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人想註冊個公司想知道工貿和商貿以後哪個能好一點?
其實都一樣,看你以後業務偏向哪一塊,跟業務相近的公司名字,會顯得更加專業一點
經貿公司和商貿公司的區別,上稅哪個更高?
一、經營範圍的區別 商貿公司在註冊上只侷限在商品各領域,其他是不可以加以涉及的,而經貿公司涉及面比較廣泛。
二、經營渠道的區別 商貿,是指商業貿易,比如城市或者城鎮第三產業,但不含工農業;一般不擁有對外貿易的資格; 經貿,包含了工農業和商業,一般擁有對外貿易的資格。
三、經營理念的區別 經貿公司主要是指商品的買與賣。
真正的經貿公司就是根據市場規則來收集市場的需求與供應,做出比較合理的分配,以此來滿足人們的需求,也通過資源配置從中獲得商業利用與商業信譽,貿易公司最重要的是信息和業務渠道,要有貨源和銷售目標,並且產生一定的利潤。
做鋼材生意,開公司,貿易公司,物資公司,還是供應鏈管理公司?
做鋼材生意,開公司,貿易公司,物資公司,還是供應鏈管理公司?做鋼材生意,開公司,貿易公司,物資公司,還是供應鏈管理公司 做鋼材生意顯示全部 7被瀏覽 2,045 1 登錄後你可以不限量看優質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內容一鍵收藏登錄你以爲的“白手起家”,其實都是“白手套”。
從公司的發展角度來看供應鏈公司比商貿公司更好,其次還要關注經營範圍和稅種。
商貿企業的銷售收入由幾部分組成?
這是個好問題,要搞清楚需要一些專業知識,我儘量答的直白一點。
一、商貿公司的收入的分類 題主所說的供應鏈企業其實是商貿企業的一種,過去商貿企業的主要業務是批發零售,通過物資調度、互通有無來賺取差價,後來淘寶等互聯網平臺出現,這種靠信息優勢賺錢的模式越來越難做了——既然廠家可以直銷(B2B)幹嘛還要中間商來賺差價? 所以很多商貿公司都開始轉型,一種是往服務型企業轉,比如給進出口企業做代理服務,因爲關稅壁壘的需要,商品出口可以辦理退稅,報關退稅手續繁瑣,需要一定專業知識(其實也不復雜),題主提到的進出口貿易公司就是幹這個,收取的代理費扣點很低,千分之幾、甚至萬分之幾,都是辛苦錢。
所以這類公司收入主要靠代理,利潤還真不靠這個。
現在的貿易公司的利潤主要靠資金運作,玩的還是錢。
以進出口公司爲例,委託方找上門是可以要求預付一些保證金的;外貿業務都要開信用證,拿了信用證就可以找銀行押匯換美金、歐元貸款,由於國外的貸款利率普通比較低,這就相當於拿到了低息貸款,可以在國內資金調度中博取差價利潤,可以拿這些資金給客戶提供資金借款,如果玩的好,空手套白狼的生意,利潤相當可觀。
二、商貿公司的收入確認方法商貿企業的收入確認一直是會計準則的難點,原則上講,純代理業務是不能全額確認收入的,假如公司做了一個外貿單子,代理了一個億的出口貨物,代理扣點是千分之2,那主營業務收入就應該是20萬元而不是一個億。
但誰不想把收入做大點呢,商貿公司會找各種理由解釋:雖然是代理,但貨權在我方,出現損失還要擔責等等。
一份代理進出口合同是很複雜的,各種保障性條款,想把這筆業務搞清楚是純代理還是融資性貿易還是商業買賣不是件容易的事,往往就能混過去。
我的意見是不用太在意商貿企業的收入結構,題主是銀行的客戶經理,你管它收入有多大呢,你要關注的是利潤,是經營的可持續性,是未來的經營風險和現金流狀況。
三、商貿公司的風險商貿公司的經營風險平均水平要高於工業企業,因爲商貿公司本身是輕資產企業,可抵押的東西不多,經營的資產規模卻很大,最重要的,現在做到一定規模的商貿公司或多或少的會涉及融資性貿易業務,一旦經營範圍涉及了槓桿,風險會成倍增加。
進出口企業更是如此,這類企業還有匯率風險。
前面提到進出口企業會拿信用證押匯獲取外匯貸款,這些外匯到期是要以美元或歐元償還的,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對美元一直在貶值,給國內的進出口貿易企業帶來了很大壓力——利潤本來就很薄,人民幣雖然跌幾個點當年的利潤就沒了,甚至會虧損。
大概就是這麼多,想到再補充,歡迎在討論區提問,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微信公衆號:貓大叔的財會窩!我會盡量回復來自公衆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