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跨境電商的發展現狀是什麼?

原因有以下幾點: 1、國內電商基本上已經處於飽和狀態,狼多肉少,競爭大,且國內電商平臺對新手的扶持很少,國內的買家在購物時有跟風的心態,總覺得銷量就是一切。
2、跨境電商的利潤很大,可能一件30元的衣服,在國外可以賣到30美元,中國就是一個製造強國,在國際上也是得到認可的,所以中國的賣家在國外也是相當受追捧的。
3、智能化時代的到來,之前可能很多人在做跨境電商的時候遇到了很多瓶頸,比如語言問題,跨境平臺運營的問題,物流的問題等等,而這些現在都可以被智能化軟件所解決。
總得來說,跨境電商作爲一種外貿新業態,仍處於高速發展期。
一方面,得益於跨境電商的市場規模在不斷擴大,另一方面,跨境電商迅猛發展的趨勢在國家層面也得到了充分的鼓勵和重視。
所以接下來,跨境電商行業將迎來黃金髮展時期。
但這並不代表,新手貿然進入隨便做做就能成功。
我們做跨境電商行業的人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選擇大於努力。
選對平臺很重要。
縱觀現在的電商市場,國內平臺如淘寶、天貓和京東,都已趨於飽和,市場基本被頭部賣家壟斷,新手想進入這個市場混得順風順水真的很難。

目前跨境電商產業的現狀是什麼樣的?

1.跨境電商將在進出口貿易中佔據更加重要的地位 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伴隨着世界經濟的發展,國際人均購買力不斷增強。
同時,網絡普及率提升,物流水平進步,網絡支付環境也得到了長足的改善。
這些因素都將有力的促進跨境貿易特別是跨境電商交易的發展。
2.跨境電商進口業務比重將提升 當前我國跨境電商貿易以出口業務爲主,隨着國內市場對海外商品需求的增長,跨境電商進口比重將逐步上升,跨境上進出口業務結構將會有一個明顯的改變。
3.多批次、小批量的外貿訂單需求將不斷提升

跨境電子商務國際海關管理

《跨境電子商務國際海關管理》是202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翔。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國際貿易中跨境電子商務與海關管理國際比較研究的學術專著。
近年來,作爲新的貿易業態,跨境電子商務在世界各國蓬勃發展。
本書介紹了跨境電子商務的概念、特徵以及全球發展現狀,並從便利化、稅收制度、海關風險管理、立法、統計制度、政府扶持等幾個方面對世界部分國家和地區的跨境電子商務海關管理進行了分析與比較。
重點分析研究了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和麪臨的挑戰,借鑑世界部分國家和地區的先進海關管理經驗,爲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提出海關管理的相關建議。
圖書目錄 總序1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跨境電子商務的概念1 第二節跨境電商的主要模式3 一、 B2B模式3 二、 B2C模式4 三、 C2C模式4 四、 M2C模式4 五、 社交電子商務5 第三節跨境電商的特徵6 一、 直接性6 二、 全球性6 三、 數據化6 四、 匿名性7 五、 小批量與高頻度7 第四節全球跨境電商發展現狀7 一、 全球跨境電商發展概況7 二、 典型國家和地區跨境電商的發展現狀8 三、 全球跨境電商發展的幾個重要趨勢15 第五節我國跨境電商發展現狀22 一、 規模和速度不斷提升22 二、 行業政策利好不斷加大22 三、 市場需求不斷增長與交易模式不斷多樣化23 四、 行業分工規範化、 品質化、 互動化25五、 發展依託於技術進步與國際協作29 六、 相關配套尚待完善31 七、 突發事件推動逆勢增長32 第二章跨境電商便利化比較研究33 第一節跨境電商與貿易便利化的關係33 一、 跨境電商對貿易便利化的影響33 二、 貿易便利化背景下跨境電商的新發展34 第二節國際貿易便利化措施實踐35 一、 國際組織貿易便利化相關規則35 二、 新加坡推進貿易便利化的措施46 三、 韓國推進跨境電商便利化的措施49 四、 巴西推進貿易便利化的措施51 五、 日本發展貿易便利化的措施52 六、 德國漢堡港提高港口效率的措施54 七、 歐盟推進貿易便利化的措施55 八、 通關便利化案例介紹57 第三節我國跨境電商便利化措施59一、 完善線上綜合服務平臺59 二、 創新金融支持模式60 三、 簡化通關手續60 四、 創新監測模式61 第四節我國跨境電商發展面臨的挑戰61 一、 相關國家政策收緊61 二、 國內跨境電商人才的不足62 第五節國內外跨境電商便利化措施經驗借鑑62 一、 中國實踐對跨境電商國際規則的影響62 二、 國外跨境電商貿易便利化的經驗啓示與借鑑65 第三章跨境電商稅收制度比較研究70 第一節典型國家跨境電商稅收徵管制度70 一、 美國跨境電商稅收徵管制度70 二、 歐盟跨境電商稅收徵管制度73 三、 澳大利亞跨境電商稅收徵管制度74 四、 俄羅斯跨境電商稅收徵管制度76 五、 印度跨境電商稅收徵管制度77六、 國際跨境電商稅收徵管經驗78 七、 國際跨境電商稅收徵管所面臨的挑戰80 八、 國際跨境電商稅收案例分析80 九、 國外跨境電商稅收發展動態83 第二節我國跨境電商稅收制度85 一、 我國跨境電商稅收政策演變歷程回顧85 二、 我國跨境電商稅收徵管現狀92 三、 我國跨境電商稅收徵管面臨的挑戰94 第三節國際經驗借鑑與啓示98 一、 依法合理設定各類參與跨境電商主體法律責任98 二、 探索建立跨境電商稅收徵管制度及政策99 三、 對跨境電商納稅義務人依法實施有效監管101 第四章跨境電商海關風險管理國際比較研究104 第一節跨境電商海關監管風險管理概述104 一、 傳統貿易的海關監管風險管理105二、 跨境電商賦予海關監管風險管理的新課題106 第二節國外海關風險管理的做法108 一、 美國風險管理的措施108 二、 荷蘭風險管理的措施109 三、 澳大利亞風險管理的措施113 四、 新加坡風險管理的措施114 五、 日本風險管理的措施115 第三節中國跨境電商風險管理的有關做法115 一、 跨境電商傳統海關監管模式115 二、 跨境電商新型海關監管模式120 第四節跨境電商風險管理比較分析122 一、 傳統和新型跨境電商風險管理模式對比122 二、 國內和國外跨境電商風險管理模式對比124 第五節目前我國跨境電商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126 一、 針對跨境電商的法律法規尚未完善126 二、 海關難以準確統計跨境電商貿易數據128三、 信息化監管手段落後於跨境電商的發展129 四、 海關信息及政策宣傳不到位129 五、 專業人才培養不足130 第六節對中國海關跨境電商海關監管風險管理的建議131 一、 完善風險管理法律法規131 二、 建立完善的現代化信息監管體系131 三、 通過大數據挖掘開展精準監管133 四、 採用專業設備配備137 五、 加強海關和企業的合作138 第五章跨境電商立法比較研究139 第一節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立法背景139 一、 全球跨境電商的立法原則139 二、 跨境電商立法的主要思路141 第二節國外跨境電商立法現狀142 一、 國際組織立法現狀142 二、 美國立法現狀144 三、 歐盟立法現狀149四、 日本立法現狀153 五、 跨境電商立法案例介紹155 第三節我國跨境電商立法現狀157 一、 我國跨境電商立法的歷程157 二、 我國跨境電商立法的困境159 第四節國內外跨境電商立法借鑑162 一、 國外跨境電商發展的經驗借鑑162 二、 完善我國跨境電商海關監管的立法建議167 第六章跨境電商統計制度比較研究171 第一節跨境電商統計的國際現狀171 一、 國際貿易統計制度概述172 二、 歐盟貿易統計制度173 三、 美國貿易統計制度175 四、 日本貿易統計制度177 五、 新加坡貿易統計制度177 六、 中國香港貿易統計制度178 第二節國外跨境電商統計發展趨勢179 一、 供給側方法180二、 需求側方法181 三、 國民賬戶方法182 第三節我國跨境電商統計制度183 一、 我國跨境電商統計制度現狀183 二、 我國跨境電商統計制度存在的不足186 第四節完善我國跨境電商統計制度的建議190 一、 完善跨境電商統計制度的核心原則190 二、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191 三、 完善海關監管措施192 四、 改進跨境電商統計調查技術195 第七章跨境電商政府扶持國際比較研究201 第一節跨境電商政府扶持的理論基礎201 一、 經濟外部性理論201 二、 產業保護理論202 第二節我國跨境電商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202 一、 制度政策203 二、 稅收政策205 三、 財政補貼政策207四、 貨幣政策209 五、 人力資源政策211 第三節日本扶持跨境電商產業發展政策措施213 一、 完善法律環境213 二、 嚴格電子商務以及跨境電商准入標準214 三、 補貼重點跨境電商企業214 四、 解決跨境糾紛投訴214 五、 稅收政策215 六、 提供貨運支持215 第四節韓國扶持跨境電商產業發展政策措施215 一、 注重跨境電商相關專業人才培養215 二、 完善跨境電商統計體系216 三、 完善跨境電商相關法律制度體系216 第五節美國扶持跨境電商產業發展政策措施217 一、 構建完善的跨境電商協調結構與法律制度體系217 二、 構建完善的稅收制度218 第六節歐盟扶持跨境電商產業發展政策措施218一、 制定基本法律218 二、 健全稅收制度218 第七節國外跨境電商扶持政策的經驗總結220 一、 重視跨境電商立法220 二、 直接補貼較爲罕見220 三、 逐步收緊跨境電商的稅收優惠220 四、 間接扶持跨境電商的發展221 五、 重視人力資源培養221 第八節國際視角下完善我國跨境電商政策與建議221 一、 審視跨境電商稅收政策221 二、 優化跨境電商補貼方式222 三、 優化跨境電商交易制度223 四、 優化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政策224 第八章總結與借鑑225 第一節各國跨境電商海關管理經驗總結225 一、 重視電子數據系統的開發與應用225 二、 多部門合作聯合海關監管226 三、 建立“單一窗口”226四、 利用風險管理技術進行有效海關監管226 第二節中國跨境電商海關管理優化策略227 一、 強化跨境電商信用體系建設227 二、 跨境電商制度總體建設229 三、 完善與優化當前跨境電商模式231 四、 完善跨境電商的稅制建設231 五、 保障跨境電商支付的安全性和便利化232 六、 促進跨境電商便利化機制建設234 七、 加強跨境電商的知識產權保護237 參考文獻 239作者簡介 高翔,工學博士,副教授,現任上海海關學院辦公室主任,上海海關學院海關公共關係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跨境電商科研創新團隊負責人、關情網絡文化研究室負責人。
主要研究領域爲跨境電商和供應鏈管理。
所在團隊曾獲得上海市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上海市“精品課程”、海關總署優秀教學團隊等榮譽。

平臺經濟:趨勢與戰略

《平臺經濟:趨勢與戰略》是2018年11月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芮明傑。
內容簡介 本書屬於“中國產業新體系、新模式、新動能研究”系列,是復旦大學產業經濟學科、上海發展戰略研究所芮明傑工作室又一重要的標誌性研究成果。
全書對平臺經濟的本質、作用及其運行,我國平臺經濟的發展現狀與問題、推動我國平臺經濟新發展的措施和政策建議等有詳細闡述。
除了正文部分,本書還包括“跨境電商平臺國際競爭力研究”和“工業互聯網發展及上海對策”兩份專題報告,從多個角度,用詳實數據分析了上海在本輪經濟發展中所面臨的種種問題,並給出了上海發展工業互聯網的總體思路,形成自己的特色,成爲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建設的強大支撐,以此引領長三角經濟帶地區的製造業乃至全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繼續當好全國製造業發展的“領頭羊”。
圖書目錄 總序 (1) 前言 (1) 第一章 平臺經濟:本質、作用與運行 (1) 1.1 平臺經濟的實質與特性 (1) 1.2 平臺經濟的外部性 (8) 1.3 平臺經濟的現實效用與運行約束 (13) 第二章 我國平臺經濟發展的現狀與問題 (23) 2.1 我國平臺經濟發展現狀 (23) 2.2 我國電商平臺發展的分類分析 (41) 2.3 我國平臺經濟的發展階段、問題與原因分析 (63) 第三章 我國平臺經濟區域發展分析與原因 (79) 3.1 全國省級行政區平臺經濟發展狀況 (79) 3.2 我國區域平臺經濟的代表性分析 (85) 3.3 我國區域平臺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95) 3.4 我國區域平臺經濟存在問題的原因 (106)3.5 結論 (118) 第四章 電商平臺發展趨勢、戰略思路與實現路徑 (121) 4.1 全球電商平臺發展趨勢分析 (121) 4.2 電商平臺的未來發展模式分析 (140) 4.3 我國電商平臺發展的戰略思路、路徑與重點 (149) 第五章 推動我國平臺經濟發展的措施和政策建議 (164) 5.1 平臺經濟發展的政策效果分析 (164) 5.2 當前政府支持平臺經濟發展存在的“瓶頸”及挑戰 (172) 5.3 促進平臺經濟未來新發展的政策建議 (177) 專題一 跨境電商平臺國際競爭力研究 1.中國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競爭的現狀與挑戰 (187) 1.1 跨境電子商務的類型和模式 (187)1.2 “蜂擁而上”: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 (189) 1.3 “難獲信任”: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障礙 (191) 1.4 “剩者爲王”:跨境進口電商平臺的雙邊市場競爭特點 (195) 1.5 “借力自貿試驗區”:上海跨境電商平臺的發展狀況 (197) 1.6 上海跨境電子商務平臺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198) 2.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的競爭力模型與指標評估 (202) 2.1 跨境電商平臺的產業鏈分析 (202) 2.2 跨境電商的產業生態環境競爭力模型與評估指標 (203) 2.3 跨境電商平臺關鍵能力模型與評估指標 (209) 2.4 跨境電商的國際競爭力評估——以上海跨境通爲例 (214)3.上海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競爭力提升的戰略思路 (218) 3.1 上海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的SWOT分析 (218) 3.2 上海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競爭力提升的思路 (221) 3.3 上海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的競爭力提升戰略 (223) 4.上海提升跨境電商平臺競爭力的系統性措施 (226) 4.1 利用上海自貿試驗區創新優勢,探索適合電商的海關監管 模式,提升物流配套能力 (226) 4.2 上海可通過地方立法或行政規章,率先規範跨境電商制度 環境,建立消費者信任的制度基礎 (228) 4.3 上海需要率先建立規範的跨境電商市場競爭秩序,培育跨境 電商企業羣,引導跨境電商差異化競爭 (232) 4.4 上海跨境電商平臺自身能力的提升策略 (235)4.5 結語 (239) 專題二 工業互聯網發展及上海對策 1.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趨勢 (243) 1.1 “互聯網+”“+互聯網”及其發展趨勢 (243) 1.2 工業互聯網及其發展趨勢 (248) 1.3 發達國家的主要政策舉措 (260) 2.工業互聯網的內在邏輯研究 (265) 2.1 工業互聯網的含義 (265) 2.2 核心:信息物聯網和服務互聯網與製造業的融合與一體化 (266) 2.3 基本構造:智能設備、智能生產、智能供應實現萬物互聯 (268) 2.4 大數據支撐智能製造 (274) 2.5 工業互聯網的技術要素 (278) 2.6 工業互聯網帶來的變革與機遇 (280) 2.7 小結 (282)3.上海發展工業互聯網的現實基礎 (284) 3.1 上海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條件分析 (284) 3.2 上海工業互聯網發展現狀分析 (324) 3.3 上海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成功個案及經驗啓示 (330) 3.4 上海進一步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問題與困難 (334) 4.上海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思路和對策建議 (338) 4.1 發展思路 (338) 4.2 發展原則 (339) 4.3 發展框架和路徑 (340) 4.4 對策建議 (344) 參考文獻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