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做跨境電商如何解決物流問題?
兩種模式,無貨源模式和自發貨模式。
無貨源模式 無貨源就是不用自己囤貨,讓你的供應商代發,或者自己找貨代,把貨物寄到貨代那裏,他們幫你貼單發貨。
自發貨模式 如果你自己有囤貨,想自己發貨的話,推薦北京燕文和遞四方,還有北京dhl, 這三個我用過,比較瞭解,也有一些其他的物流公司,可以百度一下。
燕文的渠道比較全,無論是經濟小包還是速遞都有,但是時效一般,價格還算合理。
遞四方的渠道沒有燕文多,不過時效好一點,價格比較合理。
北京dhl主要是dhl, 美國3~5天,有折扣,主要看發件量,雖然貴了點,但是時效有保證。
另外,郵政也有國際快遞服務,可以去郵政問一下。
跨境電商沒有貨源怎麼做呢?
沒有貨源就要去找貨源咯,看你想做哪種模式的,不過我個人建議做海外一代發的,可以不用囤貨,也不用擔心物流,很省心。
從哪裏去找貨源? 一、線上貨源 比如alibaba,義烏購,中國製造網,電子網,服裝網。
這類型的B2B平臺。
種類都很多,不過需要注意一點就是,上這類平臺找貨源,要主要品牌這塊,諮詢供應商品牌,質量等問題。
零售還是一件代發等等。
二、跨境分銷平臺 分銷平臺近幾年的發展速度十分驚人,大大小小的分銷平臺出現了在大家的視野下,而這種選品渠道對賣家而言,最大的優勢就是不需要備貨去把控商品庫存。
跨境電商無貨源模式貨源怎麼來?
本回答來自作者小馬(mahuanlovedd),如須轉載請聯繫作者。
首先做跨境電商肯定就要考慮一下幾個問題,貨源從哪裏來,如何選品,產品如何上架,語言問題如何解決,流量如何獲取,訂單如何解決,物流如何管理,利潤點在哪裏。
下面我就從這幾個問題一個一個的剖析,看看無貨源模式到底能不能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到底行不行得通。
1,貨源從哪裏來?大家都知道,只要是做消費類產品,貨源肯定是至關重要的,有訂單無貨源,訂單無法處理,客戶體驗不好,店鋪很難運營下去,那麼無貨源的的貨源是從哪裏來的呢?我剛聽說無貨源模式的時候,也跟大家有相同的疑問,貨源都沒有那你玩個鬼,帶着一絲嘲諷以及我TM怎麼這麼機智的查了一些資料之後恍然大悟,無貨源並不是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沒有貨的意思,用無囤貨解釋會更加精確,意思就是不需要提前囤貨,沒有資金壓力,它的貨源來自全網各大平臺的電商賣家,簡而言之就是借雞生蛋,你不是產品的生產者,你只是別人產品的搬運工,別人現成的國內的產品搬到你的亞馬遜店鋪,賺一個信息差和匯率差,你去電商平臺找一個你想做的商品,通過ERP系統完成技術修改,標題優化上架到自己的店鋪中。
2,如何選品 前面我在講選品小技巧的時候,提到過一個選品方式,鋪貨選品,意思就是首先從數量上去佔據一個優勢,無貨源模式首先得依靠ERP系統去實現產品採集,語言翻譯,產品上架,運用系統之後,上貨的效率有了一個量級的變化,人力一天20-30件,系統一天200-300件,這時候鋪貨選品就很容易去實現了,當然對於市場有一定敏感度的,還是可以運用其他選品技巧去選,只是無貨源是實現鋪貨選品的最佳方式,也是最適合沒有任何運營經驗的小白。
3,產品如何上架產品上架對於跨境電商來說,其實就是一個程序化並且較爲繁瑣的工作,在這份工作裏面,效率就顯得至關重要了,每天上架20件產品跟每天上架10件產品,通過累繼下來的效果那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那麼如此繁瑣的工作,無貨源模式該如何上架產品呢?這裏真的就是驗證了一句話,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無貨源模式就是靠ERP系統的自動化採集產品信息,包括產品圖片,標題,描述等等,翻譯成你所要進駐站點的當地語言,賣到德國就可以翻譯成德語,要賣到法國就翻譯成法語等等,語言整理完成,生成符合亞馬遜上貨標準的表格,最後一鍵式上傳到亞馬遜店鋪。
4,語言問題如何解決傳統跨境電商運營者,要麼就是懂相應國家語言,不懂得就是靠翻譯,無貨源模式使用的ERP系統自帶語言翻譯模塊,並且是一鍵式採集產品信息之後,自動翻譯成外語,效率大幅提高。
5,流量如何獲取 前面講到的上架產品效率大幅提高,通過鋪貨選品之後,產品類目佔據了一定優勢,例如某一個類目上總共有15000件產品,你的店鋪要是佔據5000件,相當於這個類目下3分之一的市場都是你的,流量水到渠成。
當然這裏說的只是無貨源模式本身的獲取流量的核心思路,你也可以通過廣告等等其他方式獲取額外流量。
6,訂單如何處理有了訂單就得發貨了,那麼無貨源模式是如何完成這一整套流程的呢?首先國外買家拍了你家東西,通過ERP系統後臺訂單管理系統,你去通過此產品鏈接找到它所來自的店鋪,你去拍下來,先發到中轉倉,在通過中轉倉二次包裝,貼上亞馬遜標識,國際物流標籤,符合亞馬遜國家物流標準之後,發往國外買家手中。
7,物流如何管理 這個問題也是我當時聽到無貨源模式之後,立馬想到的問題,該如何解決物流呢?你從其他平臺拍貨之後,別人也不會把你的貨直接發到國外呀。
答案來了,中轉倉。
無貨源模式當中解決整個物流鏈就是增加了一箇中轉倉的概念,先把產品發到中轉倉發到中轉倉,由中轉倉重新打包成符合國際物流標準的貨件,再次發往國外。
8,利潤點在哪裏做生意最後關心的肯定是利潤從何而來,很多人就要問,跨境電商的利潤大嘛?利潤點從哪裏來。
告訴大家兩點,信息差以及利潤差,數值相同的情況下,由於貨幣單位不同,通過匯率轉換過來利潤就非常可觀了,20元的小物件賣到歐洲,歐洲人去20歐元買跟我們花20元購買的實際感受是基本相同的,但是換算成咱們那就是100多,這就是利潤。
好了,相信大家看完這篇深度解析,對無貨源模式到底是如何實現的,有了非常清晰的認識了,想要了解具體操作流程可以聯繫作者(mahuanlovedd)。
如果喜歡,可以轉發分享給好友,大家有更多跨境電商的問題歡迎留言評論,我來解答。
現在很流行的跨境電商無貨源,到底怎麼樣?
無障礙登錄/註冊電商貨源跨境電子商務跨境電商平臺現在很流行的跨境電商無貨源,到底怎麼樣? 選擇跨境無貨源的模式需要考慮哪些方面的因素? 選品問題。
許多選擇無貨源模式的賣家都會一開始都會使用大肆鋪貨的方式,在我看來,這只是其中一種方式,鋪貨也是有技巧的,不是什麼亂七八糟的選品都往自己的店鋪裏面堆,鋪貨有技巧,選品更加講究技巧,哪種規格、尺寸的選品適合這種模式,需要賣家去琢磨; 貨源網的選擇。
國內可供選擇的貨源網有許多,賣家需要通過產品的質量、價格、物流等維度,去綜合考慮應該選擇哪家供貨源作用自己鋪貨的基礎; 資金成本的問題。
雖然無貨源運營的模式不要太多流動的資金,但始終需要給自己預留一些預料之外的支出,來應對一些突發情況; 跨境經營語言問題。
在幾年前做跨境電商對賣家需具備的語言要求比較高,但目前國內已經開發了ERP系統,完全可以解決賣家與外國買家的溝通和翻譯的問題; 跨境平臺的政策和開店問題。
當我們選好自己所想做的市場和平臺後,首先需要了解平臺的經營政策和規則,開店需要具備哪些條件,不同平臺有不同的規則,入駐條件也不一樣,因此需要賣家切實結合自身的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境外市場和平臺; 物流問題。
物流是很多人關心的環節,畢竟這個環節與我們的利潤高低息息相關,傳統方式就是FBA,租用海外倉來囤貨發貨;而無貨源模式則是我們有了訂單之後,會通過ERP系統發往國內中轉站,之後檢查包裹無誤之後再次打包統一跨國運輸到國外買家手中。
跨境無貨源的模式分享 關於選品,現在面向的是咱們國內所有的電商平臺,只要是在網上賣的,都可以稱之爲跨境電商的“貨源”。
以亞馬遜爲例(跨境電商平臺遠不止亞馬遜一個),做跨境電商最重要的是自己的選品思路以及運營方法,在選品時我們就要考慮到初篩的選品適不適合選定的國外市場,是否便於運輸和售後,是否符合當地市場的銷售政策等等;在選品種類上一定要儘量去選一些重量輕、不易損壞且利潤高的產品,同時避開那些已經被壟斷的產品,商品最好選擇15元到100元以內的,定價的時候也不能高於或者低於市場價格的10%,這樣也利於我們掌控自己的利潤空間。
亞馬遜跨境電商不同於國內的電商平臺,因此我們不能把國內電商思維直接套用在跨境電商運作上,也許國內銷量不好無人問津的產品在國外就能成爲爆款,所以我們在選擇產品的時候一定要去了解國外的民俗文化和風俗人情,再去國內尋找合適的產品去銷售,也可以在網上收集一些數據,做好統計在進行分析。
無貨源模式需要經歷大量的鋪貨,我們不能在選擇一批適合的選品後就放任不管了,我們也提到過,無貨源模式不是一件一勞永逸的事情,在產品傳到一定數量的時候,我們不能停止上架商品,時間在變,環境也是在發生變化,所以商品的更新是非常重要的,這樣也可以讓店鋪更好地適應海外市場。
關於選品,前期賣家若無從下手,不妨參考下: 賽盈專業一件代發,只要有用戶下單購買,賣家們直接在賽盈平臺進行下單即可,24小時之內出單號,2-8天妥投,滿足各大電商平臺對海外倉物流時效的要求;同時,賽盈提供專業的客服團隊以及長達60天的產品售後服務期,所以賣家也無需擔心物流售後等問題,這也是一種比較不錯的無貨源跨境模式。
更多關於賽盈分銷平臺操作問題及乾貨內容也可以進入賽盈幫助中心進行查看。
2022-07-22 18:06 ・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