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大的幾個跨境電商平臺主要是哪些?

國內最大的幾個跨境電商平臺主要是哪些?關注者 30被瀏覽 44,399 1 登錄後你可以不限量看優質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內容一鍵收藏登錄 國內大流量跨境電商平臺 1,阿里巴巴國際站 2,速賣通 3,LAZADA 4,蝦皮 5,敦煌網

十大跨境電商平臺有哪些?

1、天貓國際模式:保稅進口+海外直郵天貓國際是阿里巴巴集團在2014年02月19日當天宣佈正式上線的,天貓國際主要是爲國內消費者直供海外原裝進口商品。
入駐天貓國際的商家均爲中國大陸以外的公司實體,具有海外零售資質;銷售的商品均原產於或銷售於海外,通過國際物流經中國海關正規入關。
W2所有天貓國際入駐商家將爲其店鋪配備旺旺中文諮詢,並提供國內的售後服務,消費者可以像在淘寶購物一樣使用支付寶買到海外進口商品。
而在物流方面,天貓國際要求商家120小時內完成發貨,14個工作日內到達,並保證物流信息全程可跟蹤。
2、網易考拉模式:深入貨源產地直採網易考拉是網易旗下以跨境業務爲主的綜合性電商,於2015年1月9日公測,銷售品類涵蓋母嬰、美容彩妝、家居生活、營養保健、環球美食、服飾箱包、數碼家電等。
網易考拉主打自營直採的理念,在美國、德國、意大利、日本、韓國、澳大利亞、香港、臺灣設有分公司或辦事處 ,深入產品原產地直採高品質、適合中國市場的的商品,從源頭杜絕假貨。
保障商品品質的同時省去諸多中間環節,直接從原產地運抵國內,在海關和國檢的監控下,儲存在保稅區倉庫。
2018年6月,網易考拉海購宣佈更名爲“網易考拉”,宣告進軍綜合電商市場。

國內有哪些大的獨立站平臺?

不知道題主是不是想問做的好的中國的獨立站賣家還是說國內的好的獨立站建站平臺。
獨立站這一模式隨着跨境電商同質化競爭的加劇,以及以Anker等爲代表的優秀品牌賣家的脫穎而出,讓跨境電商自有品牌這個呼聲逐漸高漲。
品牌獨立站其核心的門檻在於產品的設計開發,產品是核心競爭力。
在品牌營銷推廣方面,核心在於廣告的內容和創意,需要豐富的素材。
在文案方面,需要本地化文案。
在推廣渠道方面,除facebook,Google外,可以充分利用紅人測評等多樣化營銷渠道。
國際上比較典型的網站比如Dyson,Apple和DJI都是其中的翹楚。
除此之外,我們可以看到假髮行業的Unice、絲綢行業的lilysilk、美妝行業的Docolor都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Google play上的下載量排行前十名就有多個來自中國,包括JollyChic、Zaful、SheIn、RoseGal、Romwe。
接下來,我們會爲大家更深度來看一些獨立站大玩家。
首先是服裝及時尚類的獨立站。
JollyChicJollyChic隸屬浙江執御旗下,網站及APP被認爲是中東最大的移動電商平臺,覆蓋了中東將近80%的網民。
以服飾、時尚品類爲主,經營產品包括服裝、鞋包、配飾、家居、母嬰童玩、美體護膚與3C等,註冊用戶已超過二千萬人。
與中東本地1000多名網紅進行合作,藉助社交流量推廣,是JollyChic是重要的特色。
和多數在中東做得好的平臺一樣,執御在中東當地有龐大的本土化團隊。
2015年上市公司富安娜2250萬投資入股浙江執御,佔4.9%。
SheinShein被認爲是中國最大的跨境電商快時尚電商,以快時尚女裝爲業務主體,主要面對歐美、中東等消費市場,站點覆蓋美國站、法國站、俄羅斯和德國站等,銷往80多個國家。
移動端APP據報道總裝機量已經突破300萬。
Shein同樣是玩社交媒體的高手,它的FB主頁有近500萬關注者,有大量合作的"Fashion Blogger"。
2016年Shein宣佈完成了超過3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投資方爲IDG和景林資本。
上邊提到的Rowme,目前已被Shein收購。
Zaful,Rosegal,Dresslily三家均爲跨境通的環球易購旗下服裝時尚獨立站,主打設計師+買手製模式,面向歐美市場,在線SKU超過20萬個,日銷產品10萬件以上。
2017年上半年的營收,Zaful3.7億,Rosegal和Dresslil均爲2.8億左右。
在2017黑五三個服裝網站增長達70.6%。
Zaful曾被海外買家以買家秀的形式大力吐槽過產品和圖片相差很遠。
以上就是知名跨境電商獨立站有哪些的內容了,想要開始做跨境電商獨立站的商家可以參考他們的模式與推廣方式。
做跨境電商獨立站更加的有利於商家建立打造品牌知名度。

跨境電商物流發展的前景,有哪些可能性最高的趨勢?

跨境電商物流發展的前景,有哪些可能性最高的趨勢?中國跨境電商的高速發展也大概只是從2014年纔開始,隨着4月8號稅改的正式實施,政策方面也趨於正規陽光化,跨境電商平臺的新貴(如洋碼頭、小紅衣、蜜芽)…顯示全部 跨境業務最大的阻礙是國家吧,買方市場國家想把最大的利益留在國內會怎麼規劃呢? 最大的電商平臺在中國,全世界的賣家貨品最好都進駐中國自貿區,就好了。
買方決定趨勢,賣方市場國家會不斷的外貿博弈政策平衡,相關企業在政策的縫隙中迅速發展,其中道理跟其它領域差不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