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TikTok美國現在怎麼樣了?

根據CBC的新聞來看,TikTok的禁令已經下達,這個週日新用戶就不能下載了。
已經安裝的用戶可以繼續使用至11月12日,然後如果不能達成進一步協議,TikTok就會被徹底禁用。
標題:美國封殺微信和抖音,理由是“國家安全” 微信被直接封殺。
TikTok將被禁止下載,但已經安裝的用戶可以一直用到十一月十二日。
如果新的協議達成,TikTok或許會有轉機,但這取決於特朗普政府。
放幾個熱評: 美國無法在自由市場競爭,就用什麼鬼“國家安全”當藉口 中國也會控制網絡輿論。
特朗普讓美國向“獨cai統治”靠近了一大步。
特朗普在害怕什麼?(抖音用戶)只是一羣孩子,比他更加有頭腦罷了。
不會用知乎的排版功能,reference就直接扔這兒吧: https://www.cbc.ca/news/world/u-s-bans-wechat-tiktok-1.5729249

現在是2022年了,請問tiktok現在在海外發展的怎麼樣了?

先來看一組數據: TikTok 和抖音在全球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總下載量已經突破30億次,成爲第五個安裝量超30億次的非遊戲類應用。
(自2014年1月以來,其他四個安裝量超過30億次的非遊戲類應用均爲 Facebook 系產品) TikTok 全球月活用戶超過12億 TikTok 網紅粉絲量已經有1.2億 全球用戶在TikTok和抖音的內購付費超過25億美元。
TikTok 作爲短視頻媒體在國外的滲透率和普及度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而 TikTok 的商業化發展也從來沒放緩過腳步,一起來看看6月以來 TikTok 的最新動態: 1、TikTok 美區 DOU+ promote 功能完善

如何看待字節跳動迴應稱將嚴格遵守《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對出售TikTok帶來哪些影響?

謝邀 這次關於Tiktok的爭奪中最詭異的事就是,幾乎所有人都不去深究爭奪的是什麼,都在外圍打轉。
幾百億的東西在媒體上就像是被當做空氣一樣討論。
尤其是外媒,隻字不提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中國商務部比較直接:你不提沒關係,總之我不給了。
商務部禁止出口名錄第二十一條,“21.基於數據分析的個性化信息推送服務技術。
” 基於大數據分析,包括推薦算法在內,所有和個性化推薦服務相關的技術都被禁止。
這種海外資本企圖撿現成的心思可以放放了。
Facebook很早開始抄襲tiktok,但失敗的一塌糊塗,不是美國工程師不行,也不是宣傳力度不夠,背後的原因就是沒經過相當規模的市場和用戶錘鍊。
商務部這個消息一出。
反倒是字節跳動,注意, 是字節跳動全力支持決定,不是tiktok。
tiktok公佈的則是起訴,起訴纔是他的利益,不管是賣與不賣,起訴是雙方難得的共識。
二者股份構成不一樣,股東利益也不一致。
拿最明顯的事來說:Tiktok要剝離美國業務,意味着國內字節跳動名聲受損。
換言之,我若只持有字節跳動的股份,你Tiktok賣什麼價和我有什麼關係。
你掙錢,我受損?每年掙十億的業務你能賣幾百億,可分我半毛錢?我還要承受榮譽損失導致的賠錢。
比如8月24日,就爆料字節跳動的投資方要置換Tiktok 的股權,這顯然就有人認爲,tiktok要賺,而字節要賠。
若不爲盈利投資人的決策是幹什麼喫的?而且今天這個事一出,二者部分股東的利益更加不一致了。
甚至根據沈逸的爆料和分析,美國tiktok已經爲爲關停做準備,這次商務部的限制可能達到阻止交易的地步。
(我持保守態度,以便後續分析) 也不知道那些之前嚷嚷要股權置換的人置換完沒有,已經把字節跳動換成tiktok可就尷尬了。
如果還在持有字節跳動,沒倒向tiktok,那麼他們一定是這次商務部禁令的堅定支持者。
畢竟你tiktok能賣一萬億跟我沒一分錢關係。
至此,我有些不成熟的推論,一直在腦子裏沒有成形,因爲一直以來總覺得差點什麼。
今天字節跳動壓着48小時最後的末尾提出公告,算是最後一塊拼圖拼上了。
接下來,爲了理解中外資本與政府雙方勢力的博弈,我梳理了一下時間線:7月23日,據彭博社報道,近期不少包括紅杉資本在內的風險投資人催促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將TikTok的多數股權出售。
字節跳動風險投資者被曝催促張一鳴出售TikTok多數股權 8月24日,路透社報道稱,部分字節跳動投資方正在討論以其所持字節跳動中國股權,置換TikTok的股權。
8月26日,Tiktok董事會出現重大分歧。
(注意,重大分歧應該是賣與不賣,微妙的是,他們可以有共識,那就是起訴。
起訴可以要價,也可以拖延,可以強硬,還可以爭取用戶,幾乎涵蓋一切利益。
) 知情人士透露,張一鳴可以被董事會罷免。
Tik Tok最新進展:字節跳動將起訴美聯邦政府,張一鳴與美國投資人出現重大分歧 8月27日,確認CEO凱文·梅耶爾被辭掉,她不認同拖延戰略,而張一鳴想保留Tiktok業務完整性。
(何爲完整性?我之後會解讀)最前線 | 字節跳動確認TikTok CEO凱文梅耶爾離職,知情人士稱其與張一鳴產生分歧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8月28日,美國CNBC突發消息稱:TikTok首席執行官凱文·梅耶爾(Kevin Mayer)突然辭職。
而梅耶爾的辭職表明,TikTok很可能會在未來48小時內與美國企業達成出售交易。
同一日,商務部出臺管制《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 TikTok的最後48小時,中國出手了! 兩天之後的今天,也就是28日後48小時內在中文互聯網上關注度的末尾,今天晚上8點44分字節跳動官方宣佈支持商務部決定,40分鐘候後,官媒轉載。
https://mp.weixin.qq.com/s/bb6fOMCGyllkEv2DIRH_6Q這一系列操作,簡直就是股東的生死決戰,政府的神仙打架,非常精彩。
Tiktok的境外資本股東早就想賣,時間點在蓬佩奧放出風聲的時候,並且在那時就鼓動張一鳴放棄多數股份。
這時的張一鳴,還沒有受到特朗普的極限施壓,7月23日的他可能還沒意識到暴風雨即將來臨。
後來的一系列事件,大家都知道了,都看見了。
每個人都很憤怒。
幾乎兵敗如山倒。
8月27日之前的消息上看,一直被牽着走。
不過,我們這邊的股東應該不是喫素的,國家更不是。
不要忘了,幾百億的生意,不可能靠微博來配合。
能匹配這個級別的生意,動用了什麼力量什麼關係不是我能描述出來的。
總而言之,國家這一手,算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因爲只要有政府這個背書,在極端狀況下,Tiktok甚至可以都賣了再搞第二個。
或者Tiktok改名,讓美國自己慢慢玩。
而在48小時內買走tiktok的人,就只得到了空殼子,甚至流局。
一旦流局,那麼會出現一個好玩的現象。
我之間推論過張一鳴拖延的真正效果:製造Tiktok被禁,而不是自己撤離的姿態。
以保持美國年輕Tiktok用戶對特朗普的持續憤怒。
如何看待張一鳴關於TikTok美國業務的做法? 這對我們政府來說很重要,所以這次算是一個助攻。
對特朗普來說,只能贏到一點已知量,輸掉一個未知量。
很可能得不償失,對我們輿論風向很有助益。
不僅是川普,美國諸多利益集團,他們本想把事情推向何方呢? 最後我要說的是,tiktok的事發酵至今,全網很少把一些問題討論得很深:剝離美國業務,不完整的Tiktok意味着什麼?如果世上出現了兩個Tiktok,會有什麼混亂局面? 當美國企業掌握了美國業務後,我們失去的不只是美國業務。
我們值得擔憂的是,從此會讓很多東西就說不清了。
舉個例子,當美國Tiktok向歐洲擴張時,透過持股資本(假如微軟,假如FB)母公司,用你的算法再做一款軟件進軍歐洲,你怎麼辦? 所有人都知道這就是Tiktok一樣的軟件,數據共享,盈利模式共通。
你怎麼辦? 在別人家本土再打一場必敗的官司嗎? 而這時由於美國的tiktok被保留了下來。
本土用戶對惡政的反感也被將至最低。
同時當美國用長臂管轄,擠壓tiktok歐洲部母公司時,這又要怎麼辦? 斷供核心個性化推薦服務的更新!換言之,中國用戶不再提供tiktok產品的打磨。
從現在開始tiktok自己去摸索,包括某些資本的tiktok非美國業務。
當然字節跳動不能自己說斷,因爲這不對等。
目前國外的資本都是合規的。
你自己也是資本,你不能以報復境外資本來報復美國政府。
至少留着商譽在,還能搞第二個Tiktok。
國家斷供核心算法,就是對等反制了,而且很可能要讓這些收購者喫啞巴虧。
收購者最近會砍價、或是拒絕,但流局會讓特朗普很難看很難看,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做出流局的操作。
個人不負責猜測:喫啞巴虧的概率大一點,因爲我直覺他們做出利益交換了。
他們最好的策略是喫掉Tiktok大部分市場,一旦他們用全世界級的用戶量再打磨幾年產品,我們的壁壘就消失了。
所以如果不能保全Tiktok業務的完整性,可能會面臨灰色地帶被突破的風險,再加上無盡的法律訴訟、長臂管轄,Tiktok將會陷入很大的劣勢。
雖然很多人沒有說得很細,但輿論強烈拒絕剝離美國業務也是有這方面擔心的。
國家的這次看似同歸於盡的兜底,其實我們可以有後續操作。
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們可以藉此機會壓低自己的股價,收購,改名,重組,然後再放權出口或者特許在境外使用這些算法。
而你美國拿着Tiktok空殼品牌慢慢玩。
這樣一來,操作好了能白拿錢賺一筆。
就算操作不好,也和當初玉石俱焚的最壞結果差不多。

抖音美國收購了嗎?

並沒有收購。
一、事情起因繼印度封禁TikTok(抖音國際版)後,最近連美國都跟上節奏了。
根據美媒報道,7月6日,美國將考慮對TikTok下達禁令。
理由也很簡單,因爲美國擔心TikTok會盜取美國用戶個人信息安全。
7月22日,美國投票通過“禁止在政府設備上使用TikTok法案”,下一步將提交參議院全體投票。
二、特朗普最後通牒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他限期微軟或任何美國公司在9月15日左右之前,完成收購TikTok的談判。
正與字節跳動談判的微軟,尚未確定具體的收購價格,可能會在100億美元至300億美元之間,這一數字低於TikTok的500億美元估值。
一開始報道微軟收購美國市場業務,抖音迅速同意了;隨後傳出微軟是要收購美國、新西蘭、澳大利亞、日本等多國的業務,甚至是中國以外的全球業務,抖音反而剛起來了,剛剛發佈了公開信,說不排除採取法律手段對於美國政府起訴。
三、轉機28日美國法院“叫停”封殺抖音(TikTok)。
針對美國哥倫比亞法院“叫停”抖音國際版(TikTok)下架禁令一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應詢指出,中方希望美方爲各國企業在美投資經營提供公正、公平的營商環境。
據報道,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地區法院27日晚裁決,暫緩實施美國政府關於將互聯網短視頻社交平臺抖音國際版(TikTok)從美國移動應用商店下架的行政命令。
四、最終與甲骨文合作TikTok是既沒有賣給美國,也沒有在美停關。
走了另外一條讓所有人想不到的路:讓甲骨文成爲TikTok美國業務的“可信技術服務商”,不涉及出售TikTok在美業務和核心技術。
目前,甲骨文並未透露和Tik Tok的交易細節,但有分析人士認爲,針對甲骨文“合作協議”這一官方表述,Tik Tok不涉及出售技術和轉讓已是大概率事件。
擴展資料一、抖音失去美國市場不是滅頂之災TikTok國際化遭遇重大挫折。
此前,印度政府已經封殺了TikTok,如今,美國緊隨其後。
TikTok在失去全球第一大市場後,可能失去第二大市場,尤其是TikTok在美國的營業收入狀況比較好。
2019年,TikTok的年度營業收入額爲1.769 億美元,在美國的營業收入額爲3,600 萬美元,在英國這一數據爲420萬美元,在印度則爲2.5億盧比(約合2000萬元人民幣)。
這對於字節跳動來說,是接連的打擊。
但如果認爲TikTok丟了美國市場,將徹底完蛋了,恐怕就高估了美國市場對這個企業的影響。
二、全球市場更大,中美的互聯網巨頭,在不進入對方市場的情況下,仍然是世界巨頭特朗普政府的這些操作,很可能給TikTok做了宣傳,預計在美國以外市場會更加發展迅猛。
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已經明確表態不會封殺TikTok,TikTok的國際化轉移到歐洲以後,受到了歐洲的歡迎。
英國歡迎TikTok把國際化業務放在英國,TikTok的數據中心設在歐盟的愛爾蘭,爲歐洲帶來了業務機會。
甚至法國總統馬克龍,已經開通自己的TikTok賬戶。
對於TikTok、華爲來說,美國重要也不重要,同理,對Google、Facebook來說,中國也不是全部。
對於韓國三星來說,沒有了中國市場,手機還是在全球熱賣。
有本國作爲”大本營“,與全世界做生意,跨國企業多一個買家、市場總是一件好事,而缺了這個買家,它們也有生存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