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與一般物流的區別?
物流這一概念最早是20世紀50年代在美國形成的,1963年被引入日本。
我國1979年從日本引進開始使用“物流”一詞。
“物流”概念起源於二次大戰中的軍事後勤保障服務,至今發展成生產、流通和消費等領域中應用範圍很廣的一個概念。
在我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的定義中指出:物流是“物品從供應地到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
”
物流系統論
物流 物流(英語:Logistics),是軍事領域後勤概念的民間用語。
在西方該詞語源於希臘語:λογιστικός, Logistikos,意爲“計數科學”或“精於算計”。
“物流”是一套通過計算、策劃來控制原材料、製成品、產成品或信息在供、需、倉儲不同部之間轉運的管理系統。
“物流”或也可詳稱爲其最終目的之“策略性物流運輸”或“策運”。
物質資料從供給者到需求者的物理運動,是創造時間價值、場所價值和一定的加工價值的活動。
物流是指物質體從供應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動,它由一系列創造時間價值和空間價值的經濟活動組成,包括運輸、保管、配送、包裝、裝卸、流通加工及處理等多項基本活動,是這些活動的統一。
相關概念最早出現於軍事行政組織,在中國古代一直被稱爲輜重,後來在近代被逐漸改爲後勤。
徐文靜
徐文靜,價值鏈網創辦人,知名物流與供應鏈專家。
《中國物資報》、《物流技術與應用》專欄作家。
曾擔任北京市、商務部、廣州市等政府部門採購與物流專家、清華大學(CLO)授課專家、《中國電子商務年鑑》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採購發展報告》編委、《中國物流》雜誌顧問、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大田物流研究中心“第三方物流”項目研究員、21世紀電子商務網校專家。
教育背景 1986年畢業於東北財經大學物資管理專業,1993年留學法國,獲得法國國家企業管理教育基金會頒發的CAAE證書。
工作經歷 先後在電子工業部物資局、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雷諾集團自動化公司、中日合資萬通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和上海睿文物流諮詢有限公司任職,擁有20年的物資管理、國際貿易和物流職業經驗。
專業領域 先後研究的領域包括物流戰略規劃、物流業務模式、第三方物流、物流園區(中心)、物流服務營銷、倉儲配送管理、工業超市、供應鏈管理流程模型與標準和核心競爭力等。
個人成績 ——出版專著《物流戰略規劃與模式》 ——國內最早從事中國物流發展研究和中國物流園區(中心)發展研究 ——最早提出“物流業務模式”概念 ——提出“精確第三方物流”概念,從業務和法律方面定義了第三方物流 ——將歐洲物流中心(Freight Village、Logistics Centre)定義引入國內 ——提出“第四代開發區”概念 ——開發多個物流園區模型 ——研發出《供應鏈評價系統》(軟件),2010 年獲得國家版權局證書。
——《超市配送中心作業流程規範》(亞運會專用),主要研製者。
培訓諮詢 爲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和中國500強企業提供過培訓,爲中央企業、國內大型企業、跨國公司、外國商會以及大型物流園區項目提供過諮詢。
個人作品 2000年以來,先後在國內權威媒體發表過數十萬字有關電子商務、物流、物流園區和供應鏈的作品,其個人觀點被新華網、新浪、國研網、AMTeam、香港SchedNet、現代物流報、《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中國物流與採購網、錦程物流網等權威媒體廣泛報道。
麪條最早是由哪個國家的人發明的?
可能題主期待的答案是中國,天朝威武。
但是很遺憾這個問題無法回答,原因有二: 第一,像麪條,大餅,米粥,烤肉這些用料&製作方法單純的食品,歷史都很悠久,基本上都超出歷史記錄的範圍,很多可以追溯到人類開始使用火的遠古。
第二,國家這個詞背後的近代主權國家概念誕生纔不到500年,普及到中國只有百年。
就算我們準確的發現了考古證據最早的麪條出現在某個地點,也沒辦法拿這個現代概念去描述一個發生在遠古的事情。