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亞馬遜賺錢嗎?聽說做得好一個月有幾萬的嗎?
作爲一個在亞馬遜摸爬滾打了好幾年的人,歷經滄桑,我想這麼說,亞馬遜跨境電商能賺錢,但是具體到我們每個人能不能賺錢,不在於行業怎麼樣,也不在於平臺怎麼樣,而在於我們自己怎麼去做!這是年前新開的一個店鋪,到目前爲止,運營了差不多三個月的時間,月純利潤將近6W。
當然,並不是證明我自己很牛X,上圖只是證明亞馬遜跨境電商還是可以做可以賺錢的,比起很多大賣,我這個根本就不算什麼,太小兒科了!比如說下面這位大佬:看到了嘛?亞馬遜上賣貨,一天的銷量達到1220,一單純利潤100,一天就是12W的純利潤,目前爲止賣了兩天,將近25W的純利潤!這個收入,在很多人腦海裏,怕是想都不想的,有些賣家,做亞馬遜一年兩年甚至三年的純利潤都達不到25W。
所以,亞馬遜能賺錢,這是不需要質疑的,而在於怎麼去做,還是上面這個例子,人家一天能賣這麼多,就是選到了好的產品,以及把握好了入場時機,像現在疫情的原因,口罩防護服這類的都賺到了錢,這就是在合適的時機選擇了合適的產品。
這些都是基本的商業能力,這裏再不多說。
至於亞馬遜如何賣貨,那就更簡單來了,跟國內電商平臺一樣,開店鋪,有了店鋪以後就是選擇產品,接下來運營優化等等,接單就可以了,具體如何開店,大家百度一下就明白了。
至於亞馬遜選品,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因爲亞馬遜三分選品,七分運營,選擇到一款好的產品,絕對能讓你在亞馬遜上面事半功倍,具體選品步驟,請看以下內容:跨境電商Amazon亞馬遜賣家如何選品?電商這條路,成功的不在少數,但是死掉的人更多,幾年跨境電商的路走下來,見到了很多因爲各種原因做不下去放棄的人,也見到了很多人因爲跨境電商翻身的人,很慶幸我屬於後者,雖然成績不算大,但十分欣慰,一條路要想走得長遠長久,決定因素真的很多很多,最後能否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關鍵點還在於自身。
我是一個備受跨境電商行業規則蹂躪的賣家,真誠的希望能和同行業的人交朋友,大家都在同一個圈子,如果可以抱團前行,資源互補,相信以後的跨境之路會走的更穩更快更好。
亞馬遜運營,一個月毛利多少才能拿到1w+,?10w的毛利,底薪5500,加上提成能拿到1.3w嗎?
亞馬遜運營,一個月毛利多少才能拿到1w+,?10w的毛利,底薪5500,加上提成能拿到1.3w嗎? 做一個亞馬遜店鋪,一個月賺上1萬、2萬,還是很容易實現的。
這是我以及我身邊人真實的例子,不是吹牛逼講大話的。
當然,這麼容易賺錢,我爲什麼會曬出來讓大家來增加競爭呢。
其實真的是看到大多數人被影響了,都在否定亞馬遜的難、不好做,誤導了很多人,讓很多人徘徊門外,打了退堂鼓。
就以我其中一個店鋪來說,美國一個月賣8000美元,不多吧。
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是6.5,那算下來就是5萬的銷售額,40%的利潤,那美國站的利潤就是2萬塊錢。
這還是單獨一個美國站。
我們知道,亞馬遜全球開店是有14個國家,其中加拿大、德國、法國、日本,這都是消費強國,這些國家的訂單加起來也能頂一個美國站點。
所以是輕輕鬆鬆就能達到月入幾萬的水平。
之前在游泳的時候,碰到一個美國站同行。
亞馬遜如何4個月做到10萬美金?
無障礙登錄/註冊亞馬遜 (Amazon.com)創業項目亞馬遜運營亞馬遜美國亞馬遜如何4個月做到10萬美金?新手賣家如何在短期內,達到十萬美金銷售額,並且保持盈利顯示全部 最近由於受到了疫情的影響,大量的人員湧入了互聯網行業,前段時間很火的某一小夥入坑亞馬遜,90天收入10萬元,還被曝光連產品都沒有,今天特意來扒一下。
首先我們從國內的利潤的角度來算一筆賬,拿義務最盛行的小物件來舉例子,利潤在1~10元之間,取中間數5元來說,想要賺10萬元需要賣出2萬件產品!平均每天需要售出333件;哪怕按照10塊錢的利潤來算,那也得平均每天賣100多件,那麼問題來了,一個新店鋪怎麼賣到一天100多件?接下來我們又試一下用外貿的角度來算一下利潤,那就涉及到了“匯率”一詞,10萬人民幣≈14133元美元,實際上小物件商品在美國和國內的價格,在字面上是差不多的,因爲美國的消費力更強,所以單價能夠賣得很高,也就是說我只需要每月賣出400多件產品就能做到90天收入10萬元。
平均下來一天13件這樣;如果只是賺4239美元(約等於3萬人民幣),那我兩天賣出三件,就能輕鬆做到月入過萬了。
重點來了!!! 重點來了!!! 重點來了!!! 他是沒有貨源的!!!這纔是最核心的地方,那毫無疑問他肯定用的是“亞馬遜0囤貨代發”模式,主要從1688,淘寶、天貓、京東等國內電商以及國外電商平臺進行產品數據採集,通過新精鋪ERP管理系統篩選處理,修改後上傳到亞馬遜。
亞馬遜有訂單後從我們所採集的平臺下單發到我們深圳國際物流中心,驗貨後二次統一打包成符合亞馬遜和國際物流的標準,然後貼簽發往國外。
我們來盤一下他付出了哪些東西,最終可以得到90天收入10萬的結果。
但是最後發現他除了投入了時間,一臺電腦,一套軟件,好像真沒有別的了;如果你真的就這樣想,那太天真了(手動滑稽狗頭)他既然能夠做到收入10萬不踩坑,纔是關鍵的地方!因此,可以推斷出背後肯定有老賣家在指導他,不然一個小白不可能這麼快入門,還這麼老練(其實後來發現指導他的就是我朋友,現在和我一個團隊) 這就是我朋友,30天收入71萬美金 疫情當前慌了?看看別人不比以前打工更滋潤了麼。
所以說,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不要總說自己事情多,有錢人的事才叫事兒,沒錢人的事只是因爲沒錢! 後來分析爲什麼“亞馬遜0囤貨代發”模式能夠賺到錢,這和電商平臺本身是分不開的。
就拿國內的淘寶舉個栗子,新開三個月的淘寶店,屬於“心”級店鋪,哪怕你賣的產品很好!很便宜!照片拍的也特別好!但是做不到拔尖兒又有多少人來買呢? 但是Amazon不同,它的平臺規則就是“重產品、輕店鋪”,買家根本看不到店鋪,相當於每件產品都是一個獨立的櫥窗,所以只要你產品不太爛,即使是新開店鋪也會有平臺推薦的流量。
這就類似於現在很火的抖音一樣,“去中心化”機制,讓新入場的賣家永遠都有機會。
其次一個重點就是,不限於商品的垂直定位;怎麼理解呢?比如你做淘寶服裝的店鋪,那你就不能上架零食、螺絲釘、紙巾,因爲店鋪需要定位,你的客戶都是一類垂直客戶。
但是亞馬遜是不限制店鋪的銷售種類,也就是說買家壓根看不到你的店鋪裏面是啥樣的,他們着重只看商品本身的說明和描述,也就是“重商品、輕店鋪”。
最後我想用一個例子來總結這個小夥之所以能夠賺錢的核心邏輯;比如你工資一萬,在國內不錯,那你去美國旅遊,兌換美金之後只有1413美元,你心裏會是什麼感覺..... 反過來說,你在美國工作,月薪是1萬美元,來中國旅遊,兌換人民幣之後一萬變成了70755元,這時候又是什麼感覺? 因此,消費水平和消費習慣不同,導致了跨境電商充滿了商機。
2022-02-19 15:48
亞馬遜一件產品的利潤怎麼算?
我們都知道的是:利潤=收入-成本,但實際上亞馬遜的收入和支出覈算涉及到的數據指標衆多,計算起來並不是簡單的事。
下面來給大家梳理一下涉及到的主要指標: 一、亞馬遜收入項 店鋪的銷售額是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除此之外,還有亞馬遜退款、賠償的收入,即亞馬遜FBA倉丟件或損壞等賠償費用。
忽略這些費用往往會導致錯失了一部分費用,不精準的利潤結果往往也會導致後續決策的失誤。
關於亞馬遜退貨賠償的詳細說明,可點擊該文章瞭解: 二、亞馬遜支出項 相比於收入項,亞馬遜支出項涉及到的類目就更多了,主要有采購成本、頭程物流費用、營銷費用、庫存倉儲費用。
而在這四個大類之下,又衍生出諸多非常小的細項,包括退貨廣告費、秒殺費、月倉儲費、長期倉儲費、承運費以及稅費等等。
要覈算清楚每個產品的利潤,從產品採購到運營、物流、推廣,每一個環節的投入都需要賣家準確地彙總覈算,再分攤到每個ASIN,判斷產品盈利與否。
但是多SKU組合投放的廣告費用、超齡庫存附加費、平臺費等統一扣取的費用,要一一分攤到每個產品,特別考驗財務的功力,尤其是對其亞馬遜業務的瞭解能力,否則容易忽略部分費用,導致產品利潤覈算不精準。
關於超齡庫存附加費、廣告費、合倉費等費用的核算與分攤,想深入瞭解的賣家可點擊下方文章瞭解: 對於不同類型費用分攤邏輯不同,合理分攤難度大;店鋪級的費用難以統計到每款產品上,其實領星ERP已經擁有一套成熟的解決方案。
領星ERP利潤報表,藉助亞馬遜財務API接口,自動整合彙總輸出店鋪及產品的利潤情況,形成MSKU、ASIN、SKU等維度的利潤數據,便於賣家查看不同SKU、員工、店鋪、站點的盈利情況,分析發現影響利潤的核心要素。
無需等1個月,領星次日即出具利潤表,包含日報、週報、月報維度的利潤數據表,快速對平臺收入及支出項進行彙總分析,無需人工計算,便可一鍵自動獲取每個產品的毛利潤、毛利率及店鋪ROI。
在成本統計上,領星ERP成本計算支持全局批次覈算,提供多種財務合規計價模型統計。
支持按照移動加權、月末加權、先進先出三種方式計算成本,將每一筆費用都合理分攤到所有ASIN,對於廣告費等不方便分攤的費用也按照銷售額佔比進行了分攤,成本覈算更加準確。
針對退貨、庫存調整、移除、差異等貨損,領星ERP同樣也支持差異分攤,解決不同場景下成本覈算難題。
精準覈算產品利潤,對於亞馬遜賣家而言至關重要,尤其是及時有效的利潤數據,將能很大程度上助力企業做出正確的經營策略。
2022-09-05 09:56 ・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