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被欺騙了怎麼辦?

這個問題要歸結到一點:那就是證據; 1:當時是否要求是防藍光?這個證據很重要,可以讓你朋友僞裝成顧客,然後偷偷錄音,偷偷拍視頻,你讓他選擇你一樣鏡片,鏡框看商家報價(收集證據) 2:當時你肯定是有付款憑證的,或者收據,這個一定要好好找一下,找得到最好,如果是現金交易,那就真的是投訴無門了。
3:嘗試撥打12315說明情況,看在工商的介入之下,商家會不會予以處理。
證據是保護自理利益不受損害的唯一的保護措施,所以一定要保留好相關證據,沒有的情況下也要通過各種渠道找到相關證據,予以舉報,都是可以維權成功的。

欺詐性消費如何維權?

當你遭遇到欺詐性消費時,最重要的是證據細節 首先要保護證據,主要有物品和發票等,最好不要直接去與商家交涉以避免發生正面衝突或被搶失證據。
正確的步驟是: 1、請技術質量監督部門進行鑑定; 2、請消協出面調解(要注意:只有調解權); 3、如調解不能,則可應工商部門舉報(要注意:工商部門是以行政處罰爲主要任務,你不一定得到相應的賠償); 4、如果此事具有新聞的典型性,且商家因怕造成社會影響對其不利,也可以向新聞媒體反映(要注意:新聞媒體只有報導權,沒有調解義務也沒有執法權,有時弄不好他自己還會攤官司); 5、最好的辦法是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依法索賠。
只要你證據充分,你就一定會勝訴的(要注意:在提出訴訟請求時別忘了讓被告承擔全部的訴訟費用)。

拼多多上拍的東西,商家給發的空包裹怎麼辦?

當商家發了空包裹或垃圾包裹 , 首先截取訂單信息 . 菜鳥驛站取件碼包裹照片等 ,再聯繫平臺客服 , 說一下自己的消費權益受損 , 需要賠償 , 按着《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來 一、欺詐消費者三倍賠償: 經營者虛假宣傳誤導和欺騙消費者進行購買的,退一指無條件退款,賠三是指應當賠償消費者3倍的損失。
二、法律依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第二十條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
經營者對消費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和使用方法等問題提出的詢問,應當作出真實、明確的答覆。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明碼標價。
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爲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爲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爲五百元。
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若是平臺拖沓幾天都沒結果 , 可以直接撥打12315消費維權<廣大消費者的保護傘> 現在並夕夕,商家跟平臺都是弄糊弄退費就糊弄一下,不知道的只能喫啞巴虧了,新的消費權益法,明確規定退一賠三,不要被平臺客服給帶偏.大家應有履行享受消費者權益保護,做個知法守法好公民,像某些商家知法犯法不能慣着.投訴多了這種現象自然就少了!也希望商家不要給人希望,再澆一盆冷水的行爲了.

欺騙消費者算犯罪嗎?誤導消費者呢?

不管是欺騙消費者還是誤導消費者都構成犯罪,其定罪與量刑標準可以具體參考相關法律細則。
至於誤導消費者,那可是非常高明的犯罪方式,因爲它往往使用了專業性非常強的心理學知識,它有非常明確的作用目標,同樣的,有些人對這樣的犯罪方式有絕對免疫力;它無孔不入,它的犯罪效率與操作者所掌握的資源成正比,更甚者,其商品本身就是一種誤導源。
我們如何避免上當呢?我們可以在消費行爲進行時選擇一些可無條件退貨的商家進行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