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國際貨幣體系

主要問題 當代貨幣體系面臨的主要問題是: 以牙買加協定爲基礎的當代國際貨幣體系的實踐,對維持國際經濟的正常運轉,推動世界經濟的持續發展,其積極作用是應當肯定的。
但同時,該體系作用的結果也存在着消極的一面。
這主要表現在它使得國際貨幣格局錯綜複雜,缺乏統一穩定性。
國際金融的動盪加劇,國際貿易和金融市場受到嚴重的衝擊。
首先,匯率安排的多樣化與匯率波動的加劇導致國際金融危機的頻繁。
浮動匯率所導致的對各國財政政策約束的放寬,難免導致一些國家無限制地實行膨脹性的財政貨幣政策,從而加劇世界性的通貨膨脹壓力。
除此而外,浮動匯率還爲外匯市場的投機提供了活動的空間,亦成爲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金融危機頻繁爆發的一個原因。

2021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2021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是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2021年第三季度的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2021年11月19日,《2021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發佈。
報告稱,總體來看,中國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把握好穩健貨幣政策的力度和節奏,綜合研判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的邊際變化以及主要經濟體可能的貨幣政策調整,主動做出前瞻性安排,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保持穩固,金融市場平穩運行。
報告發布 2021年11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發佈2021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經濟危機來了,怎麼辦?

先寫明時間:2015年8月24日,星期一。
看幾張截圖。
股市暴跌;製造業縮水;人民幣兌美元貶值… 我再散播一下謠言,現在有的人開始囤糧食了;不但國外投機者,就連國內投機者都在買入美元、貴金屬,保值升值,然後準備殺回來! 中國的政府土地財政帶來供給性假繁榮。
房地產泡沫,透支了老百姓的消費能力,造就了大量的房奴。
中國作爲世界的經濟引擎,如今卻放慢了速度。
美國金融的高槓杆,爲新興市場打了“雞血”,也留下了副作用。
如今想去槓桿,全球的經濟似乎都要蔫了。
前段時間,我回答了一個問題,爲什麼那麼多貨幣在貶值?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3553354/answer/57143483還提及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的問題,現在中國看來也沒什麼特別的了。
這已經不是單純的“剪羊毛”問題,華爾街也發愁。
跨國公司、經濟全球化,已經讓世界經濟連在了一起,無法獨善其身。
如果發生經濟危機,將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失業;擠兌;通貨膨脹;企業倒閉;銀行破產;社會動亂,甚至是戰爭等。
總結一下就是,天下大亂。
爲什麼?資本主義的剩餘價值,信用貨幣。
(中國的體制是特色社會主義,換種說法就是特色資本主義。
)現在的貨幣,包括人民幣、美元,都是信用貨幣。
其實,貨幣本身不具備生產力,但實際上呢,資本回報在現行社會中超越了人力、生產技術,而且週轉非常快,再加上高槓杆擴大了資本的威力。
這導致資本不斷地虛胖,膨脹,然後,無法兌現其信用,而導致貨幣的失信!一旦發生信用貨幣失信的苗頭,人們會爭相將貨幣換成實物,導致生產關係倒退。
所以,經濟危機下什麼最珍貴?糧食、土地、民生物資、生產資料。
用什麼交換這些東西?貴金屬。
這不是迴歸到本質了嘛! 最後說一句,經濟危機只是謠言,阿門!

中國是怎樣統計生產總值的?根據什麼情況增加貨幣的印發量?

GDP是統計局統計的,統計局有專門的司負責統計。
主要是採用生產法統計,即按照幾十個經濟大門類分別彙總增加值。
一般最精確的統計要持續一年,在第三年年初公佈前年的GDP 的終值,這個是數據質量最高的數字。
而第二年初公佈的初值是估計數,不過一般都是估計得八九不離十。
就GDP統計數字這一項來說,我們國家沿用的是計劃經濟層層上報的那套體系,統計質量不比美國差。
美國用的是抽樣調查法。
貨幣發行是央行決定和調控的,不是真的印刷紙幣這點相信你清楚。
我國和任何現代化國家的貨幣創生機制都是:央行通過向商行再貸款等實現發行基礎貨幣,商行獲得基礎貨幣後向社會部門(企業和個人)貸款來放大基礎貨幣形成M2。
M2/基礎貨幣=貨幣乘數,央行通過調控存款準備金來調控貨幣乘數,來調控M2供應量。
當然,現在央行主要是用其他手段而不是存款準備金來調控了。
所以說,一般老百姓也可以參與印錢,你向銀行貸100萬款就是印了100萬塊錢,歸還了就是消滅了100萬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