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蝦皮中國」於2022年9月19日大裁員?

就在今天上午,蝦皮的大羣全體禁言,隨即召開了7分鐘的大會,宣佈行動正式開始。
據網友稱,此次裁員的初步方案是n+2,從這個方面還算是仁至義盡。
不過據瞭解,今天得到通知的員工要馬上走,馬上交電腦,今天馬上離職,沒有絲毫喘息,稍顯不近人情。
如此看來,互聯網行業的寒風,已經吹到了在國外的企業。
但蝦皮這一波的裁員,其實早有預兆。
01不止裁員,還毀offer 早在八月底,蝦皮就在脈脈爆過一次。
一名應屆中國博士生林戈(化名),在拿到蝦皮的offer之後,攜妻帶狗搬來新加坡。
結果一下飛機,就接到了offer被取消的電話。
隨即,消息迅速在全網傳開,並且有越來越多的人表示,蝦皮毀約這件事並不是單例。
帖子下方,還有不少人表示自己也有相似的遭遇,都是上兩週發了 offer,工作辭了、房子退了。
結果HR 突然非常抱歉地告知,由於公司臨時調整,他們的崗位被取消了。
實際上,從 6 月開始,蝦皮就已經召開了國際會議,向各國員工宣佈了裁員計劃。
與此同時,多個國家的站點都陸續傳出了關閉或裁員的消息。
蝦皮在西班牙、印度和法國的站點因盈利不佳被關閉。
此外,印尼、越南及泰國的團隊均受到裁員影響。

如何看待「蝦皮中國」於2022年9月19日大裁員?

這個問題我也問了面試官和hr,基本上沒有人能給我合理的解釋,hr可以告訴我說"一直就是這樣的",但這並不能回答憑什麼的問題. 我實在想不通,因此把這個offer拒了,大概就是幾周之前的事. 然後就出了有個兄弟剛到新加坡下飛機,offer被收回的事,那時候就覺得可能要出問題了. 然後昨天得知蝦皮大規模裁員… 怎麼說呢,果然邏輯上想不通的事情,多半還是有問題.目前這個行情大家跳槽還是要做好企業的背調,確認自己把邏輯盤清楚了再動. 也希望蝦皮管理層腦子清楚一些吧,技術部門搞了一堆研究,結果問你的技術在業務上有什麼應用都說不出來,這說明公司對技術的管理導向就有很大問題,環境好的時候養一個純技術研究的團隊尚且十有八九要失敗,更何況環境不好. 一直住頂樓

如何看待「蝦皮中國」於2022年9月19日大裁員?

無障礙登錄/註冊互聯網裁員 Shopee shopee運營蝦皮shopee如何看待「蝦皮中國」於2022年9月19日大裁員?昨日,蝦皮在中國區開始大裁員。
這家管理粗放、曾經瘋狂擴招的互聯網公司,在裁員上依舊甩出了種種「神操作」。
今天,東南亞電商巨頭蝦皮(Shopee),再…顯示全部 轉載自科技每日推送 9月19日,有消息曝出,有“東南亞小淘寶”之稱的跨境電商平臺Shopee(下稱蝦皮)正在進行大幅度裁員。
據網友爆料,裁員比例根據部門而定,基本上是30%-60%不等,甚至有的部門裁員比例高達90%,幾乎算是整個部門都消失了。
然而,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有傳聞表示,上週五蝦皮給保安開會,主要目的是爲了防止下週裁員行動開始,有人會情緒不穩定跳樓 。
就在今天上午,蝦皮的大羣全體禁言,隨即召開了7分鐘的大會,宣佈行動正式開始。
據網友稱,此次裁員的初步方案是n+2,從這個方面還算是仁至義盡。
不過據瞭解,今天得到通知的員工要馬上走,馬上交電腦,今天馬上離職,沒有絲毫喘息,稍顯不近人情。
如此看來,互聯網行業的寒風,已經吹到了在國外的企業。
但蝦皮這一波的裁員,其實早有預兆。
01不止裁員,還毀offer 早在八月底,蝦皮就在脈脈爆過一次。
一名應屆中國博士生林戈(化名),在拿到蝦皮的offer之後,攜妻帶狗搬來新加坡。
結果一下飛機,就接到了offer被取消的電話。
隨即,消息迅速在全網傳開,並且有越來越多的人表示,蝦皮毀約這件事並不是單例。
帖子下方,還有不少人表示自己也有相似的遭遇,都是上兩週發了 offer,工作辭了、房子退了。
結果HR 突然非常抱歉地告知,由於公司臨時調整,他們的崗位被取消了。
實際上,從 6 月開始,蝦皮就已經召開了國際會議,向各國員工宣佈了裁員計劃。
與此同時,多個國家的站點都陸續傳出了關閉或裁員的消息。
蝦皮在西班牙、印度和法國的站點因盈利不佳被關閉。
此外,印尼、越南及泰國的團隊均受到裁員影響。
只是當時的裁員,還只是涉及邊緣市場的業務收縮。
這一次,寒氣明顯已經吹到了蝦皮的本部。
02騰訊持股,阿里高管 對於不少從事跨境電商的從業者來說,蝦皮的名號可以算是數一數二,甚至一度有“東南亞小淘寶 ”之稱。
靠着補貼、低價的策略,蝦皮在東南亞一路狂奔,甚至壓着阿里的Lazada猛打,最終登頂成爲東南亞第一電商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蝦皮雖然誕生於新加坡,但身上卻帶着濃厚的中國色彩。
其創始人李小冬出生於天津,畢業於上海交大,後來加入了新加坡國籍。
蝦皮母公司Sea的背後,還站着國內互聯網巨頭騰訊,也因爲騰訊的扶持,Sea得以飛快成爲東南亞名列前茅的互聯網公司。
不止是資本方面有國內大廠的影子,在蝦皮的高管團隊中,也有不少出自於阿里等中國企業 。
比如Shopee的CEO馮陟旻,他曾經擔任過阿里旗下跨境電商平臺Lazada的東南亞地區總經理兼首席採購官。
然而遠不止於此,2021年,蝦皮在瘋狂招兵買馬的過程中,向中國互聯網大廠的資深研發拋出橄欖枝,以高價挖來不少阿里的人才。
據媒體報道稱,阿里 P7 級別的技術人才在國內正常年薪浮動是在 60 萬至 150 萬之間,但在 Shopee 卻能拿到年薪 220 萬的 offer。
而問題也出在這裏,越來越多來自中國的高管和員工空降之後,給蝦皮的新加坡員工們結結實實上了一課。
簡單來說就是,捲起來了。
加班、績效和OKR考覈被帶進了蝦皮,新加坡技術團隊每個季度都要花費近一個月的時間,反覆與中國技術團隊確認對齊 OKR 。
而這套中國互聯網大廠的模式,明顯在新加坡遭遇了水土不服 。
離職率開始上升,愈演愈烈的內鬥和人事拉扯,也讓蝦皮面對環境變化、業務增長停滯等問題時難以及時作出準確的調整和反應。
而惡果,終於還是體現到了數據上。
03虧損擴大,業務收縮 彼時在東南亞及中國臺灣市場混得風生水起的蝦皮,最終也還是難逃頭破血流的命運。
8月16日,Shopee母公司Sea( http:// SE.US )公佈了2022年第二季度財報。
財報顯示,Shopee第二季度整體調整後EBITDA虧損6.481億美元,而2021年第二季度虧損5.798億美元。
近一年來,在資本市場上,蝦皮的母公司Sea也遭遇了股價暴跌。
距離2021年10月,373美元/股的頂點,Sea的股價跌幅已超過80%。
此外,自2022年以來,蝦皮接連關閉法國、印度、西班牙站點,法國站運營僅4個月,印度站和西班牙站運營僅6個月。
蝦皮耗費極大精力建立起來的國際站點最終還是打了水漂。
如今虧損擴大,業務收縮,燒錢運營是已經失效了。
在2021年,各大互聯網公司都在收緊業務的同時,蝦皮卻仍在一擲千金向互聯網大廠招兵買馬。
彼時的蝦皮忽略了一個事實,國內外互聯網環境有很大不同,國內基礎發展快,需要快速搶佔市場。
但蝦皮所在的海外市場,並未建立起紮實的基礎,需要更具有開創性的打法,一味追捧中國互聯網大廠的管理模式只會自食其果。
在野蠻生長的時期過後,本該穩紮穩打的蝦皮卻開始了不斷地內耗。
而如今的裁員,也成了可以預見到的局面。
2022-09-20 14:48 ・江蘇 贊同10

如何評價Shopee蝦皮9.19裁員?

新智元 人工智能話題下的優秀答主 在週一發佈的一份聲明中,蝦皮表示,這次裁員是其爲了「優化運營效率以實現整個業務自給自足」而做出的努力。
對於這件事,網友們的態度也很一致:在令人失望這件事上,蝦皮從來沒有令人失望過。
脈脈上的蝦皮員工表示,老闆開完會後,即刻就宣佈了裁員的消息。
脈脈上也早有預言家,預言到了蝦皮大幅裁員的這一天。
此外,也有小道消息稱,那些不賺錢還燒錢的部門、 應屆生 、績效不好或者有案底的,都是重點關照對象。
據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透露,每個團隊中只有不到10%的員工受到影響。
而在脈脈上發帖稱 「在團隊會議上七分鐘內宣佈裁員」的員工在評論中表示,ta所在的業務部門裁掉了超過三分之二的員工。
根據界面新聞報道,根據蝦皮員工的預估,國內的蝦皮團隊大約有六七千人,此次裁員是各地區分開操作,國內部門也沒有收到全球的統一通知。
「在這次過渡期間,我們正在向受影響的同事提供支持。
」蝦皮這樣表示。
但該公司沒有具體說明最新一輪裁員的規模。
目前,蝦皮的大羣已經開啓了禁言狀態。
蝦皮中國大裁員 在上個月,名爲「林戈下南洋」的上交校友剛落地新加坡就被取消offer一事,就已經讓蝦皮在國內引發了大規模討論。
蝦皮當時的解釋是:「由於一些技術團隊的招聘計劃調整,我們的一些職位不再保留。
」蝦皮的母公司是Sea。
根據研究公司Sensor Tower的數據,生存射擊遊戲Free Fire長期以來一直是Sea最賺錢的遊戲,從2017年到2021年的收入超過40億美元。
這些利潤巨大的遊戲,一直支持一些無利可圖但快速增長的業務,比如蝦皮的電商業務。
而如今,Free Fire在印度被禁,遊戲收入下降。
退潮後,裸泳的蝦皮從前期的瘋狂擴張,走到了現在的瘋狂裁員。
今年第二季度,國內很多互聯網公司都在裁員。
蝦皮的裁員之所以引起民憤,還是因爲毫無人性的裁員方式以及前期的無腦擴張。
根據一位蝦皮的三年老員工——知友梁唐的說法,蝦皮的管理模式一直都是慌里慌張、倉促忙亂的無腦模式。
「缺人了就風風火火招聘,別人不肯來就加錢。
老員工被倒掛了也不管,有人離職了就加錢挽留,現金流緊張了就毀offer裁員。
」梁唐表示,「早在股價踩着一塌糊塗的基建上天的那一刻起 」,他就預料到了蝦皮會有樓塌了的這一天。
另一位蝦皮員工也表示,蝦皮倉促、慌亂的風格,真是從上而下,無孔不入的—— 提到蝦皮,許多求職互聯網的小夥伴都記得,去年許多大廠都在縮減招聘的時候,就蝦皮還在大張旗鼓地擴招。
在業務發展趨勢還不錯的時候,蝦皮一心想着多元化發展,電商、支付、遊戲、物流……只要是一拍腦門想到的,都要做,畢竟,那時的蝦皮是想成爲東南亞的阿里+騰訊。
而如今,Sea賬面上現金和短期投資纔有78億美元。
曾經的蝦皮還一度被稱爲可以躺平的碼農養老公司、互聯網人的夢中情司,據說一天只要幹幾個小時的活,其餘時間都可以摸魚。
而現在,每一個人都在切身感受到:Winter is coming。
去年的互聯網人,是有蝦選蝦、有鵝選鵝、無鵝延畢。
而到了今年,則是蝦蔫鵝瘦。
在蝦皮裁員的微博話題下,一位還在地鐵上的員工正在猶豫還要不要接着去上班。
另一位直接回復表示,自己昨天「剛到公司,人就沒了」。
而其他公司已經開始撈蝦皮被裁員工了,某些平臺上都打出了「收留心碎蝦皮XX崗童鞋了」。
人不多,沒泡沫,速來! 東南亞和南美也「雨露均沾」 顯然,作爲一家base在新加坡的公司,遭重的不會只有中國的部門。
就在9月初,蝦皮關閉了在智利、哥倫比亞和墨西哥的本地業務,並完全退出了阿根廷市場。
但同屬南美的巴西,則沒有受到影響。
而隨着「裁員大會」的召開,印度尼西亞也將有3%的員工喜提大禮包。
根據2021年的年度報告,東南亞的收入佔該公司2021年總收入的63.5%,而拉丁美洲對年收入的貢獻從2019年的13%增長到2021年的18.6%。
蝦皮何以至此? 雖然名字聽上去像是買海鮮水產的,但實際上蝦皮可是正正經經的國外大廠,是一家總部設在新加坡的大型電商平臺,主要業務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
堪稱「東南亞小淘寶」? 不不不,前幾年,蝦皮在東南亞的業績可是一直妥妥碾壓阿里投資的Lazada的。
在整個2020年,蝦皮在4個東南亞國家的月訪問人數上均實現了對Lazada的絕對優勢。
蝦皮背後是母公司Sea,而Sea背後的主要投資者是阿里的老對頭騰訊,據2020年底數據顯示,騰訊持股佔比39.7%,是Sea最大的股東。
不過在全球疫情洶湧, 消費降級 的大背景下,再加上國內對大型科技企業的海外投資監管一直在縮緊,即使強如騰訊,也不可能一直「逆流而上」。
今年1月,騰訊最近一次宣佈減持1450萬股Sea公司的股票後,持股比例已降至18.7%。
大股東減持,業績下降,帶來的自然是股價的暴跌,過去一年,蝦皮母公司Sea的股價跌幅超過80%,僅用慘烈都不足以形容了。
曾經,因爲遊戲和電子商務人氣激增而飆升至2000多億美元的市值,現在也只剩下270億美元了。
根據Sea的財務報表,蝦皮在2022年第二季度的虧損爲9.312億美元,比2021年第二季度的淨虧損4.337億美元大幅擴大。
面對鉅額虧損,Sea除了縮減業務和裁員之外,其聯合創始人—— 億萬富翁李小冬(Forrest Li)還在一份1000字的內部員工備忘錄中宣佈,高層管理人員將放棄工資並緊縮開支,直到公司達到自給自足爲止。
而在另一封內部的電子郵件中,蝦皮的CEO馮陟旻(Chris Feng)也表示,鑑於當前宏觀上的不確定性不斷升高,公司需要「將資源集中在覈心業務上」。
這樣的背景下,裁員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蝦皮的商業模式 蝦皮,像任何電子商務平臺一樣,在商品的賣家和買家之間擔任着中介的角色。
收入來源包括,交易費、廣告服務和增值服務。
基於交易的費用是按銷售價格的一定比例向賣家收取的。
其中有兩種主要的交易費用:交易費和服務費。
交易費是統一的2%,而服務費從0%到5%不等,取決於賣家簽署的參與計劃和銷售產品的類型。
而廣告費則是根據買家的點擊量收取。
賣家首先針對搜索結果中的關鍵詞出價,其中,出價最高的賣家將出現在買家的搜索結果中,並按每次點擊的成本收費。
增值服務(VAS)是基於蝦皮數據分析的營銷、產品和客戶管理工具。
由於大量的網絡流量通過該平臺,蝦皮能夠通過向賣家提供商業情報來實現數據的變現。
鑑於這些服務是高度自動化的,增值服務的利潤率更高,同時也是收入增長的重點領域之一。
成本方面則包括了,銀行交易費;支付給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的服務費和貨物的倉儲費用、服務器和託管費用;以及員工薪酬。
用收入減去成本,就能得到了蝦皮最終的毛利率了。
然而,一波計算下來,我們發現截至2021年初這個值都是負的…… 從下表中,可以推斷出,蝦皮有很大一部分收入成本是變動的。
也就是說,隨着收入的增長,成本也在同步增加,反之亦然。
而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因素之一,便前面提到的銀行交易費。
這種費用會按銷售價格的一定比例收取,顯然,並不利於規模化經營的盈利能力。
也難怪Sea會競標(並贏得)新加坡的數字銀行執照,這樣,他們就可以減少支付給銀行的交易費用了。
不過,從積極的方面來看,自2017年以來,蝦皮收入成本的絕對增長小於收入的絕對增長。
但這個看似正在改善,又負了太久的值,也給蝦皮的今天埋下了一個小小的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