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順差是什麼意思?

一個國家在一定時間內出口貿易的總額大於進口貿易的總額。
反之爲逆差。
舉個例子吧: 鴉片戰爭那會兒中國老出口茶葉,但人家國外的東西我們又不怎麼要,所以對中國來說是貿易順差。
後來英國坐不住了,開始銷售鴉片想扭轉局面。

關於貿易順差?

貿易順差指的是出口貿易總額大於進口貿易總額,即外匯收入增加,出口的產品增多,國內產品減少,如果長期處於這種狀態,會導致國內產品供給不足,難以滿足國內消費需求,導致通貨膨脹。
此時爲了扭轉局面,必須減少出口,減少外匯收入,增加進口,把錢花出去購買更多的東西。
即減少外匯儲備,增加人民幣的花銷,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正是要求增加財政支出,即增加進口,減少財政收入,減少出口,正好可以抑制貿易順差導致的通貨膨脹。

什麼是貿易總順差?

貿易順差亦稱“貿易出超”。
各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的出口額大於進口額的現象。
一般表明一國的對外貿易處於較爲有利的地位。
貿易順差就是在一定的單位時間裏(通常按年度計算),貿易的雙方互相買賣各種貨物,互相進口與出口,甲方的出口金額大過乙方的出口金額,或甲方的進口金額少於乙方的進口金額,其中的差額,對甲方來說,就叫作貿易順差,反之,對乙方來說,就叫作貿易逆差。
貿易順差越多並不一定好,過高的貿易順差是一件危險的事情,意味着本國經濟的增長比過去幾年任何時候都更依賴於外部需求,對外依存度過高。
鉅額的貿易順差也帶來了外匯儲備的膨脹,給人民幣帶來了更大的升值壓力,也給國際上貿易保護主義勢力以口實,認爲鉅額順差反映的是人民幣被低估。
這增加了人民幣升值壓力和金融風險,爲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增加了成本和難度。
比較簡單的對策就是拉動國內消費。

什麼是貿易順差、逆差,還有非補貼工業,報復關稅?

貿易順差和逆差分別又稱作“出超”和“入超”是一個時期內出口總值和進口總值的對比。
貿易順差是代表這段時期出口總值超過進口總值,貿易逆差則相反。
都具有宏觀經濟的代表性。
證明本國的產品在世界擁有競爭優勢。
長期和大量的貿易順差和貿易逆差都對一個國家或一個經濟體很不利。
順差久了會導致貿易伙伴之間的摩擦,本國外匯儲備增加,導致貨幣發行量增加,民間通貨膨脹加劇。
逆差導致外匯儲備減少,和資源外流的加劇,國民收入便會流出國外,使國家經濟表現轉弱。
順差逆差也會導致出口國的貨幣升值和貶值。
中國作爲長期出口導向型國家,承受長期的貿易順差,對於12年初的貿易逆差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至於“非補貼工業”,這個問題不是很準確,首先談談什麼是工業補貼,是出口國對於出口企業的價格補貼,降低出口企業生產成本,使出口產品具有價格優勢。
非補貼工業,應該是本就屬於強競爭力的工業產品。
報復關稅,報復關稅是一國爲報復他國對本國工業產品和知識產權的不公正待遇而對從該國進口的商品所徵的進口附加稅。
類似於反傾銷稅的徵由。
具體情況和條例可以參照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