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推薦東南亞市場,值得研究?

70%。
除此之外,中產階級的人口也在迅速增長。
1.3 線下零售業態不發達,偏遠地區的消費者缺乏購物渠道。
在島嶼衆多的國家比如 印尼,這一問題更爲突出,但同時也給電商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機會。
1.4 消費者的線上消費習慣仍需進一步培養。
跟發達國家相比,東南亞市場的消費者 整體知識文化水平較低,上網設備較爲落後,接觸互聯網的時間也相對較短,因此仍需 要一定的市場教育,培養消費者的線上消費習慣。
1.5 東南亞民族文化豐富多樣,部分地區宗教色彩濃厚。
在東南亞,不同國家,不同 民族,消費者的信仰、文化甚至消費習慣等方面都有顯著的差異。
作爲電商賣家,針對 不同的民族節日要有不同的營銷重點,更要遵守相關的宗教文化禁忌。

東南亞的發展前景怎麼樣?未來市場趨向將會怎樣變化-一支神筆商業計劃書的回答

越南政府的風電發展目標爲:2020年實現裝機800兆瓦,2025年達到2吉瓦,2030年達到6吉瓦。
GWEC(全球風能理事會)在2018年底的報告中提到,越南已有228兆瓦的裝機,同時有32兆瓦的在建項目。
裝機容量總量雖然無法與中國相比,但是越南風電發展潛力巨大,同時有良好的政策和適宜的風電電價,越南的風電發展前景十分樂觀,也因此成爲東南亞最具吸引力的風電市場。
2.越南衛浴市場 在東南亞國家中,越南在近幾年大力發展經濟並且爲國外企業提供了很好的條件,使得很多國外企業都願意到這裏投資,促使了越南的經濟迅速繁榮起來。
在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過程中,越南建築業的發展也十分迅速,帶來了大量的衛浴五金產品需求。
中國的衛浴五金企業如果選擇開發越南的市場,不僅可以擁有不錯的前景,而且還可以享受到當地政策的一些優惠措施。
3.光伏市場 東南亞仍是光伏新興市場,其累計光伏安裝容量在2019年達到約12.6GW,預計於2024年將增長近三倍,達到35.8GW。
大型光伏項目將在未來5年內占主導地位。
隨着光伏項目的經濟性越來越受到關注,分佈式光伏也將有所發展。

國際市場分析

國際市場分析報告也稱世界市場分析報告,簡稱國際市場分析或世界市場分析。
它通過對國際市場現象、狀況、形勢的分析,找出國際市場繁榮或衰退的原因,從而利用商品價值規律和其他經濟槓桿促進國際市場的發展與繁榮,造福於整個人類社會。
國際市場是世界範圍內進行商品交換的場所或領域。
通過國際市場的分析,可以透視世界經濟的發展情況,也可以作爲對外經貿決策的重要依據。
國際市場分析報告用於分析世界各類市場,如果把國內市場放在國際大市場中進行分析,也可以視爲國際市場分析報告。
報告分類 (1)按市場內容劃分,有商品市場分析報告、技術市場分析報告、金融市場分析報告和勞務市場分析報告。
(2)按流通領域劃分,有西歐市場分析報告、北美市場分析報告、東南亞市場分析報告、中東地區市場分析報告等。
(3)按經濟發展程度劃分,有發達國家市場分析報告和發展中國家市場分析報告。
主要特點 (1)客觀性,即客觀地、實事求是地描述國際市場的狀況。
國際市場分析報告首先要反映被分析的國家、地區或國際上的市場狀況。
換句話說,就是要把諸如市場供求總量狀況、市場供求結構狀況、市場基本態勢或某種具體商品的供求情況等弄清楚,通過文字的形式表現出來,使報告使用者能夠大體瞭解國際市場的基本面貌和基本情勢。
(2)歸因性,即分析造成市場客觀狀況的原因。
國際市場分析報告側重於對某種市場現象、市場形勢的原因分析。
就是說,要抓住某些現象析因論果,找出造成該情況的主客觀原因。
透徹的、符合實際的、抓住主要矛盾的分析,是國際市場分析報告的主要特徵。
(3)預測性,即要預測國際市場未來發展趨勢。
國際市場分析報告除了把被分析的國家、地區、國際上的市場狀況呈現出來,企劃主管還要對它今後一個時期的發展形勢進行預測,大體估計它今後的走向。
分析現狀的目的在於預測未來,把握未來。
編制方法 國際市場分析報告由標題、署名和正文組成。
(1)標題,常見的有兩種。
一是文章標題法,即用簡潔的文字揭示分析報告的主題或課題,可用一個標題,也可用正副標題,如《國際資本市場出現轉機》、《龍蛇之爭——當前彩卷市場透視》。
二是新聞標題法,即用多行標題,或肩題與正題,或正題與副題。
採用新聞標題的國際市場分析報告,多半用“消息”的形式發表,但其內容和基本寫法還是市場分析報告。
(2)署名,採用文章標題法的市場分析報告,署名一般在標題之下;採用新聞標題法的市場分析報告,其署名有的在“導語”之前,標“編制者XXX”;有的在正文之後。
(3)正文,一般由開頭、主體和結語組成。
開頭用簡要文字概括分析報告的內容,類似消息的導語。
主體介紹某市場的狀況、形勢等,分析造成該狀況、形勢的主客觀或主次要原因等,該部分內容要寫得比較具體詳細。
結語簡單預測今後發展趨向,或提出建議、意見等。
範文 例1: 2006年我國水產品國際市場分析報告 2000年以來,我國水產品出口雖然保持高位增長,已經連續幾年在農產品出口中保持第一的位置,但是增長態勢並不樂觀。
在2000年與2001年出口數量增長幅度分別達到13.8%和27.3%的高位之後,2003年突然掉到0.7%,幾乎呈停滯的發展狀態。
2004年出口數量增幅又突然飈高到15.5%。
2005年,滑至6.17%。
2004年水產品出口排名前三位的大宗產品爲:烤鰻、魷魚及對蝦。
烤鰻在經歷2002年的低迷後,2004年見到轉機,出口額達7.27億美元,同比增幅高達55.6%,高居所有水產品出口增幅首位。
魷魚出口額2.24億美元。
增幅達52.7%,居水產品出口次位。
同是養殖產品的對蝦,雖然一直處於低迷狀態,但仍居水產品出口第三位。
羅非魚異軍突起,出口數量8.66萬噸,增幅47%,數量增幅在水產品出口中排第一。
2004年,我國羅非魚產量達到89.7萬噸,比2003年增長了11.34%。
除去草魚、鰱魚、鱅魚、鯉魚、鯽魚這五個傳統淡水養殖魚之外,羅非魚產量排名第6位,比最普通的鯿魚產量高出74%。
2005年羅非魚產量繼續猛增到97.8萬噸,比2004年又增加8萬噸,增幅9%。
很多行家都認爲羅非魚是一種有營養的魚,同時很多人也看到了羅非魚出口市場中隱藏着巨大的危機,這個危機在2006年年初開始顯現出來。
由於加拿大從美國進口的羅非魚中檢驗出超標藥品殘留物,就停止了從美國的進口。
而美國不養殖羅非魚,其出口的羅非魚來自中國。
中國出口對蝦的藥品殘留曾經出現過超標現象,美國已對中國產品產生不信任,加之羅非魚又出現問題,這更加深了其對中國產品的不信任。
藥物殘留超標已經成爲我國水產品出口的嚴重障礙。
從近幾年水產品的出口中我們看到,我國水產品出口還是數量推動型,而不是質量推動型的,更不是品牌領袖型的模式。
所以,我國水產品出口的發展速度變化極不穩定。
2004年,美國對中國出口對蝦展開反傾銷調查,給國內水產界提出了警告。
從2005年開始,出口速度降低到比較正常的水平,也反映出人們冷靜下來,開始查找自身的問題,開始解決問題,開始在降低藥物殘留上有所行動。
雖然這些行動仍然顯得非常微弱,但我們應該看到。
如果措施得當,水產品出口將會步入一個穩定的發展道路。
2005年在水產品出口排名前三位的大宗產品中,只要是養殖產品,出口都呈現大幅度下降。
烤鰻出口數量下降31%,對蝦出口下降2l%,僅有魷魚出口下降3%,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2006年1~6月份我國水產品出口前三位的產品仍然繼續了2005年的下降趨勢。
2006年1~6月份我國對蝦出口金額9218.3萬美元,比2005年同期降低17%;比2004年同期降低42%,比2003年同期降低23%。
對蝦出口出現持續深度降低態勢。
2006年1~6月份我國烤鰻出口額爲3.65億美元。
比2005年同期降低19%。
比2004年同期降低20%,比2003年同期增長12%,比2002年降低5.5%。
2006年3~5月份在保持了8000萬美元的較高水平之後,6月份直線下跌到2937萬美元水平,同比跌幅達65%。
應該看到,烤鰻出口已經降到可比較的歷史最低點。
2006年,在水產品出口大宗產品中,魷魚出口開始展露光芒。
2006年1~6月份我國出口魷魚達l_18億美元,比2005年同期增長30.9%。
比2004年同期增長40.4%,比2003年同期增長100%,比2002年同期增長110%,魷魚出口額出現持續高速增長態勢並在2006年6月底首次超過對蝦,成爲烤鰻之後的第二大宗產品。
海水產品、初級加工魚片(如:帶魚、黃魚、凍魚、蝦仁、凍魚片等)仍然佔據出口數量中的60%以上。
2005年,一般貿易方式的比重從2003年的75.67%下降到2005年的不足60%。
來進料加工貿易從2003年比重的21.33%提升到2005年的39.88%,接近40%。
來進料貿易呈現穩步上升趨勢,開始成爲我國水產品出口中的重要角色。
我國來進料貿易主要還停留在初級產品的加工上。
在情況已經非常明朗的情況下。
如果要保持與推進我國水產品出口市場的平穩而不是高速發展,應該選擇的措施有: 一、認真解決深加工產品在出口中出現的新問題,特別是如何突破貿易技術性壁壘。
二、嚴格控制與穩步發展淡水產品的出口,努力爭取國際市場中中國水產品應該有的聲譽。
三、提倡與鼓勵“公司+基地”的經營模式。
四、繼續加強對外開放政策,採取積極措施吸引外資,繼續堅定不移地發展來進料加工漁業。
五、在科研領域中不提倡概念性、炒做性、獵奇性的研究項目。
六、湖泊漁業、江河漁業、水庫漁業、大水面漁業、活水面漁業要納入水產品出口範圍。
例2: 東歐毛衣市場需求大 正是拓銷好時機 東歐地處溫帶,毛衣是民生必備衣物,需求量非常大。
正是外國廠商拓展東歐毛衣市場的好時機。
東歐國家合計人口超過××億,市場規模比北美或歐盟還大。
據報道,數十年來,該地區忽視輕工業,造成貨品不足,消費者對毛衣需求相對強烈。
對外國業者而言,應正是開拓市場的有利時機,但對其人民消費能力不足等缺點亦需加以留意。
有關東歐毛衣市場,業者可以從三方面來了解其特性: 1.品位方面:一般而言,東歐消費者對衣着的品位的需求與西歐國家消費者相似。
2.價格方面:英法等進口貨在東歐價格甚高,中級品也很貴,低級品則較爲低廉。
3.進口渠道方面:可分國營進出口公司及民營企業,兩者各有優缺點。
外國業者可採取幾種方式,其一爲合資方式自行建立銷售渠道;其二是找新成立有潛力的當地私營企業,雙方簽訂代理合約共同拓銷。
最後,就開發交易機會而言,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參加當地舉辦的有規模的商展,可立即接觸商機,再就是參加訪問團,可直接與當地理想的合作對象面對面洽談,至於如何拓銷東歐國家市場,因情況不同,故拓銷方式亦有區別。
此外,在東歐市場拓銷方面,產品以100%亞克力(丙烯)紗毛衣市場需求最大,因其價格較低。
合10%以上羊毛的毛衣,如設計不亞於西歐產品,則售價可望提高。

世界市場分析報

國際市場分析報告也稱世界市場分析報告,簡稱國際市場分析或世界市場分析。
它通過對國際市場現象、狀況、形勢的分析,找出國際市場繁榮或衰退的原因,從而利用商品價值規律和其他經濟槓桿促進國際市場的發展與繁榮,造福於整個人類社會。
國際市場是世界範圍內進行商品交換的場所或領域。
通過國際市場的分析,可以透視世界經濟的發展情況,也可以作爲對外經貿決策的重要依據。
國際市場分析報告用於分析世界各類市場,如果把國內市場放在國際大市場中進行分析,也可以視爲國際市場分析報告。
報告分類 (1)按市場內容劃分,有商品市場分析報告、技術市場分析報告、金融市場分析報告和勞務市場分析報告。
(2)按流通領域劃分,有西歐市場分析報告、北美市場分析報告、東南亞市場分析報告、中東地區市場分析報告等。
(3)按經濟發展程度劃分,有發達國家市場分析報告和發展中國家市場分析報告。
主要特點 (1)客觀性,即客觀地、實事求是地描述國際市場的狀況。
國際市場分析報告首先要反映被分析的國家、地區或國際上的市場狀況。
換句話說,就是要把諸如市場供求總量狀況、市場供求結構狀況、市場基本態勢或某種具體商品的供求情況等弄清楚,通過文字的形式表現出來,使報告使用者能夠大體瞭解國際市場的基本面貌和基本情勢。
(2)歸因性,即分析造成市場客觀狀況的原因。
國際市場分析報告側重於對某種市場現象、市場形勢的原因分析。
就是說,要抓住某些現象析因論果,找出造成該情況的主客觀原因。
透徹的、符合實際的、抓住主要矛盾的分析,是國際市場分析報告的主要特徵。
(3)預測性,即要預測國際市場未來發展趨勢。
國際市場分析報告除了把被分析的國家、地區、國際上的市場狀況呈現出來,企劃主管還要對它今後一個時期的發展形勢進行預測,大體估計它今後的走向。
分析現狀的目的在於預測未來,把握未來。
編制方法 國際市場分析報告由標題、署名和正文組成。
(1)標題,常見的有兩種。
一是文章標題法,即用簡潔的文字揭示分析報告的主題或課題,可用一個標題,也可用正副標題,如《國際資本市場出現轉機》、《龍蛇之爭——當前彩卷市場透視》。
二是新聞標題法,即用多行標題,或肩題與正題,或正題與副題。
採用新聞標題的國際市場分析報告,多半用“消息”的形式發表,但其內容和基本寫法還是市場分析報告。
(2)署名,採用文章標題法的市場分析報告,署名一般在標題之下;採用新聞標題法的市場分析報告,其署名有的在“導語”之前,標“編制者XXX”;有的在正文之後。
(3)正文,一般由開頭、主體和結語組成。
開頭用簡要文字概括分析報告的內容,類似消息的導語。
主體介紹某市場的狀況、形勢等,分析造成該狀況、形勢的主客觀或主次要原因等,該部分內容要寫得比較具體詳細。
結語簡單預測今後發展趨向,或提出建議、意見等。
範文 例1: 2006年我國水產品國際市場分析報告 2000年以來,我國水產品出口雖然保持高位增長,已經連續幾年在農產品出口中保持第一的位置,但是增長態勢並不樂觀。
在2000年與2001年出口數量增長幅度分別達到13.8%和27.3%的高位之後,2003年突然掉到0.7%,幾乎呈停滯的發展狀態。
2004年出口數量增幅又突然飈高到15.5%。
2005年,滑至6.17%。
2004年水產品出口排名前三位的大宗產品爲:烤鰻、魷魚及對蝦。
烤鰻在經歷2002年的低迷後,2004年見到轉機,出口額達7.27億美元,同比增幅高達55.6%,高居所有水產品出口增幅首位。
魷魚出口額2.24億美元。
增幅達52.7%,居水產品出口次位。
同是養殖產品的對蝦,雖然一直處於低迷狀態,但仍居水產品出口第三位。
羅非魚異軍突起,出口數量8.66萬噸,增幅47%,數量增幅在水產品出口中排第一。
2004年,我國羅非魚產量達到89.7萬噸,比2003年增長了11.34%。
除去草魚、鰱魚、鱅魚、鯉魚、鯽魚這五個傳統淡水養殖魚之外,羅非魚產量排名第6位,比最普通的鯿魚產量高出74%。
2005年羅非魚產量繼續猛增到97.8萬噸,比2004年又增加8萬噸,增幅9%。
很多行家都認爲羅非魚是一種有營養的魚,同時很多人也看到了羅非魚出口市場中隱藏着巨大的危機,這個危機在2006年年初開始顯現出來。
由於加拿大從美國進口的羅非魚中檢驗出超標藥品殘留物,就停止了從美國的進口。
而美國不養殖羅非魚,其出口的羅非魚來自中國。
中國出口對蝦的藥品殘留曾經出現過超標現象,美國已對中國產品產生不信任,加之羅非魚又出現問題,這更加深了其對中國產品的不信任。
藥物殘留超標已經成爲我國水產品出口的嚴重障礙。
從近幾年水產品的出口中我們看到,我國水產品出口還是數量推動型,而不是質量推動型的,更不是品牌領袖型的模式。
所以,我國水產品出口的發展速度變化極不穩定。
2004年,美國對中國出口對蝦展開反傾銷調查,給國內水產界提出了警告。
從2005年開始,出口速度降低到比較正常的水平,也反映出人們冷靜下來,開始查找自身的問題,開始解決問題,開始在降低藥物殘留上有所行動。
雖然這些行動仍然顯得非常微弱,但我們應該看到。
如果措施得當,水產品出口將會步入一個穩定的發展道路。
2005年在水產品出口排名前三位的大宗產品中,只要是養殖產品,出口都呈現大幅度下降。
烤鰻出口數量下降31%,對蝦出口下降2l%,僅有魷魚出口下降3%,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2006年1~6月份我國水產品出口前三位的產品仍然繼續了2005年的下降趨勢。
2006年1~6月份我國對蝦出口金額9218.3萬美元,比2005年同期降低17%;比2004年同期降低42%,比2003年同期降低23%。
對蝦出口出現持續深度降低態勢。
2006年1~6月份我國烤鰻出口額爲3.65億美元。
比2005年同期降低19%。
比2004年同期降低20%,比2003年同期增長12%,比2002年降低5.5%。
2006年3~5月份在保持了8000萬美元的較高水平之後,6月份直線下跌到2937萬美元水平,同比跌幅達65%。
應該看到,烤鰻出口已經降到可比較的歷史最低點。
2006年,在水產品出口大宗產品中,魷魚出口開始展露光芒。
2006年1~6月份我國出口魷魚達l_18億美元,比2005年同期增長30.9%。
比2004年同期增長40.4%,比2003年同期增長100%,比2002年同期增長110%,魷魚出口額出現持續高速增長態勢並在2006年6月底首次超過對蝦,成爲烤鰻之後的第二大宗產品。
海水產品、初級加工魚片(如:帶魚、黃魚、凍魚、蝦仁、凍魚片等)仍然佔據出口數量中的60%以上。
2005年,一般貿易方式的比重從2003年的75.67%下降到2005年的不足60%。
來進料加工貿易從2003年比重的21.33%提升到2005年的39.88%,接近40%。
來進料貿易呈現穩步上升趨勢,開始成爲我國水產品出口中的重要角色。
我國來進料貿易主要還停留在初級產品的加工上。
在情況已經非常明朗的情況下。
如果要保持與推進我國水產品出口市場的平穩而不是高速發展,應該選擇的措施有: 一、認真解決深加工產品在出口中出現的新問題,特別是如何突破貿易技術性壁壘。
二、嚴格控制與穩步發展淡水產品的出口,努力爭取國際市場中中國水產品應該有的聲譽。
三、提倡與鼓勵“公司+基地”的經營模式。
四、繼續加強對外開放政策,採取積極措施吸引外資,繼續堅定不移地發展來進料加工漁業。
五、在科研領域中不提倡概念性、炒做性、獵奇性的研究項目。
六、湖泊漁業、江河漁業、水庫漁業、大水面漁業、活水面漁業要納入水產品出口範圍。
例2: 東歐毛衣市場需求大 正是拓銷好時機 東歐地處溫帶,毛衣是民生必備衣物,需求量非常大。
正是外國廠商拓展東歐毛衣市場的好時機。
東歐國家合計人口超過××億,市場規模比北美或歐盟還大。
據報道,數十年來,該地區忽視輕工業,造成貨品不足,消費者對毛衣需求相對強烈。
對外國業者而言,應正是開拓市場的有利時機,但對其人民消費能力不足等缺點亦需加以留意。
有關東歐毛衣市場,業者可以從三方面來了解其特性: 1.品位方面:一般而言,東歐消費者對衣着的品位的需求與西歐國家消費者相似。
2.價格方面:英法等進口貨在東歐價格甚高,中級品也很貴,低級品則較爲低廉。
3.進口渠道方面:可分國營進出口公司及民營企業,兩者各有優缺點。
外國業者可採取幾種方式,其一爲合資方式自行建立銷售渠道;其二是找新成立有潛力的當地私營企業,雙方簽訂代理合約共同拓銷。
最後,就開發交易機會而言,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參加當地舉辦的有規模的商展,可立即接觸商機,再就是參加訪問團,可直接與當地理想的合作對象面對面洽談,至於如何拓銷東歐國家市場,因情況不同,故拓銷方式亦有區別。
此外,在東歐市場拓銷方面,產品以100%亞克力(丙烯)紗毛衣市場需求最大,因其價格較低。
合10%以上羊毛的毛衣,如設計不亞於西歐產品,則售價可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