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速賣通還適合小賣家做嗎?
2022年速賣通生意好做嗎。
始終處於速賣通運營一線的賣家告訴你答案。
大家是否知道前兩年速賣通網站的流量是怎樣的? 前年和去年,速賣通上半年的月活躍用戶數一般在4.5億左右,然後從6月份開始,大盤流量就會逐漸上漲。
等到了雙十一的時候,月活躍用戶數一般會有6.5億左右。
對應到賣家端,下半年大多數賣家的業績相比上半年都會顯著提升。
圖片來源:跨境電商速賣通賣家 大家可以從圖中看到,今年速賣通網站的月活跌落到了4億。
可以說,這幾年我是看着速賣通從月活6.5億跌到現在的4億的。
這說明了什麼? 說明從平臺角度看,速賣通已經過了流量紅利期,以前隨便鋪點貨就能出單的時代已經過去,平臺已經進入了相對平穩的時期。
2022速賣通AliExpress還能入場嗎?
前年和去年,速賣通上半年的月活躍用戶數一般在4.5億左右,然後從6月份開始,大盤流量就會逐漸上漲。
等到了雙十一的時候,月活躍用戶數一般會有6.5億左右。
2022年速賣通好做嗎?
無障礙登錄/註冊速賣通全球速賣通速賣通直通車 2022年速賣通好做嗎?想做速賣通不知道哪類產品好做,對速賣通了解不多。
有接觸的朋友嗎?給下指點顯示全部 4月19日消息,速賣通於今日舉行了2022年商家峯會。
在會上,全球速賣通總經理張凱夫分享了2022年平臺最重要的三件事兒,也就是將圍繞優質商家扶持、升級物流履約能力,以及市場機制和營商環境的升級進行展開。
“速賣通的長期願景是希望能夠做成全球最大的跨境電商平臺,同時做最懂中國商家的跨境平臺。
”張凱夫表示。
過去一年,速賣通進行了一些海外本對本(本土賣家面向本地國家的業務)電商的嘗試,但在今年,速賣通會更加旗幟鮮明的迴歸到跨境的本源上,幫助中國企業做好出海。
因此,在2022年,速賣通的重點平臺策略將圍繞在三個方面: 1、優質商家的加速新計劃:旗幟鮮明的扶持希望品牌化發展的優質商家、金牌賣家,以及KA賣家等,將提供專屬的流量保障等一系列策略。
2、物流履約能力持續升級:將在重點市場,包括歐洲、美國推進海外倉的建設,在國內推進優選倉的建設。
同時,會在技術能力上,包括在合單、幹線時效、末端的時效等方面上繼續投入。
3、市場機制和營商環境的升級:今年將對整體平臺環境全面升級,幫助認真經營、做履約和服務的商家,來更加確定性的獲得增長。
將這三大策略拆解來看,今年速賣通將主要集中在品類、市場、商家、物流,以及合規化等五個方向上進行發力: 一、品類策略:針對重點市場進行品類的升級 1、強化優勢供給:除了繼續鞏固假髮、美甲、汽車配件等優勢品類,還將拓展新機會品類,比如潮玩、新能源充電樁、家庭智能設備等。
2、國家品類垂直深耕:今年除了在速賣通傳統的俄羅斯、巴西、西法、歐洲等市場投入以外,也會增加在北美、韓國以及中東的品類策略投入。
3、六大本地服務中心:對屬地服務中心的本地大賣家孵化,並配備專屬客戶經理。
二、市場策略:持續投入重點國家的本地化,重點投入韓國和美國等市場 1、俄羅斯:鼓勵優質商品入倉、專屬補貼、“倉發快速達”心智打造、物流時效保障 2、美洲:進行海外倉從0-1的建設,對重大件等新品類突破,來履約降本,同時在用戶側和營銷側投入資源,鼓勵用戶多買多省。
3、歐洲:打造用戶體驗樣板、以及搭建流量生態矩陣幫助品牌出海,同時幫助商家應對歐洲的監管政策,建立合規化經營的能力。
4、韓國:加大威海倉的投入、在本土做到3日達,提供類似於本土電商的時效體驗。
同時,在女裝等一些重點類目上做突破。
三、商家策略:針對優質、品牌化商家推出全新賽道AE MAll AE Mall是速賣通今年最爲重要的一個項目和策略,是針對品牌商家打造的一個全新賽道,目的是幫助中國優質供給以更高的品牌形象走向世界。
對加入AE Mall的商家,速賣通提供了頂流的權益,比如佣金的減免、專屬的場域、頂流的流量加碼,以及專屬服務權益。
據瞭解,AE MAll招募的新商家主要是面向具備電商運營能力的品牌商家(頭部大賣家),對於大美家類目的商家年成交額要求在500萬美金以上,大科技品類的商家年成交額在800萬美金以上,大服飾類的賣家成交額則需要大於200萬美金以上等等。
此外,對於想要加入的平臺優質商家,則要求需要簽署JBP協議,或者是達到金牌賣家的等級且年成交額大於60萬,有商家供應鏈實力等資質的驗證。
此外,可以看到的是,速賣通對這些商家也有很高的要求:必須提供非常有競爭力的商品價格、商品必須滿足72小時的履約率以及差額達滲透率,以及區別於非AE Mall商品,參選商品必須在重點的國家提供無理由的15天退換貨服務等。
四、物流策略:升級物流履約解決方案,流量策略與發貨時效和入倉做緊密綁定 1、基建能力:擴大海外倉倉網的佈局,以及優選倉的建設和投入,對全球包裹的網絡進行升級。
2、全鏈路用戶心智打造:平臺會對能夠在72小時甚至48小時內發貨的商家,明確的給予流量加持。
同時,會在用戶側投入滿減包郵等用戶營銷玩法的建設,爲商家進行合單和降低整體的物流成本。
從而激勵平臺商家的訂單72小時內發貨率達到90%以上。
五、合規策略:對市場機制和營商環境優化 1、市場機制全面升級:針對整個市場的機制進行梳理,治理平臺出現的惡意競爭、低價、店羣等行爲,保障平臺的公平公正。
同時,對能夠做好商品履約、質量和用戶體驗服務的商家進行流量激勵。
以此來提升整個商家生態的質量。
2、合規服務:對於歐向和美向的合規,引入服務商幫助賣家做商品資質合規的準備和申請,同時做好商品診斷工具的一鍵式服務。
3、工具簡化提效:投入專門的團隊精簡官方工具和操作,做一些服務生態的互補提效型工具 此外,張凱夫還表示,在過去一年,速賣通年銷售額大於100萬美金的商家數量增長了43%,新用戶增長了30%,物流時效提速了25%。
據介紹,過去一年中,爲了配合商家在經營上國家化、區域化的訴求,速賣通的業務設計和組織設計也進行了區域化和國家化的重點配對。
速賣通以韓國爲代表的東北亞市場、中東以及拉美和北美市場都有很好的增長。
比如,在西法市場的10日達訂單量翻了一倍、巴西支付買家數實現3倍增長,潛力市場如墨西哥和智利的增長都在30%-40%之間。
而在今年,速賣通也將繼續秉持國家化、區域化的戰略進行運營。
據外媒報道,2022年亞馬遜上中國賣家佔比從接近50%下降至42%,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無障礙登錄/註冊亞馬遜 (Amazon.com)互聯網外貿B2C速賣通跨境電子商務據外媒報道,2022年亞馬遜上中國賣家佔比從接近50%下降至42%,如何看待這一現象?據36氪消息,速賣通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5月,速賣通上活躍的新商家數量環比4月增長了近180%。
大量中國賣家正在將重點從亞馬遜轉向速賣通等多…顯示全部 最近幾年,全國各地跨境電商創業浪潮如火如荼,跨境電商園區如雨後春筍般發展。
截至今年2月,全國已設立132個跨境電商綜試區。
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規模14.2萬億元,較2020年的12.5萬億元同比增長13.6%。
跨境電商已成爲進出口貿易的一支重要力量。
2010年以前,外貿平臺主要包括阿里巴巴國際站、中國製造網、敦煌網等傳統的TO B平臺。
近十年來,跨境電商更多是指亞馬遜、速賣通、ebay、wish、Joom等TO C平臺以及獨立站等。
近幾年還有一些區域性平臺發展迅速,如拉美地區的美客多、歐洲的allegro、東南亞的shopee,還有衆多其他平臺。
這些平臺中,有些經過十來年發展已經比較成熟,比如亞馬遜、速賣通、ebay等。
根據36氪網站公開消息,受亞馬遜“封店潮”影響,2022年大量中國賣家開始轉投包括速賣通在內的其他跨境電商平臺。
進入5月以來,速賣通上活躍新商家數量,環比4月增長了180%。
這也說明,有大量亞馬遜頭部賣家開始了多元化的佈局,逐步從依靠單一平臺轉向多平臺發展。
這些平臺中,哪些還適合創業? 既然是創業,首先要考慮投入產出和風險收益情況,要了解創業的成功率。
我以全球性平臺速賣通和亞馬遜爲例,分別從投入成本、風險控制和現金流週轉等方面進行簡要分析。
從平臺費用和佣金來看,速賣通大多數品類店鋪保證金爲一萬元,無年費。
亞馬遜每月需繳納月租39.9美元。
速賣通根據類目不同收取佣金5-8%(大部分類目8%);亞馬遜根據不同類目和售價分別收取6%-45%的佣金(大部分類目15%),速賣通佣金總體比亞馬遜低。
從平臺成交額來看,亞馬遜平臺用戶消費能力比較強,整體利潤水平較高,爆發力比較大。
速賣通在俄羅斯、巴西、波蘭、智利等國家市佔比較高,在部分發達國家市佔比較低,營業額天花板比亞馬遜低。
從運營投入看,速賣通可以出單後再採購發貨,前期投入較少,庫存壓力小。
要想做好亞馬遜必鬚髮FBA,因此採購、運輸成本投入大。
廣告費亞馬遜以美元計價,速賣通以人民幣計價,亞馬遜單次點擊更貴,推廣成本更高。
總之,雖然亞馬遜天花板更高,但是綜合採購成本、物流成本和營銷費用來看,亞馬遜的運營投入比速賣通高几倍。
根據我們的經驗,在亞馬遜上測試一款普通產品,投入成本一般不低於10萬元,客單價高的產品投入更高。
大多數賣家測款成功率在10-15%左右,也就是說測試8-10款纔可能把一款產品推起來。
因此,很多同行戲稱,亞馬遜已經變成了有錢人的遊戲,沒有上百萬的投資,要把亞馬遜做起來的可能性很小。
從風險來看,亞馬遜有如下這些風險:賬號關聯風險:因爲關聯因素很多,一旦關聯輕則進行下架產品,重則店鋪被封。
店鋪審覈風險:這一點可以通過自注冊來防範;如果通過其他途徑獲取的店鋪就存在很大的風險,比如2021年,亞馬遜幾乎對中國大陸所以店鋪進行了線下地址的二次審覈。
產品跟賣風險和侵權風險:跟賣本身存在侵權風險。
即使不跟賣,同樣有專利、商標和圖片侵權等風險。
一旦被投訴,輕則產品下架,重則店鋪被封。
產品質量風險:如果產品因質量問題導致評分太差,出現突然滯銷,鏈接可能面臨下架風險,那麼庫存商品最終不得不低價清貨甚至銷燬。
同行惡意競爭風險:如果鏈接排名迅速上升,賣家的產品很容易被同行包圍,遭遇惡意差評,這就是目前亞馬遜的生態,也是不容忽視的風險。
相比較而言,速賣通對國內賣家較爲友好,沒有賬號關聯的問題,知識產權方面有三套並行機制,一般侵權只會扣分,只要不是惡意銷售仿牌產品都不會關店,侵權風險較小。
發貨選擇國內優選倉即可,萬一出現滯銷,國內方便退回,因此存貨風險較小。
套用一句行話:速賣通做虧損的,我還沒見過;但是亞馬遜做倒閉的比比皆是。
最後,從資金週轉來說,亞馬遜新店鋪放款週期約30天,從備貨到放款,大約需要60-90天,因此資金週轉壓力大,這就要求較大的初始投資。
而速賣通只要及時發貨,訂單上網率達標,新店鋪一般三個月內就會開通提前放款,資金壓力就小了很多。
綜上所述,亞馬遜投入大、爆發力大,但是風險也很高。
速賣通門檻低,天花板也較低,但是風險很小。
對於剛入門的賣家來說,速賣通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能夠進行深入的數據研究,差異化選品,精細化運營,找到一個比較好的切入點,通過深耕速賣通打造一個專業化品牌,後期爭取入駐AE MALL,那麼前景必將一片光明。
不久前,國內“大賣”有棵樹母公司天澤信息發佈2021年財報及2022年第一季度報,其前五大經營平臺分別是亞馬遜、速賣通、Shopee、Wish和沃爾瑪。
其中速賣通平臺的銷售額佔比在最新的財報中有顯著提升,來自速賣通的訂單收入金額已經超過了有棵樹總收入的20%。
僅次於32%的亞馬遜,排名第二。
可見,一些大賣已經把速賣通作爲一個重要的銷售渠道。
跨境電商雖然已經過了發展紅利期,但是立足國內優勢供應鏈,跨境電商行業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還有一個較長的發展期。
從宏觀環境看,各大電商平臺都已日趨成熟,要在跨境電商行業摸索出一條路子,需要傾注一定的精力。
創業沒有一帆風順的路,速賣通也好,亞馬遜也罷,都可以進行嘗試,適合自己就是最好的。
2022-06-30 17:16 ・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