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皮跨境電商平臺什麼時候成立的,好不好做?
好不好做這個看個人的實操水平,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這個平臺,只有適合自己的纔是靠譜的! 蝦皮發展史: Shopee,東南亞市場新興的跨境電商平臺,總部於2015年設立於新加坡。
2016年,在中國開展跨境業務,總部設於深圳。
2017年,全面啓動華東地區的賣家招募工作。
2017年,騰訊完成對Shopee母公司Sea的5.5億美元的投資。
目前。
Shopee共有一箇中國臺灣站點和6個東南亞站點,分別是中國臺灣、菲律賓、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
針對東南亞地區物流服務落後、基礎設施不健全的問題,Shopee推出了自己的物流解決方案:SIP一店通。
雖然Shopee入駐商家越來越多,但整個東南亞電商市場仍處於培育階 段,如果國內的入駐商家能夠悉心培養,未來將獲得巨大的收益。
蝦皮有人瞭解嗎?
Shopee隸屬於母公司Sea,是目前東南亞及中國臺灣地區的互聯網企業 Shopee是東南亞及中國臺灣地區的電商平臺 。
2015年於新加坡成立並設立總部,隨後拓展至馬來西亞、泰國、中國臺灣地區、印度尼西亞、越南及菲律賓共七大市場。
Shopee擁有商品種類,包括電子消費品、家居、美容保健、母嬰、服飾及健身器材等 Shopee社羣媒體粉絲數量超過3000萬,擁有700萬活躍賣家,員工超8000人遍佈東南亞及中國, 是東南亞發展最快的電商平臺,也是國貨出海東南亞的首選平臺。
二、Shopee(蝦皮)成長曆程: 2016年,Shopee進入中國,並於深圳設立總部,全面開啓中國跨境業務; 2017年7月設上海辦公室,服務華東市場;
2021年蝦皮shopee真的值得去嘗試嗎?
2021年蝦皮shopee真的值得去嘗試嗎?近兩年跨境電商可謂是熱名詞,風風火火,入行者甚多,具體不知從哪年開始有人喫螃蟹試水並且有所收穫。
有人說,現在是跨境電商的封口,尤其是東南亞市場,正在跨…顯示全部 248被瀏覽 179,458 43 登錄後你可以不限量看優質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內容一鍵收藏登錄如何利用tiktok聯繫國外網紅,從而達到讓其成爲銷售渠道 做跨境電商一是看平臺,二是要選擇市場,歐美地區亞馬遜是主流,東南亞地區來贊達、蝦皮都可以,如果你選擇做東南亞市場,建議你從蝦皮做起。
2021shopee蝦皮還能不能做?新手蝦皮創業者最關心的問題是什麼?
1.新手沒有電商經驗兼職可以操作蝦皮嘛? 答案是肯定可以的 爲什麼沒有電商經驗的可以做? 由於去年蝦皮放寬鬆入住政策,導致大量新手玩家湧入,從我個人接觸的賣家70%都是沒有電商經驗的,你不用跟高手競爭,跟同級別的競爭就好,大家都在一個起跑線你怕什麼? 爲什麼兼職的可以做? 有了erp的存在其實操作蝦皮用不了多少時間,兼職玩家一樣有時間操作,只是前期有一個摸索的過程需要慢慢熟練,我接觸的賣家大部分都是兼職,想賺點生活費,其實個人態度挺重要的,多用點心,起來的機會也更大。
2.做蝦皮投入的多嘛?創業的投入也是創業者最關心的問題,如果你做跨境店鋪無貨源模式(蝦皮大部分賣家的模式)是,不需要多少投入的,有個幾千太夠了,前期除了註冊執照,或者搞流水,剩下的就是流動的貨款,這是前期的投入,至於測評推廣的投入要根據自身店鋪情況來定。
3.有很多人吐槽蝦皮各種坑,各種虧本是真實的麼?很多新手朋友想了解蝦皮就查了很多資料,看到很多了吐槽蝦皮坑的文章,嚇得都不敢做了,其實他們說的坑是真實存在的,不取貨,退貨,運費高,各種問題,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時候我看他們吐槽的特別生動都快哭出來了,這些坑吧在哪個平臺都有,我個人觀點是,選着一個平臺有問題就面對,不想做就不做,你吐槽有啥用啊,蝦皮不還是那麼多賣家麼,真有那麼大的問題平臺還有人做嗎?,我的圈子裏有很多做的不錯的小夥伴,我可沒看到他們各種哭訴,所以那種文章看看就行,如果遇到那種邀請你組團吐槽的肯定是有問題的 4.蝦皮入住需要準備什麼資料,入住流程是什麼?這裏就簡單聊一下入住資料,個體或者企業執照,內貿或者外貿網店流水,身份信息,電話號,個體只能選臺灣做首站,企業可以選擇馬來,臺灣,菲律賓作爲首站,沒有流水咋辦?有很多服務商是專門做這個的,執照的範圍不影響店鋪類目的選擇,至於入住流程,大家可以在知乎裏找。
不想找的文章我貼出來了:梓旃:最新shoppe蝦皮超詳細入駐流程 那麼,都2021年了,蝦皮還能不能賺錢? 能,當然能,Shopee一直在賺錢! 我爲什麼敢這麼理直氣壯的說,那是因爲我說的是事實,話不多說我們用數據說話!!Shopee 的母公司 Sea 背靠騰訊。
這家由華人創立的公司,僅用了 4 年時間,就在月活用戶數和 App 下載量上反超了阿里重金控股的電商平臺 Lazada,成爲東南亞最大的電商平臺之一。
最初 Shopee 並不佔優勢:Lazada 不僅起步早了三年,阿里巴巴還對其寄予厚望,2018 年收購之後派彭蕾前去東南亞出任董事長;而推出 Shopee 的母公司 Sea 從遊戲起家,在電商上沒有任何經驗,其股東騰訊也沒能打出成功的樣本 —— 從拍拍、QQ商城到易迅網,電商夢的實現並不容易。
而事實是,Lazada 正在競爭中一點一點失去在東南亞的領先優勢,被 Shopee 逐漸超越。
Shopee 厲害的地方在於,不僅成功完成了從遊戲到電商的拓展,而且多線作戰:其成立之初就在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和中國臺灣 7 個市場同時鋪開,並分別做了 7 個APP。
而衆所周知,東南亞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市場,每個國家文化差異和政策差異巨大。
今天,選取了運營模式、政策、物流、供應鏈四個方面,從 0-1 拆解 Shopee 店鋪如何通過理論實踐成功的,希望能給想入駐蝦皮的你帶來啓發。
一:模式:鋪貨、精細化運營Shopee 的母公司 Sea 與另外兩家打車巨頭 Grab、Go-Jek 一起被認爲是東南亞的“BAT”。
這三家東南亞估值最高的互聯網公司,有一個共同點是都拋棄了歐美簡潔單一的商業模式,選擇了中國式“超級APP”的發展路徑。
Sea 的用戶主要是年輕人,而在一個電商剛剛起步的社會里,最先接觸到電商的也會是年輕人。
因此,電商是一個非常受年輕人歡迎、且可以通過移動端迅速展開的切入點。
Shopee 發現東南亞的消費者天生比較喜歡“逛”這件事情,因此在線上零售環境中,Shopee 也花了很多精力來設計用戶“逛”的路徑。
這是專門針對東南亞消費者制定出來的玩法,而且 7 個市場“逛”的方法不同,每個APP都根據當地特色對運營模式做出來合理的分析。
第一種店羣化運營 “鋪貨”,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平臺大批量的上傳產品,shopee鋪貨就是指shopee賣家在平臺上大批量上傳產品,去吸引買家,這樣能讓店鋪快速的成長起來,也是非常受歡迎的,當然作爲一個經營模式,他也是有優劣的。
a.降低運營成本 一個運營人員就可以操做多個賬號店鋪,這樣以來我們所需要的運營人員就減少了,間接的就降低了我們的人工成本和運營成本。
b.節省時間 我們只要選擇自己想要去做的類目和產品,然後再借助軟件進行採集上傳到自己的店鋪上,然後只要後期對我們的產品進行簡單的優化和處理,就可以啦。
第二種精細化運營 什麼叫精細化運營?通常來講就是結合渠道、轉化流程和用戶行爲數據,對流失率較高的用戶環節展開針對性的運營活動,以提升整體的目標轉化率。
a.幫助店鋪走的更遠。
給產品和店鋪樹立品牌形象,店鋪整理有規劃,有自己獨特的店鋪風格。
b.注重單品的運營,可將產品打造成爆款、熱賣款。
精細化運營的上新量較少,容易挑選精品。
c.可着重研究數據。
Shopee 還引入了直播的玩法,通過跟明星、網紅之間的合作,加強用戶”有趣“的體驗。
2020 年雙十一大促期間,Shopee Live 觀看次數達到 7500 萬。
Shopee 娛樂化的策略卓有成效:App Annie 最新的 2020 年度報告數據顯示,2020 全年 Shopee 獲得了東南亞及臺灣市場購物類App總下載量、平均月活數、安卓使用總時長的三項冠軍。
二:國家福利政策不過只有運營能力遠遠不夠。
電商還涉及到供應鏈、倉儲、物流等多個線下環節,必須要快速搭建一個完整的本地化團隊,以保證業務的高效執行。
尤其是 Shopee 計劃同時在 7 個市場鋪開業務,對於團隊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
但是,Shopee 的團隊具很高的穩定性 —— 這或許與對手 Lazada 經歷併購後團隊動盪的襯托有關,但更多是由 Sea 的公司文化決定的。
尤其是在冷啓動時期,公司文化對於 Shopee 第一批覈心團隊的組建起到了關鍵作用。
Shopee團隊的穩定性讓國家也給了很大的政策支持。
三:物流:重金投入保證全流程體驗在東南亞電商發展早期,落後的物流設施是阻礙消費者嘗試網購的最大痛點。
當時電商服務生態尚未起步,Shopee 作爲第一批電商平臺,如果只採取不介入物流的“輕模式”,平臺本身也談不上發展。
因此,Shopee 承擔了墾荒者的角色,把物流作爲重點投入方向。
事實證明,Shopee 在這上面的投入物有所值 —— 因爲物流環節用戶體驗的提升,幫助它獲取了大量用戶,還成爲支撐它早期採取運費補貼策略的底氣。
而恰恰是這個補貼策略,是 Shopee 追趕上 Lazada 的一個重要原因。
跨境電商是 Shopee 非常重要的一塊業務,但跨境物流的難度非常大:端到端之間,涉及運輸、清關、轉接、存儲、派送等一系列複雜的環節,物流之外,還要伴隨信息流、資金流的打通。
Shopee 在基礎設施上做了大量投入,搭建了跨境物流體系 SLS。
現在 SLS 每個星期有 800 多個航班,覆蓋 30 多個機場。
從物流時效來看,從中國到印尼雅加達只需 3 到 4 天,而靠近澳大利亞的偏遠島嶼,10 到 14 天也可以到達。
Shopee 在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上投入了不少資金,不過物流網絡具有規模效應,隨着規模的擴張,物流成本正在逐漸下降。
現在中國跨境訂單平均履約成本大約爲客單價的 20% 左右。
此外,東南亞物流成本相比中國較低,以印尼爲例,兩公斤之內從雅加達送到西爪哇,只需要 4 塊人民幣。
這一方面是因爲當地人力便宜,另一方面,也是因爲 Shopee 爲 J&T 等物流合作伙伴建立了高效的系統,能幫助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運輸成本。
爲了保證用戶的消費體驗,Shopee 不僅重金投入物流建設,還進行了有力的運費補貼。
在賣家端,SLS 跨境物流體系的配送費用在一開始就較市場水平低 30% ,之後每年都有幾次下調 —— 隨規模擴張縮減的成本,Shopee 繼續補貼給了賣家。
而在用戶端,Shopee 在 7 個市場中,至少有 5 個在前期主打免郵策略。
免郵的好處是能夠抓住消費者最大的痛點,把門檻降到足夠低。
雖然現在平臺運費補貼的幅度正在縮減,但這已經讓 Shopee 在早期成功獲取了大量用戶。
現在 Shopee 依舊保持着非常高速的增長:根據今年 3 月最新發布的財報,Shopee 在 2020年全年 GMV 達到 176 億美元,相比 2019 年增長 71% ;總訂單數爲 12 億,同比增長 100 %;經調整後收入爲 9.4 億美元,實現了 224.1% 的增長。
四:供應鏈:中國經驗在東南亞互聯網圈,中國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據財新的報道,目前東南亞估值超過 10 億美元的 11 家獨角獸中,僅有 1 家成立兩年的公司尚未獲得中國資本投資。
而在電商行業,除了中國資本,更重要的是中國供應鏈與中國經驗。
作爲全品類電商平臺,商品豐富度是吸引消費者的一個重要指標,在這個方面,Shopee 的佈局離不開中國供應鏈。
儘管未透露具體的數字,但近年來中國出口到東南亞的商品佔比越來越高。
Shopee 的中國跨境商品覆蓋了美妝、3C、服裝、家居日用品等品類,其中比較特殊的是母嬰——過去在歐美市場,中國出口母嬰並不佔優勢,但在東南亞卻成爲一個強勢品類。
這是因爲東南亞有 50% 的人口在 30 歲以下,未來 5-10 年的嬰兒潮對中國母嬰產品來說是很大的紅利。
中國供應鏈的優勢不言而喻,成本低、質量優,而且因爲與東南亞消費市場很近,相比歐美,兩地在文化、消費習慣上相似,大部分產品無需爲東南亞定製,因此在貿易時具有很強的可溝通性和便捷性。
過去東南亞線下很多商品也是來自中國,但貿易鏈條很長,從工廠到出口商、進口商、分銷商,效率低下。
而跨境電商的作用是縮短交易鏈路,把中國商品直接帶給東南亞的消費者。
Shopee 採取B2B2C模式,即小B賣家入駐平臺賣貨給消費者。
而針對賣家,Shopee 也進一步深入到上游供應鏈,幫助尋找合適的工廠。
除了供應鏈,在東南亞電商發展早期,物流、語言、支付等服務也處於真空狀態,Shopee 只能自己完善這些配套服務。
以買賣雙方的語言交流爲例,爲了給消費者更好的本地購物體驗,Shopee 在多個市場僱傭了雙語客服團隊。
在積累了足夠多的數據之後,Shopee 通過機器學習,現在上線了自動翻譯的功能,能降低賣家的運營壓力。
有趣的是,在早期的賣家和品牌出海之後,電商服務商也開始出海了。
東南亞的狀態一直被認爲是 5-10 年前的中國,如果把兩者的電商發展階段做對比,現在東南亞是不是也存在着代運營、電商直播等新機會? 近年來東南亞電商生態的服務商逐漸增多,儘管在5年前這些行業還幾乎是空白。
目前這些服務商可分爲兩類,一類是本土化企業,第二類就是來自中國的出海服務商。
因看好電商服務生態的發展,現在 Shopee 也在幫助出海的服務商尋找東南亞的機會。
而還未發展起來的一些服務,Shopee 決定自己來做。
參考中國市場,Shopee 也快速試水了電商直播。
服裝、美妝類產品很適合直播賣貨,但在跨境直播中,語言是很大的障礙。
這時候最好的方案是找當地網紅,然而目前市場上並沒有第三方提供此類服務。
對此,Shopee 專門成立了一個團隊,幫助賣家對接當地網紅。
直播上線後獲得不錯的成果。
2020年雙十一大促,Shopee 在泰國和 Giordano(佐丹奴)深入合作,直播日單量增長了 1686%,GMV增長了 1764% ;在與越南美妝品牌O.TWO.O的合作中,直播觀看量破萬,直播日店鋪訂單量增長超 17 倍,GMV 增長近 10 倍。
有這些數據的支撐你還會覺得蝦皮不值得做嗎? 我是梓旃 一個平平無其做shopee的美少女 關注我帶你起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