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做外貿是做阿里巴巴國際站平臺好還是亞馬遜啊,哪個更好賺更有前途呢?

這兩個看起來都是選一平臺開始做外貿,其實是完全不同的外貿生意。
阿里國際站對應的是外貿B2B,即外貿批發、代工和貼牌等。
亞馬遜對應的是外貿B2C,也叫跨境電),即外貿零售。
如果是我的話,會選跨境電商,具體的平臺不一定是亞馬遜。
二選一的題,答對容易,想明白原因難。
除了常見的“風口”、“趨勢”這個原因外,我還有補充一些看法。
跨境電商更容易創業 相比外貿B2B,跨境電商更容易創業。
首先,創業是一件不確定性非常高的事情。
面對不確定性非常高的事情,該怎麼辦? 答:用最少的錢和最短的時間去嘗試。
如果賺了,就繼續搞和加大投入。
如果賠了,因爲投入的金錢和時間少,我們可以接受,不至於虧掉信心。
從時間和金錢,這兩個角度去對比一下外貿B2B和跨境電商,我們就知道如何選擇了。
外貿B2B跨境電商

請教一下外貿大神,想把產品賣到中東,做阿里國際站好還是亞馬遜?

不同: 1.業務區別 亞馬遜採用自營方式,並且掌控這一切,買賣過程都經由他們手,擁有倉庫,還自己銷售產品。
阿里巴巴則充當平臺的角色,不參與銷售,只爲小企業和品牌製造商提供接觸消費者的平臺,之後買賣過程都是賣家與買家直面溝通。
2. 政治情況 目前,亞馬遜在本土進一步發展,受到政府幹預的風險也越來越大。
而阿里巴巴和中國政府有着非常好的夥伴關係。
3. 零售業佔比 亞馬遜美國線上零售業務達到40%~50%。
阿里巴巴的中國線上零售業務佔比達到了約80%。
目前,兩家電商公司在各自本土市場發展已經成熟,下一步兩家企業的目的都是拓展國際市場,所以,競爭避免不了。
個人覺得是亞馬遜比較好做,阿里巴巴現在已經接近飽和亞馬遜是面向全球化的一個電商平臺,而且國家也是大力的支持國內的商品出口到國外的,利潤也是相對來說最高的。
當然了,如果你還有什麼其他問題不懂的,建議選擇出海club的指導。
同時也可以與我交流,爲你答疑解惑~結尾! 這篇回答我相信已經把思路介紹清楚了! 我也會在知乎上,不斷分享我在運營實戰中的經驗和技巧! 如果這篇內容對你有幫助,希望你能給我點個關注點個贊!

定製型傢俱企業,做外貿半年了一頭霧水,覺得沒有好的銷路,類似定製類的企業都怎麼做外貿?

定製類意味着本身市場很小衆。
你需要宣傳的是你的設計能力和研發能力。
傳統外貿企業宣傳途徑展會,網站展示,郵件營銷。
展會經過疫情的洗禮,這條路已經快行不通。
光你去參展都夠嗆,客戶參展也夠嗆。
網站展示,是自建站還是到mic阿里國際開通店鋪展示。
自建站是建一個普通營銷功能沒帶零售功能展示網站。
這類很多外貿公司都這麼做,隨便模板糊弄一下,然後疏於打理沒什麼效果。
mic阿里國際開店鋪就更不用我說了,你也知道你這非標品和人家大貨生產出來的相比,明顯被碾壓。
阿里國際目前主推的其實是RTS賽道。
類淘寶的機制,就是你參數和產品圖列好,然後讓客戶直接下單,全稱可以不需要溝通。
現在阿里國際換蔣凡主政,政策應該會調成主要扶持金品誠企的計劃。
21年12月有參加阿里國際組織的賣家聚會,我聽出來的意思就是拋棄星級賣家改爲扶持金品誠企。
以前星級賣家辛辛苦苦刷單才能獲取所謂優質RFQ現在人家金品誠企業直接就能搞到。
沿用當初蔣凡用天貓的打法策略來追求市場利潤最大化。
現在B2B展銷平臺已經成了存量市場,能加入的用戶已經有限。
那就應該從這些已存的用戶用一些話術手段榨取利潤。
郵件營銷,這估計是最沒有用的營銷手段,是最庸才的人給的萬金油。
外貿一直以來都有開發信的傳統。
說出開發信不會錯,但低效毫無用處。
一,容易被系統判定拉進垃圾箱。
二,千篇一律的話術,開頭說我們工廠實力如何如何,接着我們能提供什麼服務。
拜託自從有RFQ,這類話術已經失效。
人家採購人員隨便發個RFQ,就能獲取十封左右的供應商回信,這不香嘛?三,社媒時代了,誰還通過簡單幾個圖和文字相信你。
我覺得你還是要找準定位。
你是打算安安靜靜給人做定製,還是打算設計生產銷售一把抓。
只做定製,開1688店鋪,專門買定製傢俱這個關鍵詞,圖做好點,搞得有設計感點。
找幾個亞馬遜的圈子,宣傳你有定製研發能力。
肯定有些小亞馬遜賣家會找你開品,做私模。
如果你一條龍都做,那你就要自身做幾個成功的單品,或者抄襲目前的成功單品仿個皮稍微做個改動,找個懂亞馬遜的人,讓你在亞馬遜試試水。
做成功了,單靠亞馬遜的量也比好過阿里國際那種小訂單來得舒服。

亞馬遜中國推出全球開店的項目,這個貌似和ebay看起來相似,兩者有沒有什麼差別呢?

最大的差別就是亞馬遜可以利用已經成熟的全球物流倉儲系統。
Ebay早不行了,自從海外大力打擊假冒僞劣產品以後。
目前Ebay、阿里速賣通和亞馬遜全球開店三家在競爭外貿零售市場,阿里的戰略是複製淘寶經驗,把整個淘寶都搬到國際上去,迅速佔領第三世界市場;亞馬遜纔開始,還不知道其策略走向,我估計還是跟亞馬遜中國一脈相承吧,從他總部在美國這一點來判斷,發力不會很猛,不會被美國那邊提到較高的戰略地位上的,畢竟美國亞馬遜已經佔領了全球;京東估計早遲也會去搶這塊肉。
如果想做外貿B2C,我的建議是不要上平臺,而是物色幾個熟悉外貿和GOOGLE營銷的人做獨立平臺,走蘭亭集勢和大龍的路子,未來纔有發展空間。
另外一條強烈推薦的路子是直接上美國亞馬遜(如果你有品牌產品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