增速甚至超過了2019、2020年的年增速,與此同時,跨境電商的市場規模增速也十分恐怖。
毫無疑問現在要做跨境電商是最好的入駐時機,未來的跨境電商也會一直持續的保持穩定,不可否認的是,跨境電商的爆火仍會持續下去,只要國外的供應鏈沒有完全恢復,就會長期依賴中國的供應鏈,跨境電商的紅利期,遠沒有結束!

跨境電商這個行業現在怎麼樣?

近幾年由於疫情的爆發,實體店經濟受到嚴重打擊,而互聯網時代經濟則得到巨大發展,很多人都成爲了第一個喫螃蟹的人。
而大多數人由於各種因素的原因望而卻步,但這不代表跨境電商行業不行。
看到很多回答都在問:現在做跨境行業還來得及嘛?這個回答就好比現在努力還來得及嘛?我想的是一切事情都來得及,只要肯堅持。
疫情當下,很多人覺得國外疫情不穩定,所以覺得跨境電商不穩定,但恰恰相反的是跨境電商爲我國經濟增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疫情遍佈的2021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是由,跨境電商進出口8867億,同比增長28.6%。
全球疫情尚未的得到有效緩解的局勢下,跨境電商的低成本,高效率,突破時空限制的獨特優勢,充分顯示了中國作爲全球製造中心的優勢。
跨境電商迅速發展的同時呈現出四大特點: 一、獨立站加速崛起。
跨境電商從以往的以來第三方跨境電商平臺爲主,逐步開發出獨立的網站,社交網站,搜索引擎等多種渠道。
二、傳統外貿企業加速發展跨境電商。
跨境電商從早期的以個人賣家和貿易型企業進行發展,許多生產企業由線下轉到線上,數據化水平明顯提升。
三、產品品質逐步上升。
跨境電商企業由單純注重性價比逐步向注重品牌、質量、標準、服務等轉變,定製化,個性化商品快速增長。
四、合規化發展趨勢明顯,更多企業加速合規經營,品牌出海。
同時跨境電商近幾年的迅猛發展還得益於我國一些列政策支持特別是海關總署實施了跨境電商B2B間改革試點。
收益明顯。
所以你覺得跨境電商這個行業還可行嗎?沒有成功不了的人,只有不敢行動起來的人。
通俗的講,跨境電子商務就是將國內產品銷往國外賺取利潤。
國外由很多電子商務平臺,如亞馬遜,蝦皮等,我們都很熟悉。
每個平臺都有自己的優勢點。
我們要做的就是選擇一個適合我們的平臺,選擇正確的一個選擇,這是成功的一半。
亞馬遜作爲全球網店平臺,擁有全球14個站點,覆蓋180+個國家,同時在全球擁有4億高品質的顧客,可以爲網點賣家提供大量的客戶人羣。
亞馬遜相對於其他平臺而言規則還是比較公平的,平臺門檻高,惡行競爭少。
客單價高,亞馬遜平臺產品的平均客單價多高於17美元,而其他平臺單價則在12美元。
同時重推薦,輕廣告,不需要推廣就有用戶購買。
亞馬遜全球開店企業購~2022年亞馬遜新賣家入駐 (1)亞馬遜企業購正在重塑全球商業採購模式。
(2)新型跨境商業採購,助力中國賣家直接觸達海外高質量企業買家。
亞馬遜全球開店企業購採用最先進的亞馬遜的B2B業務服務,使每一個網點賣家迅速、全方位地佈局全世界業務,並根據各個國家的顧客生活方式,文化差異尋找新的創業商機,依靠平臺高效物流運輸方式,商家有更大機會將平臺消費能力強的買家羣體,發展成爲自己的客戶。
其主要的優勢有: 1、依託亞馬遜優勢,海外站點覆蓋廣(歐美日)且線上企業採購市場容量 2、運營方便,只需要一個亞馬遜賬戶,C端和B端業務可以同時做,無需額外資源 3、一站式線上B2B跨境貿易,直接觸達海外企業客戶,輕鬆拓客獲單 跨境電商~未來可期!!!

如何看待跨境電商的發展前景?

如何看待跨境電商的發展前景?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2020 電商增長驅動力 」,更多討論,歡迎點擊圓桌鏈接>>>2020 電商增長驅動力 如果說非典後的2003年被稱爲電商元年,…顯示全部 剛好前兩天剛好做了個類似的課題,整理了一些信息。
首先,跨境電商的趨勢: 1.份額小,增速快。
從圖可知,而相比傳統外貿的低迷,近幾年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增長率一直維持在30%以上。
2012年,跨境電商僅佔進出口總規模9.6%,數據顯示,到2016年,該比例預計達到19%左右,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市場巨大。
2.政府介入,把跨境電商作爲外貿的增長點。
政策頻出,透明化的同時,跨境電商會慢慢走出灰色地帶,走向正規化,通關、結匯都會逐步解決。
各地湧現或即將出現一批跨境電商產業園,都在琢磨着通關和結匯的事,但目前也只停留在理論階段。
3. 國內做跨境電商的南北差距大。
上圖是2013速賣通賣家的城市分佈,深圳佔了4成,上榜的城市中,只有北京、青島和許昌三個北方城市。
南方在理念、氛圍和模式都走得比強。
4.到處喊着缺人。
電商門檻較低,炒得又厲害,傳統外貿轉型加上創業新手們往裏頭擠,所以對外貿電商人的需求很大。
而剛剛熱了兩年,人員供應不足,組織碎片化的觀念靠不靠譜還是未知數,小企業缺少培養機制,很多人寧願往僵死的傳統外貿擠。
機會在哪裏? 1.傳統外貿和小生產企業的轉型。
2.解決人的問題。
3.解決通關和結匯問題。
參考資料:1.艾瑞諮詢:2012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規模達2.3萬億元 2. 2012-2013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研究報告簡版 贊同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