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shein怎麼樣了?

當下的SHEIN,風頭無兩! 02 SHEIN爲什麼會火爆 作爲一家中國公司,SHEIN已經在海外發展地如火如荼,但在中國鮮爲人知。
這是因爲在它定位於海外市場,而不向國內市場開放。
關鍵一:快時尚界的拼多多 打開SHEIN的官網,笑容燦爛的歐美模特、色調明亮的展示圖片、風格流行的設計元素,看起來似乎與常見的歐美快時尚品牌沒什麼不同。
但再看看商品單價,這簡直就是一個“快時尚服裝界的拼多多”。
關鍵二:自建流量池 SHEIN自誕生起就建立了自己的官網,之後又做了手機App。
正是這樣的獨立渠道,讓SHEIN得以擺脫第三方平臺的許多規則牽制,有機會打造自己的品牌能力和運營能力,並從單純的快時尚品牌逐漸發展成爲具有垂類電商性質的平臺。

現在shein怎麼樣了?

這家一直名不見經傳、悶聲發大財的中國跨境電商,最近終於藏不住了。
SHEIN,在跨境電商中的名聲如雷貫耳,國內消費者卻並不熟知。
不過,近幾年,隨着跨境電商的熱度居高不下,再加上SHEIN的中國基因,越來越多人關注到這個名字。
在國內外,SHEIN被視爲最有希望與亞馬遜抗衡的電商平臺,並一躍成爲2022年創投圈的頂流。
5月6日,Marketplace Pulse數據顯示,中國跨境時尚電商SHEIN,目前已經成爲美國下載量最大的APP,超過了大熱的Tik Tok、Instagram、Twitter等社交巨頭,也遠遠超過亞馬遜。

媒體報道稱跨境電商公司SheIn已經開始籌備IPO,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信息?

無障礙登錄/註冊電子商務首次公開募股(IPO) B2C 電商跨境貿易 SHEIN媒體報道稱跨境電商公司 SheIn 已經開始籌備 IPO,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信息?投資界獨家獲悉,SheIn 已經開始籌備 IPO,近期有望提交上市招股書。
SheIn 的估值爲什麼這麼高? SheIn,最隱祕獨角獸要IPO了:估值暴…顯示全部 據路透社消息,SHEIN將重啓在紐約上市的計劃,已聘請美國銀行(BAC.N)、高盛和摩根大通等爲其 IPO服務。
早在兩年前,SHEIN開始第一次準備上市,但由於當時的不確定的市場現狀,一度擱置了這一計劃。
對於要重啓上市的消息,SHEIN公司的發言人進行了否認。
一位深圳分析人士對《藍海億觀網egiannews》透露,鑑於SHEIN的創始人許仰天一直以低調著稱,SHEIN的中文名“希音”(或取自老子道德經“大音希聲”),有追求清靜、低調之意。
因此,SHEIN即便真的重啓上市計劃,也很可能奉行“事以密成”的原則,除非到最後一步,不會公開細節。
消息人士對路透社稱,SHEIN的營收在2021年已經達到了1000億人民幣(157億美元),估值也達到了500億美元(3160.86億人民幣)。
SHEIN在2020年被《晚點》等媒體報道時,估值爲150億美元,如今,這一估值翻了3倍多,可謂非常迅猛。
但估值畢竟是估算的價值,具有很大的空間。
SHEIN目前作爲私營公司,不會披露其財務數據。
一貫低調的創始人許仰天(Chris Xu ),一般也不會支持在上市前披露數據。
創立於2008年的SHEIN,目前與安克創新(Anker)一道 ,成爲中國跨境電商的“兩極”,經常被拿來對比。
SHEIN主打女裝,以獨立站和獨立App爲主要陣地,安克主打3C電子,以亞馬遜等第三方平臺主要銷售渠道,同時兼顧沃爾瑪、百思買等線下賣場。
2020年,安克終於踏入“百億級俱樂部”(93.5億 ),而這一成績,SHEIN已經在兩年前就已實現了。
SHEIN的估值已達到3000多億,營收1000多億,安克的市值在361億左右,雖然其營收也將在100億的基礎上繼續上升,但總體上已被遠遠甩在後面,接近10倍的差距。
(圖源:東方財富網 2022/1/26) 一位深圳分析人士告訴《藍海億觀egainnews》,安克的內核,是以研發爲驅動的製造商,電商平臺只是它的銷售渠道,它不是典型的跨境電商公司,SHEIN纔是以流量、智能化供應數據系統驅動的電商公司,在嚴格意義上,兩者無法直接比較。
然而,作爲跨境電商兩座標杆,SHEIN與安克創新被拿來比較,總是無法繞開的。
如果SHEIN成功上市了,它的市值將是幾個安克? 安克與SHEIN的主要資產是什麼? 以創新驅動的安克,爲何比不過賣“低價”商品的SHEIN? 讓SHEIN比安克更值錢的,不是它更高的營收額 安克以創新著稱,SHEIN以“低價”聞名。
理論上說,安克本該擁有“更高的價值”,爲何會出現這樣的“反常”情況?總體說來,SHEIN比安克“值錢”的地方,不僅在於它的營收,而在於它的“私域流量池”和“獨立生態閉環”。
我們先粗淺地對比一下營收。
SHEIN的營收在2021年已經達到了1000億人民幣(157億美元)。
安克目前還未發佈2021年財報,2020年營收爲93.53億左右。
2021年前三季度,安克營收約84.25億元。
依照以及往年情況推測,2021年安克的全年營收超過100億元,應該沒有太大問題,但要達150億元,可能還有不小的差距。
從營收額來看,SHEIN是安克的6-9倍。
從產品單價來看,安克的產品售價,大部分要高於SHEIN的產品不少。
在亞馬遜上,安克除少數產品以外,大部分產品售價都在20美元以上。
一些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甚至賣到了200-500美元。
反觀SHEIN,其產品向來以“低價”著稱。
大部分產品售價都在13美元以下,3-4美元的衣服隨處可見。
即便是準備往高端方向發展的Moft,售價一般也在30-40美元之間。
SHEIN以不到安克一半的產品均價,創造了近10個安克的營收。
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雖然沒有明確數據證明,但無外乎兩種情況:一是,SHEIN的用戶基數比安克要大很多;二是,SHEIN的用戶復購率遠超過安克。
或者,上述兩種情況兼而有之。
如果要進行“終極歸因”,主要是在於兩者模式和“護城河”上的巨大的差距。
SHEIN將巨大的流量,存留在了獨立站和APP上,形成了自己的“私域流量”乃至“私域生態”。
而安克則依然以平臺爲依託,藉助平臺分發的流量來實現銷售。
本質上講,SHEIN與安克的差異,不在於現階段的流量和銷售額的差別,而在於“護城河”的差異。
所謂護城河, 就是是一條“同行要趕超你時必須跨過”的一條河。
每年研發投入幾億元的安克(2020年5.67億元),確實也已經構建了一條技術、供應鏈、品牌的護城河,其深度和廣度,超出了深圳衆多年售百億的同行。
然而,安克護城河的深度和廣度,總體又不如SheIn。
(安克財報:2020年研發投入5.67億元,佔營收6.07%) 在本質上來說,安克是一個研發驅動、產品驅動的製造企業,而亞馬遜只是它的一個銷售渠道,它在亞馬遜的店,就跟大商場裏租的“櫃檯”一樣,貨賣得再好,有可能在某些時候遭到商場的“撤櫃”。
(2020年安克在第三方電商平臺開了20家店,14家是在亞馬遜) 總結說來,安克有很強的產品力,但它沒有安全感,在流量和渠道上,嚴重依賴亞馬遜等第三方。
最關鍵的是,安克未能建立其自己的生態閉環,它是一個製造商和出口貿易商,而不是“自建生態”及“數據密集型”的互聯網企業。
相比之下,SHEIN就是這樣的一種存在。
與“專注於產品研製,將流量命脈交給亞馬遜”的安克相比,SHEIN具有真正的互聯網內核,並構建了自己的流量和數據生態 。
SHEIN至少構建了四大護城河: 1.一個經營多年、擁有億級用戶的獨立站和App(私域流量池,2021年App下載量1.9億次); 2.一個用無數長尾商品、用戶行爲數據“投餵”出來的、讓用戶上癮並不斷復購的“Tik Tok式電商生態”(注:Tik Tok爲海外版抖音 ); 3.一個銜接億級終端用戶與國內優質工廠、實時更新和調整訂單數據的智能供應鏈平臺; 4.一個佔領歐美廣大消費者心智的快時尚品牌。
(SHEIN以1.9億次的下載量,在全球購物APP下載量排第二位,超過了亞馬遜) (SHEIN的億級訪客與asos、ZARA等快時尚品牌網站對比) 當然,有流量並非意味着一切,流量的“低成本的高效轉化”纔是最重要的。
這一點,SHEIN在很大程度上,比安克等依賴第三方電商平臺銷售的企業來說,有着較大的優勢。
SHEIN是通過多年數據“餵養出來”的智能化系統,實現了“低庫存”和“高轉化”。
SHEIN將其網站和App與其ERP製造端相連。
一款衣服上線,多少人瀏覽了,多少人加入購物車, 多少人又最終購買了。
一切瀏覽、點擊、銷售數據都會收集起來,並經過算法處理後,迅速同步到系統中,然後SHEIN向工廠發出指令,快速調整其產量。
SHEIN可以小量試跑,同時生產和測試數千款不同的衣服,每件只訂購一小批,甚至只是幾十件,然後放在網站(App)上看消費者的反應(大規模自動化測試和重新訂購(LATR)模型)。
即便如此小量的訂單,工廠也很願意配合。
即便某些款式可能賣得不好,很快下架了,但某些款式可能迅速跑出來,變成一個大爆款。
接着,工廠就可以喫到一大口香甜的蛋糕。
就這樣,把持億級活躍流量(用戶)的SHEIN,通過與中小工廠結成“智能化供應鏈同盟”,靈活、快速地滿足了消費者對款式近乎貪婪的需求(慾望)。
SHEIN每個月上新一萬多款,一年上新10多萬款,只要你的手指滑動,就有無窮無盡的服裝供挑選。
相比安克前置的大量研發投入,開模,測品的巨大成本,SHEIN做到了最低成本的“小單快返”,無需積壓庫存。
就這樣,SheIn自己把持了私域流量池,再加上深度滲透了上游供應鏈,形成了自己的“獨立生態閉環”。
因此可以說,投資人之所以給出了那麼高的估值,不僅僅是給SHEIN的營收額的,而是給它的獨立生態的。
沒有創新窘境的SHEIN,比安克更加安全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就是安克賴以成名的護城河——技術創新,也讓安克“疲於奔命”。
而這一點上,SHEIN卻具備了安克所沒有的“優勢”。
安克的創新能力很強,但也很快被模仿。
2012年,安克團隊研發了一款小芯片,實現了安卓、蘋果系統雙兼容的快速充電功能;2014年,安克團隊又研發出了一款口紅形狀的移動電源,成爲首款銷量超100萬的爆款產品;2018年,安克首創“氮化鎵”材料生產的PD快充(充電器)。
這樣的創新技術含量相對較高,難度較大,成本高,然而很快被人模仿。
甚至有人說,安克用自己的創造力,“餵飽了”行業中的頭部賣家,包括競爭對手在內。
比如,其“氮化鎵”充電器熱賣之後,深圳部分頭部3C大賣家,在一個多月裏,馬上推出了同樣材質的充電器。
花大力氣研發的產品,不僅很快被人模仿,更大的問題在於,3C類消費電子的生命週期很短,是一個“速生速死”的品類。
一般而言,消費電子的生命週期大概只有10年。
比如,我們熟知的MP3、傻瓜數碼相機、功能手機、磁帶隨身聽 ,曾經紅極一時,風靡全球,出現過很多企業,湧現過很多品牌。
然而,它們很快被新一代技術和產品取代,很快式微、甚至消失了。
安克主打的產品,移動電源、藍牙音箱、智能投影儀、行車記錄儀等,都具有“速生速死”的屬性。
其實,安克已然親身經歷了幾類產品的“速死”。
安克第一個產品是筆記本替換電池,還沒做幾年,這個品類消失了;第二個品類是手機的可更換電池,接着又消失了。
後來換到了充電器、充電線、無線充等產品。
這就是冷冰冰的現實,消費電子之間,互相殘殺,一代喫掉一代,不留任何空間。
用安克創始人陽萌自己的話說,做消費電子,好比在活火山上蓋房子。
即便限於這一窘境,安克想要保證一直領先於同行,依然需要持續地“硬着頭皮”,加大研發投入,加快研發腳步,以有限的“創新能力”,應對“無窮的模仿”和“無情的代際淘汰”。
事實上,安克的研發費用確實正在逐年增長,漲幅不斷提高。
但技術研發是永無止境的,“夸父逐日”終有“累倒”的一天。
因此,可以說技術研發成就了安克,也給安克戴上了枷鎖。
相對而言,SHEIN卻沒有這樣的煩惱。
儘管SHEIN也做“創新”,在衣服的樣式、流行元素上追趕潮流,並且以極高的速度上新。
但是SHEIN的創新,並不像安克那樣,需要“時刻保持高投入”的狀態。
也不需要每年花大價錢在技術研發上。
正如上文所說,其獨立站和APP,爲其沉澱了海量的用戶數據,同時,不斷新增的粉絲也爲其提供了海量數據,只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統,這些數據就會爲其篩選、預測出最新潮、最流行的元素。
與此同時,SheIn在谷歌、Pinterest、Facebook、Tik Tok等投放廣告引流,沉澱大量點擊、停留、轉化數據,其SEO數據團隊不斷地研究競爭手網站的數據。
用戶行爲數據不斷增加着,最終如雪球般的越滾越大。
所有的數據,彙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清晰的用戶畫像,並作爲設計、優化、改造的參考基礎。
SHEIN只需要將這些元素進行重組,就能夠實現“創新”。
就在這樣的循環往復的過程中,SheIn的系統一直被數據“投餵”,“投餵”的越多,就越來越“聰明”。
嚴格意義上說,安克是在用自己的“小團隊”在創新,而SHEIN則是利用整個消費羣體,乃至整個互聯網的海量用戶在爲其“創新”。
而且,“元素”“款式”創新,成本近乎爲零。
但材料、技術創新,需要不斷地嘗試,不斷地研發,成本高企。
這樣的情況下,安克的創新自然就顯得更加喫力,更加沉重。
數據上也能窺探一二。
截至2020年,安克的研發人員總共1010人,佔員工數比重高達47.11%,這還是連續兩年比重下降後的結果。
另一方面,SHEIN在全球擁有員工數量超過7000人。
但是截至2021年,其主要參與“創新”的設計師人數,僅僅200人,佔比不足3%。
據業內人士稱,SHEIN的設計師,很多畢業於廣東紡織職業技術學院等類型的大專院校。
但安克的2144名員工當中,大專及以下學歷者,僅289人,佔比約13.48%。
其餘都是本科、碩士及以上學歷。
就“創新”方面的用人成本而言,安克明顯要遠高於SHEIN。
但是從結論上來看,SHEIN每天上新SKU數千個,有時上萬個 。
但3C產品向來以迭代更新快著稱,安克的產品更新率,卻遠遠跟不上SHEIN的速度。
這是產品不同所產生的技術壁壘,安克也無力改變這種現狀。
如果無法走出“創新困境”,安克的天花板將越來越牢固,打破天花板的難度也越來越大。
這也是沒有“創新困境”的SHEIN,已經走上了一個新體量,而安克卻仍被困在百億營收、500億市值的重要因素。
結語:讓SHEIN比安克更值錢的,不是它更高的銷售額,而是它背後的“獨立閉環生態”。
本質上講,SHEIN已經不是一個年售1000億超級賣家,而是一個超級連接器。
在連接器的兩端,一端高粘性、高復購的億級用戶,生成無數瀏覽、點擊、下單的數據,而另一端是360度旋轉、實時調整生產進度的供應商工廠。
(文/跨境電商藍海億觀網egainnews 億觀分析報道組) 2022-01-27 09:55

SHEIN在海外是如何做增長的?

SHEIN在海外是如何做增長的? SHEIN,一家神祕的公司,據說目前估值百億,但是國內90%的人沒聽說過。
但是在海外做的風聲水起,她是如何做到這般規模,有人研究過嗎?顯示全部 業內人士曾評論, “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最大的創新就是把數據擺在企業文化的中心”。
亞馬遜核心算法A9算法,是用來決定哪些產品應該出現在產品搜索中的神祕算法。
支持A9等一系列算法的是其同樣神祕、龐大且薪水豐厚的算法團隊。
他們研究出的算法不僅支持着公司核心的電商業務,還能完成部分相關人力資源工作,不僅包括對人類工作的監督、獎懲,甚至解僱。
因爲貝索斯認爲,機器可以比人類更快、更準確地做出決策,從而降低成本,也爲亞馬遜帶來競爭優勢。
然而,在56個國家的應用商店“購物”分類中排名第一,在124個國家排名前5的快消購物網站卻不是老牌電商亞馬遜。
一家有着中國基因的出海企業,近期在美國的上述排名與亞馬遜不分伯仲。
據調查,美國高收入年輕人將其列爲僅次於亞馬遜的購物網站。
這就是Shein。
2021年中國全球品牌年度指數排行榜中,Shein排名第11位,比騰訊高1位 聽到這兒,國內消費者可能一臉蒙圈。
這主要因爲,Shein是創始人許仰天創立之初就將企業的主戰場對準海外,而公司之前也幾乎從不做公關宣傳的低調基因。
然而數據顯示,其網站流量在時尚與服飾分類中全球排名第一,超過Nike、Zara、Lululemon等類相似品類巨頭,成功實現了引領以美國Z世代年輕人爲主的一批新生代的時尚潮流。
Shein已佔據美國快時尚行業近3成市場份額 截止到目前,Shein經歷了至少4輪融資,據傳估值幾百甚至上千億美元,或將在不久後開啓IPO之路。
時尚快消+商業數據分析 時尚趨勢是門玄學。
亞馬遜、H&M、Zara也不乏數據分析師,但商業需要的不僅僅是數據支撐,緊缺的是與應用場景的結合能力。
Shein很早就建立了一套完整場景下數據分析支撐的商業邏輯。
靠着這套邏輯,他們實現了快時尚品類最關鍵,也是非常難同時具備的3個特點:多品類快速反應低價同類商品Shein價格較亞馬遜低5成 下面,我們來一點點拆解Shein的商業邏輯。
第一步:把握潮流 這套商業邏輯的第一步在於對時尚潮流的把握和引領,而這主要基於對時尚數據的抓取。
Shein會通過自建的網站、App積累一手購買、搜索數據,同時通過對Facebook等外部網站和競品官網進行爬蟲收集最新的消費者偏好。
這種海量信息收集的能力構建在對於網頁爬蟲工具的紮實的使用上。
其中採集競爭對手網頁信息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常見的用python的request方法。
圖片來源:https://blog.csdn.net/m0_60252461/article/details/119035462 爬蟲的方法還有很多,比如還可以使用selenium模擬瀏覽器、使用Aiohttp、使用Fiddle++node JS逆向+request(採集APP必用)等等。
第二步:分析產品 第二步在於對收集到的內、外部數據進行分析,預測出最新的流行產品類型和屬性。
當然,這一步也可以直接使用外部工具Google Trends Finder。
Google Trends Finder(“爆款發現器”)是谷歌新近推出的數據工具。
目前已覆蓋十餘個市場、上百個零售子品類,僅服裝品類方面,就有超過一千個相關特性。
通過類似工具,Shein瞭解了消費者的搜索模式,找出最受不同地區年輕人歡迎的產品類型和屬性。
比如,Shein藉此準確預測出2018夏季蕾絲在美國的流行程度。
Shein充分利用消費者端的數據、競品方的數據和營銷數據,快速制定出新款商品的顏色、款式、搭配、場景、圖案以及產品的定價等等策略。
公司還會根據數據體現的畫像來設計一些爆款元素,並不斷優化。
這樣的操作大幅提升了爆款率。
Shein的爆款率從最初的20%提升到目前近50%。
站內轉化3-4%(DAU在2kw左右)第三步:設計製造 第三步則是根據預測出的爆款,通過其強大的供應鏈系統,找到合適的設計、製造商進行設計和製造。
先從設計系統說起,Shein的設計系統將這些數據通過線上雲服務SaaS提供給其龐大的內部設計和原型設計團隊,他們可以在短短三天內將產品從繪圖板轉化成生產需要的模型。
設計師需要在設定好的範圍內在線設計,其中的面料、輔料等,甚至圖案可能都是已經由Shein圈定好的。
製造方面,更是Shein的強項。
訪談信息顯示,“SHEIN現在合作有4000多家的工廠,工廠資產佔到75%,平均賬期在7-10天,庫存滯銷在10%以內,所有的新款上架到出貨13天,如果是老款返單的話,6天之內就可以完成。
” 它建立的供應商管理系統,可以“度量每一家工廠生產出來的商品的退貨,缺貨,然後評分等數據,然後通過這一類用戶反饋數據可以對供應商進行分級,對供應商分級以後,它對於第一等級的供應商設定的是一個5天之內的賬期。
” Shein的信息系統遠不止如此,除了能夠管理供應商,還能體現“供應鏈的反饋速度,用戶體驗的感知,工廠的人工成本,原料成本都可以數字化”。
把這些相關指標數字化以後,公司可以清楚地知道哪一家工廠實力更強,收費更低。
第四步:算法推薦 Shein的商業邏輯的第四步則是通過對其App用戶基本信息和各種動態的捕捉,通過算法進行個性的商品推薦。
Shein早期就採用了“推薦算法”,通過數據挖掘和機器學習算法對用戶興趣偏好、畫像建模,商品知識圖譜構建,並不斷優化推薦算法提升推薦結果的準確性、多樣性,增加用戶粘性,提升用戶價值。
而其商業邏輯的最後一步,也是達成邏輯閉環的一步,就是通過提升用戶價值,而不斷擴展的用戶羣體,和快速增長的消費額。
而後,就是對新增和存量用戶的下一輪數據分析和產品生產及推送。
Shein 的實時零售飛輪,分析:Matthew Brennan Shein代表着未來商業的一類趨勢,即數據分析與每一步驟的產品場景緊密結合。
Shein的招聘要求也傳達着數據分析的發展方向不僅限於計算機技術,更在於統計+商業+計算機的結合應用。
美國羅切斯特理工大學(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開設的商業分析(MSBA)的在線碩士(QS全球排名51名)應對的就是這類新興市場需求,面向具有工作經驗的人士 ,傳授商業分析中的數據管理、信息系統設計、數據管理與分析、市場營銷分析、綜合型商業系統等課程。
點擊下方,預約獲取在線可以拿到碩士學位的商業分析項目招生簡章 : BANA680 商業分析中的數據管理,可以學習Python和R的編程技術,進行社交網絡和競品的信息爬取。
還會學到Tableau等工具將數據分析的結果進行編程可視化,鍛鍊數據展示的思維,幫助數據分析師更加清晰地向管理層展示分析結構,有理有據地進行溝通。
而BANA780 高級商業分析中所學的機器學習、結構化數據分析、文本挖掘和網絡分析等技術,可以直接利用R、SAS、Python、Neo4j等進行數據挖掘比對,總結品類營銷情況,制定選取市場匹配度最高的選品策略。
MGIS 720信息系統設計,可以幫助企業建立高效組織內信息流動系統,搭建類似Shein的設計系統。
該碩士項目中會學到的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還有很多,不知你是否已經準備好? 迎接新商業數據能力,從遇見羅切斯特理工大學開始。
點擊下方,預約獲取職場人在線可讀的美國商業分析碩士招生簡章、申請要求、學費等資料 : 中國在線學生就讀體驗分享: 在美國羅切斯特理工大學就讀是一番怎樣的體驗?郎波:讀商業分析,成爲被行業需要的跨界人才 | 羅切斯特理工大學優秀學員 王惟嘉:做一個快速迭代的人 | 羅切斯特理工大學優秀學員 Shein增長邏輯拆解 https://www.zhihu.com/video/1441764979078352896 2021-11-10 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